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章(1 / 2)

加入書籤

天才·八六()

崔益接到內官的傳旨,表示天子打算在天桴宮接見他。

臨去之前,他特地去褚馥那邊繞了一下,倒沒跟對方說什麼,隻是默然一禮,隨即轉身離去。

天桴宮本是國師所居之地,不過按大周慣例,國師本人地位雖然崇高,但也缺乏實權,之前的天子隻有在類似於祭祖之類的重要時刻才會過來此處,然而溫晏然本人卻常常出入其中,還大肆提拔天桴宮出身的人做朝官,難怪她的很多敵人都以為朝中實際做主的是那位國師溫驚梅。

對此,溫驚梅本人其實也有所察覺,隻是他的權勢不足以為自己做出可信澄清……

泉陵侯團隊此前也存在類似的誤解,溫謹明本人算是一位頗有城府的主君,一向也有善於觀人的美名,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對建平內情勢做出了某些誤判。

溫晏然想,這倒也怪不得對方,畢竟在當前時代,再頂尖的智謀之士也不會把「因為穿越所以獲得了對天下局勢的了解」這一點給納入到對敵人的考慮當中,再加上溫驚梅確實能算是一個見事透徹的明白人,非常適合在各種陰謀向推測中承擔一些不屬於他本人的黑鍋。

提前摘去發冠並且換上了素服的崔益,神色平靜地隨內侍進入天桴宮後殿當中。

從室內布局看,此地應該是國師常用的書房,前方的錦榻上放了一張木案,一架憑幾,對自身境況有著清晰了解的崔益當然不會以為那是皇帝為自己設置的座位,簡單整理了下著裝,便安靜地跪坐於殿側等候。

他一直等了三刻左右,才聽到皇帝駕臨的通報。

崔益稍稍抬起頭,他之前就很那個讓泉陵侯兵敗身死的小皇帝,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作為天子,新帝的排場堪稱樸素,崔益透過大門,可以看到一位穿著玄色外裳,深灰色紗冠的少年人徐徐走來,十來位姿態恭敬的內官隨在其後,在抵達殿門時,大部分都駐足於門外侍立,隻有四人跟著天子一道進殿。

室內的光線並不如室外明亮,然而天子本人身上卻仿佛蒙著一層微光,存在感比世上任何一人都更加鮮明,她的模樣與崔益此前的所有想象都不相同,其人身立如竹,文質雋逸,行動間帶有些許雅士之態,儀容更與泉陵侯有三分相似,然而天子僅僅走過崔益的時候往他的方向看了一眼,兩人四目不經意間有片刻相觸,崔益心中便仿佛有驚雷轟然響起。

——那就是天子威儀!

僅僅一個照麵間,崔益竟莫名覺得,新帝此人天生便該是一國之君,溫晏然此前之所以默默無聞,是因為沒有被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像這樣的人物,一朝身登高位,便可以使天下震動。

他看著皇帝的麵容,忍不住想到了昔日的主君,心中一時酸痛,轉向天子的方向,垂首行了大禮。

高踞於木榻上的溫晏然的目光從他身上掃過,微微笑了笑「徐州崔益,少年便有才名,聲望冠絕州郡,朕也是久仰了。」

崔氏分為兩支,一支在建州,一支後來遷到了徐州那邊,本來在建州這邊的才是主脈,然而從五十年前開始,主脈的勢力就漸漸微弱小去,反倒徐州那邊慢慢興旺起來,如今天下人提及崔氏,第一反應說的就是徐州崔。

崔益苦笑「崔某年少時也曾為此自負,然今日方知,以在下的見識,不過是一隅之地的井中蛙而已,正因為不知天高地厚,才在家中自鳴得意。」

溫晏然笑了笑,沒再與對方寒暄下去,直接切入正題「你既然想要求見朕,自然是有話要說。」

崔益「在下想與陛下論一論君侯的身後事。」又道,「陛下以神鬼莫測之能,敗君侯與北苑,於建平而言,確是去一心腹大患……」

聽到此處,溫晏然已知對方想說什麼,打斷「然而天下安定與否,卻並不在泉陵侯一人身上,甚至她一朝身故,各地反倒會因此不安。」

在登基前,溫晏然根本沒有任何人脈基礎,雖然掌握著君臣大義,然而天下間不服氣的依舊大有人在,那些人並非不想折騰,而是在等著看天子跟泉陵侯兩人相爭的結果,畢竟溫謹明走到現在,已經無法放棄對皇位的爭取,也正因為如此,她與建平間的矛盾最為不可調和,所以那些心懷二意之輩都等著泉陵侯先出頭,這樣一來,不管是哪一方勝利,他們都能打著擁護另一方的旗幟來渾水扌莫魚。

