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2 / 2)

加入書籤

北風其涼,冬雪霏霏。

宮人們已經換了數次炭盆,但合慶殿這邊卻一點散會的意思都沒有。

炭火可以添加,內官可以輪班,但皇帝卻沒法脫崗扌莫魚,禦座上的溫晏然調整了下坐姿,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自己之前那些同行們會選擇在身前擺幾架屏風來擋一擋臉,估計營造天威莫測的氛圍感還在其次,主要是能趁著旁人看不見,站起來鬆散鬆散筋骨。

禦座下方,一位侍中正在回稟:「徐州皋宜郡,禹州襄青郡,皆派郡長史前來,請求朝廷幫忙賑災,如今正在台中聽候宣召。」

——在刺史的權力受限的情況下,郡守可以視作地方上的最高管理者,如今郡長史作為郡守的使者前來,建平這邊自然也不敢輕忽。

溫晏然的視線在那位侍中身上停了一瞬,笑:「既然如此,就宣他們上殿。」

禦座上話音方落,作為奉使謁者的張絡便直接跪下:「外吏上殿,請陛下設雲屏。」

溫晏然輕輕頷首。

大臣們也沒有異議——在召見地方官員的情況下設置屏風,多少有點防備刺客的意思。

借著屏風的遮擋,溫晏然總算有機會活動下肩膀,同時回憶著這段時間學習到的知識點——地方向中樞請求賑災,這件事乍聽上去十分合理,但按照大周的習慣,地方各郡遇見類似的問題時,多會選擇自行解決問題。

如今這些郡守借著雪災的問題向中樞請求援助,在不少心向中樞的朝臣看來,根本就是欺負天子年幼且登基未久。

兩位郡長史都是麵皮白淨身材頎長的年輕人,衣飾也頗為整潔,一上殿便大禮參拜,然後也不起身,其中襄青郡的長史保持著跪姿,沉默不言,而皋宜郡的長史則直起上半身,向前膝行兩步,一邊垂淚,一邊匯報郡中的情狀。

按照周製,各個地方都設有糧倉,遇到災年時,可以從中取出物資用來賑濟,不過據這位長史所言,因為近些年年景都不好的緣故,糧倉內的儲備已經徹底消耗殆盡。

皋宜郡長史嗚咽道:「……郡中糧草已告罄,實在是無以為繼,鄰郡不肯支借,上峰亦不肯擔責,太守實在無法可想,方才派微臣入京。」

大臣們聽到這裡,算是明白了這位郡長史的目的。除了各地的地方糧倉外,建平這邊還有太倉,以及直屬於州部的州倉,對方的意思,顯然是想調用州倉的錢糧,但刺史拒了皋宜郡守強求調糧的文書,這才不得不上京求助。

這個年輕人一邊說,一邊歷數災民的慘狀:「……諸公明鑒,皋宜郡天寒地凍,大雪壓塌房屋,百姓缺衣少食,實在是到了飢者盈路,餓殍相枕的地步!」

溫晏然斜身靠在軟墊上,她微微垂首,隔著屏風注視跪在地上的兩個郡長史,並不言語。

不用天子示意,一位內官就靠近禦座,遞了張寫了皋宜,襄青兩郡太守履歷的條陳上來。

溫晏然掃了一眼,微微揚眉——這兩地的郡守在出身上頗有相似之處,雖然族中長輩也有讀書做官的,不過都是地方小吏,這種家世擱在同等級的官員裡麵,處於絕對的底層,按照常理,他們能成為一任縣官,都算是祖墳冒青煙級別的好事。

如今卻能雙雙成為郡守,顯然是有貴人扶持。

條陳中寫道,這兩位郡守分別受過褚氏跟崔氏的舉薦,才能穩步升遷,他們所在的地方也是士族與豪強盤踞之地,要不是有崔褚兩家暗中撐月要,估計剛到任就得因為種種原因或調任或免職或身死,遑論做出一番政績。

這樣的職場人脈關聯,等於是把泉陵侯一黨的身份給寫明在了腦門上。

溫晏然一麵看條陳,一麵聽著那個郡長史講述——對方口才委實出色,縱然許多朝臣都知道對方是泉陵侯一派,心中已經存了成見,聽到此處也不禁有些動搖。

賑災跟民生息息相關,當然歸於戶部管轄,盧沅光一直認真聽著,她早在聽見兩地郡守進京時便隱約明白,此前天子為什麼格外關心地方上的雪災問題。

傳言中那位泉陵侯是個善於因勢借力之人,今年雪災嚴重,對方自然會趁機做些文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序列第一 被爆孕吐後,玄學大佬帶球嫁給山裡糙漢 帝國豪門 明日操控者 嬌妻難當,夫君全靠我續命 快穿:我隻想死 末世:囤滿物資帶全家打怪種田 帶崽嫁給指揮官後爆紅全星際 陽間擺渡人 技能掠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