第75章 第六層商店(1 / 2)

加入書籤

林薑從前年節下上門拜訪秦老,就見他老人家在沒了太上皇的壓力後,身體倒是逐漸硬朗,就是在家裡閒著似乎有些焦躁。

每回跟她說起來子孫,一點兒也不是笑嗬嗬的慈愛老人樣子,反而流露出在宮裡少見的暴躁,隻說他們都不成器,不肯上進,又恐他們將來傳承不下秦家的醫道。

林薑知道這是忙慣了的人,退休了有些不適應。而且秦院正確實是水平高超,平素在太醫院看太醫們,也就罷了,可現在閒下來,倒回頭看自家這些沒考入太醫院的子孫的醫術,那真是血壓逐日走高。

要是秦院正在家頤養天年,林薑也就不打擾了,但看他這種典型的退休綜合征,林薑就詢問秦老要不要出來坐館。

聽說是皇上恩準,林薑自己一手打造的醫館,秦院正就有了三分心動,等跟著林薑去實地考察了一番後,秦院正的心動就變成了十分,走的時候,連自己辦公室都選好了:「那間外頭種著幾株好鬆的小院敞亮。」

林薑一口答應:「好嘞,那就是您的名醫診室了。」

這一日,秦府上下子孫都覺得燒了高香:父親(祖父)今天沒有罵人哎!

而林薑要請前任院正,自然要上稟皇上。皇上本覺得希望不大,因他是見過秦老上書告老時,那副頭發稀少頹喪莫名的樣子的,覺得林薑請不動。

誰料林薑回來,隻道順利請出了名醫。

皇上聽聞她連秦院正都能請出來,當真是覺得難得,還開玩笑道:「先後兩任太醫院院正在同一家醫館,既如此,朕在匾額上就寫民間太醫院如何?」

林薑笑道:「皇上禦筆,也可以寫太醫院分院。」

當然最後,皇上的題字並沒有用這樣戲謔的名字。

因皇上是個不忘初心的人:他可沒忘了,當時同意林薑建醫館,是為了神仙跟前的麵子工程。要不是林薑提起,傳授她醫術的神僧讓她『懸壺濟世』,皇上還未必同意林薑立這個醫館呢。

於是,皇上非常務實的為醫館起名為【仙來醫館】,算是給神仙一個交代。希望神仙注意到他這位非常重視醫道傳承的皇帝,然後再次降下神跡,廣贈仙藥,免了他大周子子孫孫的病症。

聽聞皇上已經禦賜了匾額,在家裡閒的轉圈的秦院正根本坐不住,著急要出山看診,就想讓林薑先收幾個大夫就把醫館開起來,別搞什麼大規模尋人了。

林薑卻勸他,既然有了皇上的匾額,也有豐厚不需要考慮的經濟基礎,那就要一炮打響名聲。

廣告費和前期宣傳是必不可少的。

林薑是請了不少人手將『皇上親題仙來醫館』要開張的消息,按圓周輻射到京城周邊的城鄉小鎮甚至村戶裡。

這裡頭也少不了衛刃的好鄰居,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的幫忙。

五城兵馬司管京城內外治安,手下兵丁小吏頗多,平時京郊各地壓製不住的治安問題,也都會上報他這裡請求京中支援。他本來也會按時派人去周邊鄉鎮走訪巡邏,這回順帶就將醫館的消息帶出去,果然效果極佳。

不但如此,林薑還早備了報名表,與消息一並下發,讓有意報名的大夫填報名表,先篩出一部分來。

因京城內外報名的人太多,秦太醫不免擔憂:「陛下親賜名的醫館,又月俸豐厚至此,自然多得是大夫要動心。可這般招人,會不會讓各村都沒了大夫,全都來京城,倒叫當地村民百姓看不上病受苦?」

林薑不期從前隻關注醫術的秦老也會關心這個問題,就忙與他解釋了一番。

她指著報名表道:「這些表都是給發當地官服或是村正,表有兩種,一種是要來坐館的報名表,還有種是申請來進修的表格。」

「進修?」

林薑又先給秦老講了遍何為進修。

她知秦院正必是能理解進修的好處:「正如秦老所說,醫道多半是家族傳承,極少有人願意傳給不相乾的外人。但是這樣一代代往下傳,很可能出現越傳醫術越差的情況。」

就像金庸筆下的降龍十八掌,是一代代往下傳沒錯,但遇到個資質差的幫主,學不會十八掌,隻學會十六掌,那下一代就少兩掌了。如此幾代下去,最後可能就剩幾招。

不是誰都有洪七公那樣的資質,人家自己就能根據極高的武功造詣,聰明才智補全降龍十八掌。

無論什麼行業,天才都不會太多,絕大部分人其實都需要係統的培訓。

「所以我想著,不如讓各地的村醫和鄉醫報名上京來,然後挑點可塑之才培育一兩年,再讓他們回去造福村民。」少點庸醫誤人的事件。

秦院正先是頷首表示深刻贊同,之後卻又忽然一個醒悟,忙問道:「可他們還願意回去嗎?」

便是在京城,最好的大夫也隻在宮裡,隻有太醫院有挑挑揀揀的餘地。而那些考不進太醫院的大夫,也總有一處坐館,吃喝不愁。可以說大夫不是個人口飽和工作。

他們這般費心培訓了一番醫術,這些鄉醫隨便去找個醫館坐診,也要比回村裡去收入多,他們還肯回去嗎?

