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易水訣·六詔(1 / 2)

加入書籤

劍一入手,荊楚薇的眼眸裡便閃過一絲驚訝,暗暗點頭——此劍乃生鐵打造,鐵色青黑,沉沉不鋖,以象皮為鞘,用犀角裝飾鐔首,上篆畫龍首花文,把以步條纏束,不同於中原西北地區刻板的配劍製式,卻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好劍,這劍與西北邊關的製式不同,劍鋒更短,劍鍔更寬,但四麵有刃,鋒利異常。」荊楚薇暗付道,「卻不知是出自哪裡?」

念及於此,荊楚薇忽然吹了吹指哨,不多時,便聽聞馬兒的一聲長嘶,先前那兩匹格爾貢戰馬,仿若有感應似的。

四蹄撒開,發聲長嘶,似若應答,倏地奔襲而來,快速向荊楚薇方向靠近。

荊楚薇提起短劍,點足一掠,來到二馬身前,她先低頭瞅了瞅阿史那公主一眼:隻見她趴在馬兒背上,玉頰上沾滿了沙子,秀目緊閉,睫毛翹長濃密,月匈口平靜,幾乎看不到起伏,一動也不動,看著就像死了一般。

隻不過,阿史那公主並不知道的是,荊楚薇判斷活人死人並不看呼吸。

她天生有一種感知力,且極為敏銳。

往往能憑借人與牲畜所散發的炁,感知對方的生死以及氣的流動。

其感應能力,甚至超過了大自然中的野獸。

荊楚薇觀察公主良久,麵露詫色,心道:「曾聽呼延副帥說過,這人的內功越深,呼吸就越細越綿長,對呼吸的控製也愈發精準。這阿史那公主,連氣息都快沒了,看來內功造詣頗深。」

思考到這裡的時候,荊楚薇陡然感到,阿史那公主的任、督、沖、帶四脈深處,似有一股股真氣開始流動,表麵上卻根本看不出。

荊楚薇凝視了半晌,卻也並不點破。

她搖了搖頭,從馬背上的挎包內,取出一卷泛黃的羊皮卷軸,輕輕打開,卷上第一行赫然用小篆寫著——《大荒·藏劍錄》,作者無名氏

柔軟的羊皮在沙地上一寸寸展開,上麵手繪著劍形狀的圖案,極其精美詳細,甚至圖案旁,還帶有分解圖與歷史介紹。

荊楚薇隨意翻了翻,亮晶晶的眸子,隻是輕輕一掃,忽然之間亮如冰雪!

「六詔劍?竟然是蒼山洱海產出的六詔劍!」荊楚薇悚然。許久,才喃喃道:「從洱海到紫塞有近四千裡的路程,年初乘馬出發,到達紫塞,需要近半年的時間。即便八百裡加急,最快也要三月左右。看這人裝束,絕非我中原的劍客,而是來自南詔的劍客!」

荊楚薇口中的六詔劍,也就是初唐時期,南詔劍的前身。出自蒼山洱海(雲南)地區,歷史可謂是相當久遠。

早在漢晉時代,洱海地區鐵器的製作已很普遍,

據《西洱河風土記》記載:「有城郭村邑、弓矢矛鋋」,而在洱海地區的南北朝墓葬中,也曾發現過大量的劍器,說明在當時的西南,已大量生產鐵質武器。

在南詔國統一六詔之前的初唐時代,蒼山洱海一帶小國林立,互不役使,各國之間攻伐不斷。

在這諸多小國中,當屬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實力最強,史稱「洱海六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滿級大佬帶娃記(快穿) 我在異界開技校 二分之一劇透[穿書] 序列第一 被爆孕吐後,玄學大佬帶球嫁給山裡糙漢 帝國豪門 明日操控者 嬌妻難當,夫君全靠我續命 快穿:我隻想死 末世:囤滿物資帶全家打怪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