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雨中論道 (上)(1 / 2)

加入書籤

何為國手,當今大玄浸淫棋道成百上千萬,學習棋道,更是多如牛毛,但能在朝堂上稱之為國手的卻是寥寥無幾,雙手都能數的過來,這還是在當朝政治開放,廣招天下棋道人才條件下,才有七八人授此殊榮。

前朝政治嚴厲,能獲稱號都是困難無比,與國掛鈎稱呼更是難如登天。

在前朝時,初出茅廬的黃有德也僅僅隻是被加上當朝隨意可見的小得意稱號,天性傲骨的呂青衣深受前朝皇家厭惡,對他評價是一低再低,最終隻落得個呂家文人,簡單稱呼。

在前朝江湖中,段玉清三字,比起當朝呂青衣,隻多不少。

段玉清出身南州官宦世家,次子庶出,出身便低人一等,好在天資聰穎,年幼好學,八歲一文《觀天下》惹得南州文壇震盪,其中一句:往世絕學三千,一人開萬古太平,更是引得無數文人折月要。

九歲奉旨入宮,隻是孩童年齡,比起那些天命老人氣度,絲毫不差,麵對天子,皇宮龍氣最為鼎盛之所,九歲的段玉清隻是淡笑,拂袖而說:「龍氣栩如生,差一人點睛。」

皇帝龍顏大悅,前無古人的與九歲孩童在皇宮禦龍亭裡,論道半天,不覺過癮,深夜點燈,又談論至半夜。

當時滿腹經綸的聖上對於段玉清評價,紅日一朝出,可就與天齊。

一時間,京城文壇翻天覆地,眾位儒道大家伸出橄欖枝,其中就有呂青衣後來師門。

初見世麵的段玉清隻是挨家挨戶上門拒絕,身披聖上稱贊,全然沒有傲氣,態度謙和有禮,給足各家臉麵,最終隻是在皇家棋院停住了腳步。

至此,僅用三年便名震文壇的段玉清斷送大好前程,退居一線文人,轉而入當時並不盛行的棋行。

曾有大儒發文斥責他是脾性傲然,一路順暢,迷失自我,真想一人獨占三千道?

段玉清一概不理,隻是每日專研棋道。

從原來對棋道皮毛不知,到後來皇家棋院第一棋手,段玉清僅僅隻是用了兩年光陰。

動心忍性五年,在一次國會,十五歲的段玉清身著皇家棋院頭字服,再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大家不覺大吃一驚。

僅僅十五歲的段玉清站在高台前,未修儒道,氣質為何能氣質飄渺如仙人?

當時聖上同樣龍顏震驚,頭一次力排眾議,舍去眾多條框規矩,無懼列祖列宗怪罪,就此國會一天,邀當時天下國手,誰人能與段玉清一決高下。

此詔一出,群臣動容,京城更多棋道老人站出來斥責聖上魯莽舉動。

十五歲的少年,談何棋意高超,就算遠勝一般人,又何德何能與國手混為一談?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當時國手五人,僅僅隻有一人答應出戰,可這一人,遠勝其他四人。

當朝國手第一人,同樣是文壇前三的鴻客在萬人注目國會下,立一巨大棋局,自降身段,邀請比他年少整整一輪的段玉清上台。

段玉清躬身謝禮,同樣謙虛,錦衣飄飛,大方入局。

原本麵帶不屑與嘲諷的群臣與受邀進宮的棋道大家們,在觀看完第一局,兩人下了三百餘手,在鴻客略勝一籌的棋局後,都肅立正色起來。

能與鴻客下得如此難舍難分,在場千人可能挑出一人?

段玉清如今棋道境界水平,可見一斑。

第二局,同樣百步餘手,結局是段玉清勝。

第三局,更是百餘手,還是段玉清勝。

最終一局,兩人從中午下到深夜,皇宮燈火通明,群臣大家們屏息凝神,觀局不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中世紀風雲 全家成了修仙文炮灰?抱緊反派金大腿 獸世邪尊:逆世煉丹師 驚悚遊戲:我的技術有億點強 爺爺重生之少年大賈 海賊:大和有了,凱多殺上門來! 海島之王 動物園怪談 三國之袁家逆子 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