林薑帶笑:「所以要簽契書。」

說著拿出黛玉幫忙擬定的契書請秦院正看,正是規定了凡事『進修』類大夫,出館後,必得回鄉十年以上,方可離鄉。

其實這個契書也是防小人不防君子。

國人根子上就是戀家的,而且落葉歸根的固執,在這個朝代可比現代強多了,京中這些官宦人家長輩故去,還囑咐子孫扶靈回鄉呢,必要葬在家鄉土地上才能瞑目。這些鄉醫,許多是願意回去的。

何況這衣錦還鄉,可比落葉歸根更榮耀百倍。

加之京城居大不易,連大皇子的母家都在京城住不下去,何況這些沒有根基的人,坐館掙得前也不夠在京城買房買地的,還不如回鄉去過好好的小日子。

再加上醫館這一封有官府朝廷加持的契書,讓他們必須回到故鄉去建設,就是可行的。

至於那些簽了契書返鄉,卻還是一門心思搞錢,學了醫術跑路去坐館的,就得承受下壓力了:早有一紙官方文書送到他家鄉去了,要是不怕全家在故鄉抬不起頭,不怕爹娘被人戳脊梁骨,就都得履行合約。

真有頭鐵為了錢什麼也不顧的,也正好抓兩個典型,給旁人看看後果,才知道違約的下場。

如果說契書是大棒,那麼林薑還準備了胡蘿卜。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才是最保險:她特意設立了培訓後回村傳醫的獎勵製度。

隻要該村醫回去,將醫術傳給村中其餘子弟,再帶著徒弟上京通過一場基本考核,就可另外領一筆『傳授醫術』補貼,連路費都給報銷了。

在這個封建社會,或許她沒有辦法改變最好的大夫都為帝王家服務這個事實,但她起碼能盡自己的力量,把在民間的大夫吸納進入她的醫院,進行下係統培訓,再還給人民群眾。

秦院正聽完了她的整個計劃,很是欣慰,老眼中淚光盈盈:「若真能推行下去,讓各地醫生來京城好好學學常見病的診治,少些庸醫濫診,就是無數百姓的福氣了。」

林薑給他倒茶:「您老好好保養,會看到那一天的,況且這項大事,且少不了您老人家的帶領呢。」

反正秦老在家也急的罵人,與其隻罵自家人,不如出來訓一訓基層大夫,造福下民眾。

秦院正連連點頭:「你放心,我這把老骨頭還是能頂用的。」

這樣造福病人的事兒,他必然會盡力而為。至於將來大周天下醫道的昌盛,他看不看得到沒關係,他隻看著林薑年輕的臉龐,就有無限的希望。

或許是十年,或許是三十年五十年,她還這樣年輕,隻要她一直堅持著做下去,那就終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至於醫館的考核,林薑也早就準備好了,一場筆試一場麵試:林薑負責出筆試題——有請六萬三千道考試寶典出山。這考試寶典不能白買,考完她正好用來考旁人。

過了筆試的人,再由秦院正負責麵試,用他老人家灼灼目光來麵試,選出合意的人選。

關於人選標準,林薑很贊同秦院正的觀點:醫術暫且差點沒關係,但本心和悟性不能差。

有秦院正這樣的老師,加上豐富的資源金錢做後盾,原本沒有機會學習,因而醫術有些差的鄉野醫生,都是未雕琢的璞玉。

林薑相信,經過秦院正之手,他們一定都能有一個質的飛越。

醫館開張的那日,林薑還在太醫院當值,並沒有請假出宮。

皇上倒是特意召了她過去:「怎麼,你的醫館開張,自己都不去看看?」

林薑非常義正言辭答道:「陛下,臣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臣是陛下親封的太醫院的院正。臣萬事還是以陛下為中心的。」

皇上滿意頷首。

而林薑也明白帝王之心:說到底,皇上能夠支持到這一步,已經是大周歷代帝王之冠了。這要是擱在把女醫館整個取締的成帝手裡,這些事都是天方夜譚。

林薑總不能給皇上留下她更重視『外頭醫館』的印象,否則以後倒是難得皇上的許可了。

況且,醫館隻要開起來,她親不親眼看著並沒有關係。

聲望值會告訴她一切的答案。

--

在醫館正式開張的第三天,她的聲望值到達了兩萬。

她帶著期待的心情,開啟了自己第六層商店。隻是一看到第六層商店,林薑就有點懵。

聲音適時在耳邊響起:【恭喜宿主開啟第六層係統商店:歐皇還是非酋】

林薑:這個名字,給了我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經她研究一番,發現第六層商店,與其說是一個商店,不如說是一個盲盒係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醒日是歸時 我在西幻當文豪 惡毒女配人設崩了 在柯學世界直播克學 毒婦不從良 我靠文豪係統成為警界之星 劍修行為圖鑒[綜武俠] 渣了遊戲NPC後我穿進去了 遺物整理師 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