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三山關總兵孔宣的童年經歷!(2 / 2)

加入書籤

再後來人族為天地主角,三皇五帝應運而生,他的道行也終於迎來了瓶頸,這才決定出去走走。

結果這一出門,就遇見了一個叫簡狄的女人,這個女人生了一個孩子叫契。

他一看到這個孩子就覺得有緣,感覺自己更進一步的機緣就在這個孩子身上了。

所以就現身與這個孩子一見。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後來殷商建立,孔宣與大商國運密不可分,在人道氣運之下,終於踏出了那一步,完成了混元金仙大圓滿。

他知道,殷商隻能幫自己到這裡了,自己的證道機緣並不在殷商。

但他到底是與殷商有那麼些香火情,再加上契的後人都還爭氣,而且那位道人的門人也有許多在商為官,故此也便一直留在殷商,暗中庇護成湯氣運。

可是近來……

孔宣卻有些煩惱。

這一代的商王不敬聖人也就罷了,為君真是越來越不像話,大有亡國之象。

說句不客氣的話,如今的大商……已經有些拖他的後腿了。

但作為大商的氣運象征,玄鳥降而生商中的玄鳥,他如果棄商而去,無疑會給大商的氣運非常沉重的一擊,甚至直接一擊致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糾結啊!

頭疼啊!!

……

另一方麵。

哪吒等人臨近三山關。

忽然心生感應,感覺自己等人如果踏入關中,或許會有危險。

頓時間,四人都停將下來。

「師兄,這三山關……」殷郊有些欲言又止。

殷洪就比較直爽,直接問道:「師兄,這三山關裡當真沒有什麼厲害的人物麼?為何我有一種踏入其中福禍難料的預感?」

雷震子:「是啊,是啊,我也有這種感覺。」

哪吒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他也覺得很奇怪,明明三山關是眾多關裡最清淨的一個,甚至連陳塘關都會有的妖禍都幾十年沒有發生了。

也沒聽說那裡有什麼厲害的存在,為什麼就連自己等這些神仙中人接近,都會產生這種危險的預兆呢?

而且如果隻是雷震子、殷郊、殷洪三位師弟也倒罷了,自己可是天仙巔峰,隻差一步便可證得金仙不朽的存在啊!

能讓自己有這種感覺的……那至少也是太乙金仙級別的存在!

但這樣的存在,真的會藏於這凡俗的區區一關之內,名聲不顯麼?

如果是的話……那此人又在圖謀著什麼呢?著實讓人不解……

但如果隻是太乙金仙級別的強者的話,自己加上幾位師弟未嘗不可以一戰啊,那麼……是不是可以嘗試渡化一番呢?

恐道目前極度缺人啊。

拉一個高質量的門徒,絕對勝過萬千凡夫俗子。

——哪吒不知道的是,此時殷破敗一行人一路逃回朝歌,一路做下了為恐道揚名這等善事……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哪吒突然響起了這句話。

是啊,恐子說過。

在君子麵前,天下的事情沒有規定要怎麼做,也沒有規定一定不能怎麼做,而隻需要考慮怎麼樣使用自己那把敵人腦袋打進月匈腔的怪力才合適啊!

那我還在遲疑什麼呢?

將那未知的存在引入恐道的門牆豈不美哉?

至於打不打得過……

反正我先與他講道理嘛!

如果他不聽,再想辦法讓他聽就是了。

萬一打不過,就要懂得變通些。

正所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隻要能夠達成我的目的的,那我就都可以去做,想盡一切辦法去嘗試,而沒辦法讓我達成目的的途徑,就要懂得及時放棄。

「三位師弟!」

「我們……入關!!」

……

另一方麵。

那西伯侯姬昌騎驢離了金雞嶺,過了首陽山,一路上曉行夜宿。

又時值深秋天氣,隻見金風颯颯,梧葉飄飄,楓林翠色,景物雖然值得一看,怎奈寒鳥悲風,蛩聲慘切?

況且他姬昌又是久離故鄉之人,看到這一片景色,心中如何安泰?

恨不得一時就到西岐,與母子夫妻相會,以慰愁懷……

此時那西歧宮中,文王母太薑在宮中思想西伯,忽然風過三陣,風中竟帶吼聲。

太薑也是擅卜之人,當即命侍兒焚香,取金錢演先天之數,知西伯侯某日某時,已至西岐。

頓時大喜,

忙傳令百官、眾世子,往西岐接駕。

眾文武與各位公子無不歡喜,人人大悅。

西岐萬民,牽羊擔酒,戶戶焚香,氤氳拂道。

文武百官與眾位公子,各穿大紅吉服。此時骨肉完聚,龍虎重逢,倍增喜氣。

……

又說姬昌同申傑行至西岐山,轉過迢遙徑路,依然又見故園,不覺心中淒慘,想:「昔日朝商之時,遭此大難,不意今日回歸,又是七載。青山依舊,人麵已非。」

正嗟嘆間,隻見兩杆紅旗招展,大炮一聲,簇擁一對人馬。

心中正驚疑未定,隻見左有大將軍南宮適,右有上大夫散宜生,引了四賢、八俊、三十六傑,辛甲、辛免、太顛,閎夭、祁恭、尹籍伏於道傍。

次子姬發近前拜伏驢前,口稱:「父王羈縻異國,時月累更,為人子不能分憂代患,誠天地間之罪人,望父王寬恕!」

「今日復睹慈顏,不勝欣慰!」

西伯侯見眾文武、世子等這麼多人都在,不覺滾下淚來,說道:「孤想今日不勝淒慘……」

「孤已無家而有家,無國而有國,無臣而有臣,無子而有子,陷身七載,羈囚羑裡,自甘老死,今幸見天日,與爾等復能完聚,睹此清零反覺淒慘……」

聽說這話,大夫散宜生說道:「昔成湯王亦囚於夏台,一日還國,而有事於天下。」

「今主公歸國,更修德政,育養民生,俟時而動,安知今日之羑裡,非昔之夏台乎?」

言下之意:成湯王被夏桀囚禁在夏台,後來忍辱負重還國,終於推倒夏桀建立殷商,如今您也是被殘暴的紂王囚禁於羑裡,怎麼就生出如此自哀自怨之心呢?

依我看,您隻要更修德政,育養民生,等待一個好的時機,您就是下一個成湯王啊!

「這……」

這話可謂是十分的激勵人心。

別說姬昌了,就是在旁的其他臣子等也是聽得熱血沸騰。

不過有些事情可以想卻不可以流於明麵,更何況他雖也起過這個心思,卻暫無付諸實際之勇氣。

是以當即說道:「大夫之言,豈是為孤之言……」

(大佬們,求下推薦票,月票,謝謝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潛龍戲珠 錯枕眠 妖人:我顛覆了十二州 牽魂司 唐梟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