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八十四章(1 / 2)

加入書籤

台州的田野之中,許多人正在痛哭。

他們都是出身於本地大族,眼看著建平大軍長驅直入,先是害怕,等知道自己或許可以逃得一命後,心中慢慢生出了不少悔恨之意。

有人哭道:「若是當日王氏等四族不曾各自為政,台州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另一位老者扶著拐杖,搖了搖頭:「重來一遍也是如此,王氏等大族私據台州非止一日,然而州中亂象,卻與前代並無區別,隻曉得依仗武力,卻不曾用心經營治下之地,就算能占得一時上風,長此以往,終究會生出動亂。」

一位年輕人抹了抹眼淚,道:「日前官府那邊派人下來度量田地……」

以前王遊執政之時,也時不時派人度田,各族給她麵子,會稍稍出點血,那時候便已經心疼不已,如今朝廷這邊派來的屯田官,則一口氣將所有田畝數量盡數上報,不許各家有絲毫隱藏,他們雖然心痛,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比起舉族遷徙而言,家產盡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選擇。

在大周,流刑一向比罰人做勞役的徒刑更重,僅僅比死刑稍輕——受到時代影響,被判處流放之刑的家族,身邊攜帶的財貨家畜自然會被盤剝乾淨,從西地到南地的上千裡路得純靠步行,死在路上是大概率事件,就算最後真的抵達南地,也容易因為水土不服而亡故,許多百姓疲病交加之下,便淪為當地大族的家奴。

也正因為此,雲氏明明是傳世的大族,等被流放到邊地之後,整個家族便風流雲散。

西夷人無可奈何,隻得將田畝數量盡數上報,希望天子看在台州確實需要足夠的耕地人口的份上,多留些人下來。

也有人提出異議,治理台州的策略頗具條理,顯然是打算以恢復民生為主,又怎會做出如此酷烈的決策?

雖然有明白人猜到這是讓他們老實把田畝數交待清楚的計策,大部分人已經被打得膽氣盡摧,根本升不起與之抗爭的意念,也慶幸自己如此識時務,身邊出身內官的親信十分心狠手辣,拎了好幾個刺頭出來明正典刑,直到現在,城外立著兩座京觀。

與此同時,官府也下令編戶齊民,各家的隱戶部曲被打散到不同的區域,原本屬於黎氏的人遷到之前王氏等家族的地盤上,王氏的人也按照同樣的方式被遷走……或許十年之內,那些被遷走的部曲還能記得舊主的恩情,但十年之後,隻怕與普通百姓便沒什麼分別了。

有人在暗暗盼望,希望天子早日回京,也讓他們能鬆一口氣,結果等天子那邊開始準備返駕的事宜的同時,另一個消息也隨之一同傳來——

原禦史大夫賀停雲抵達台州。

賀停雲行動一向乾脆利落,得到允準的批復後,竟然不親自回家收拾行李,而是寫信回去,讓家人把該打包的東西差心腹送來,自己帶著一隊護衛輕裝出行。

她剛一進城,就被等候在此的禁軍小將帶至刺史府,然後由內官引至天子麵前。

溫晏然在丹台兩地耽擱了那麼長時間,手邊多是用的不慣的官吏,唯有與賀停雲等人相處時,才稍稍有點之前在建平時的感覺。

「賀卿趕路辛苦,今日先去休整。」

賀停雲向著天子拜了一拜,然後取出隨身攜帶的書信,乾脆道:「臣出發之前,收到建平來信,光祿大夫,國師還有宋侍中,都切切叮囑微臣,一定要請陛下返駕。」

一國之君終歸是得在朝中坐鎮才能讓人放心,溫晏然再不回來,袁言時等人能親自過來哭求天子返駕。

該定的政策已經定下,該辦的事情也都辦得差不多,溫晏然笑笑:「有賀卿在此鎮守,朕也能安心返回。」

——以少府為代表的建平大臣本來還暗地裡期盼,希望天子早去早回,免得錯過聖壽,結果現在別說生日,要是再耽擱幾天,溫晏然回去的時候,收拾收拾就能直接準備過年。

臨出發的最後幾天,溫晏然抓緊時間把台州上下官吏的履歷給梳理了一遍——作為一個資深社畜,溫晏然有時候會在批奏折的時候恍惚覺得,自己996的工作狀況似乎並沒有因為穿越而好轉——然後初步定下了各郡主官,她把之前東治城的縣丞還有順會的縣令都給拎到了台州這邊做郡丞,除了就地取人才之外,一些隨她前來的文官也上表自薦,表示願意留下,其中還包括崔新靜跟高長漸,不過溫晏然隻同意了前者的奏請。

高長漸也明白,他在中樞待得時間太短,又不像崔新靜那樣立過出使台州的功勞,尚且不滿足外放資格,天子且得放在眼皮底下看一段時間,才好做決斷。

大半個月後,已經告罪回家的李增愈在聞之此事後,直接暈厥在地,他本是吏部官員,如今西夷百廢待興,本該參與到官員的任免當中,進一步積攢功勞,如今卻隻能待在家中,徹底錯過了一個千載難逢的進取機會。

*

北地前營當中。

此前宋南樓被派到此地為主將,師諸和也跟了過來,到了攻打台州之前,宋南樓被天子召去前線,許多士卒也隨之離開,前營這邊,暫時由師諸和掌管。

此時此刻,師諸和又一次將天子的書信拿出來細看。

天子在信中提起,按照往日的奏報,北地常常有身份不明的流匪出現,本地大族也因此多建鄔堡以自守,如今前營兵力西調,守備力量空虛,那些流匪既然有來無影去無蹤的本事,再出現幾個想把握機會與官兵為難的有識之士也不奇怪,等前營被匪徒所滅,本地官吏自然聞訊大悲,不得已過來暫時接管營盤。

師諸和並未與新帝真正交談過,卻從信件中感受到了一絲促狹之意,對方所言的流匪自然不是真正的流匪——北地大族習慣建立鄔堡,並在其中藏匿了數量極多的人口,畜養部曲賓客的習氣更是蔚然成風,他們想要維持現狀,自然得時不時製造一些流匪劫掠的事件出來,來證明鄔堡存在的必要性,若是被派到本地的官員想要清查此事,自然也就會變成流匪的目標。

溫晏然登基也有一段時日了,北地大族曉得小皇帝性格強硬,發覺前營力量空虛,自然想要趁機找點麻煩。

為什麼多年混亂,設立在丹台之地的右營早就變成了一個虛架子,除了武安之外,幾乎就沒有可堪調用的士卒,若是能讓前營也變作一個空殼,做起事來,也就方便多了。

所謂的聞訊大悲,不得已過來接管雲雲,是在告知師諸和,一旦他兵敗身死,邊上那些虎視眈眈的大族肯定會趁機將前營納入掌控,同時把不利於自己的證據通通毀滅。

在信件最後,溫晏然又提醒師諸和,要注意大營周邊的地理環境。

溫晏然把自己放到敵人的角度,認真給了一份作戰計劃——前營營盤堅固,易守難攻,若是師諸和選擇堅守不出,那些「流匪」自然無可奈何,然而士卒需要糧草,按照大周製度,前營所在地方有著大量的屯田,對方若是趁著秋收的機會過來作亂,那就不得不去抵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序列第一 被爆孕吐後,玄學大佬帶球嫁給山裡糙漢 帝國豪門 明日操控者 嬌妻難當,夫君全靠我續命 快穿:我隻想死 末世:囤滿物資帶全家打怪種田 帶崽嫁給指揮官後爆紅全星際 陽間擺渡人 技能掠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