崔益頓了頓,道「陛下聖明。」

溫晏然頷首,又淡淡道「不過那些人各自間也不大齊心,否則他們給朕帶來的麻煩,怕便不止如此了。」

她的語氣還是十分溫和,但在崔益聽來,卻有著鋒銳的凜冽之意。

在場的兩人都明白,最符合那些旁觀者利益的當然是泉陵侯乾掉天子,並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打著討伐叛逆的旗號進攻建平,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兩邊的爭鬥有明確結果之前,縱然會暗地裡為泉陵侯一些幫助,也不會太過分,一方麵是擔心因此損傷自身實力,影響後續的翻臉計劃,另一方麵也是不想讓泉陵侯以壓倒性的優勢,從容打敗建平那個年紀不大且在傳言中腦子不算特別聰明的小皇帝。

——感謝當前時代落後的通訊水平,就算溫晏然本人的權威已經重到了讓建平這邊的朝臣心服口服的地步,但外麵那些州郡對她的認知,還在舊日印象中原地踏步。

溫晏然看著崔益「崔君今日特地來此,想來是有所見教。」

崔益先道了句不敢,才開口論及正事「大周南為慶邑,北鄰烏流,西側多少,東側多水,其中西側為蠻夷所據,東部則豪強林列,此皆為不穩之源。」

溫晏然微微頷首,又道「說來還得感謝泉陵侯,若非她時機挑的恰當,建平這邊怕也不能安穩至今。」

崔益垂首「陛下禦極以來,赦天下錢糧,使黔首安居,士民歸心,如今雖有三心二意之輩,於建州而言,卻不算大患。」

兩人說的話都有緣故,所謂「青黃不接春三月」,在舊糧耗盡,新糧還沒來得及收獲的時節,最容易產生流民,再加上天下被厲帝折騰了那麼多年,很多地方已近於民不聊生,各地豪強隻要稍稍煽動,就能輕易聚集起一批吃不上飯的氓首,泉陵侯特地挑著春獵的時候來到建平,是為著如此一來,等事情塵埃落定後,就算消息傳之於外,青黃不接的危險時期也已經過去,南邊的夏糧已經快到可以收獲的月份,豪強們心有顧忌,反倒會再蟄伏一段時間,多備些糧草。

而泉陵侯能如此計劃,也是因為溫晏然登基以來,按慣例赦了一年的稅,並且不建陵墓,不修宮室,不好遊樂,不令地方進貢奇珍異獸,也沒到成婚的年紀,需要的花費確實不大多,充分展現了一個宅居人士能省錢到什麼地步,雖然地方上的盤剝不會因此完全消失,各地也意思意思地向中樞上供,不過與往年相比,也是大為削減。

溫晏然靠在憑幾上,不緊不慢道「崔君所言,固然令朕安心,不過以崔君之能,怕是並非隻是過來告訴朕,此後大可以高枕無憂罷?」

崔益微微閉目,再睜開眼時鄭重道「陛下雖無近憂,卻有遠慮,北地烏流久有不臣之心,西部諸蠻夷常年作亂,東部諸豪傑亦不可為依仗,陛下如今登基未久,可暫以南部為腹心。」

溫晏然微微揚眉。

建州靠南那一塊地方,其實就是溫謹明原來的基本盤。

益的觀點其實跟溫晏然的觀點很近似,而且她作為看過劇透的某預備玩家,比前者知道的更多,按照正常發展,不久之後,東邊會先開始打仗,至於打仗的理由,不同支線中存在不同的理由,北地的烏流部也一定會叛亂,西邊那塊本來就不大喜歡中樞,也會跟著興風作浪,大量消耗朝廷的人力財力。

在相應劇情中,玩家若是想快速平亂,就需要征收重稅,並大大提高「一亂未平,一亂又起」事件的出現概率,如果不征重稅的話,戰局就會膠著起來,頻發的戰爭更會直接拖垮大周的財政。

四個方向,有三個方向都是鐵板釘釘地不靠譜,溫晏然想,老天留給自己的選擇確實不算廣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序列第一 被爆孕吐後,玄學大佬帶球嫁給山裡糙漢 帝國豪門 明日操控者 嬌妻難當,夫君全靠我續命 快穿:我隻想死 末世:囤滿物資帶全家打怪種田 帶崽嫁給指揮官後爆紅全星際 陽間擺渡人 技能掠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