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行(2 / 2)

加入書籤

走了三天,一路也算順利,走過秦嶺一段的終南山,通過藍田關,進入京兆府治下的藍田縣。

為了節省積蓄,韋扶風沒有去往縣城休息,依然露宿在外。

晨曦,三人吃過乾糧,啟程向西,直奔長安城正南的子午道所在,馬車緩慢,一路風餐露宿,不日抵達子午鎮。

韋扶風尋當地人使小錢打聽,知道子午道被朝廷軍管,通行需要付出很多的過路錢。

不過子午道今非昔比,年前被山南西道節度使大力整修,能夠讓窄車通過。

去往西川成都的路途遙遠,韋扶風的積蓄吃飯都勉強,子午道走不了,於是三人繼續西行,去往褒斜道入口所在的眉縣。

西行途中,老馮偶爾敘說地理和事件掌故,一路風塵仆仆的走入了鳳翔府治下。

鳳翔府位於京兆府西方,是大唐朝廷抵禦吐蕃的重鎮,置立鳳翔節度使鎮守。

雖然辛苦,韋扶風忽而起了緬懷之心,想去出生地扶風縣看一下。

老馮不反對,車裡的碧衣女一直是沉默寡言,韋扶風問一句,碧衣女默然點頭。

於是,韋扶風興致盎然的打道扶風縣。

扶風縣位於渭水河畔,對於扶風縣的景物,韋扶風記得模糊,印象中最深的是一座寺廟,名為法門寺。

小的時候,韋扶風常被帶去法門寺拜佛,親人們的虔誠肅穆,讓他的心靈打上了不敢造次烙印,所以記憶深刻。

法門寺距離長安二百裡,佛寺始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法門寺因佛骨舍利而置塔。

大唐皇室重視佛教,給予法門寺極大的尊崇,堪稱皇家寺院。

唐高宗顯慶五年,迎佛骨於東都洛陽,供養3年,於龍朔二年送歸法門寺,並詔令和尚惠恭、意方等重修法門寺塔。

唐高宗一次向寺院施舍錢5000貫、絹5000匹,皇族大臣也紛紛競相捐物獻錢。

其後的大唐皇帝,武則天、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僖宗也迎送供養佛指舍利。

每次的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崇佛到了極點。

韋扶風一行抵達法門寺之時,他的興致熱情全無,一是疲憊,二是一路所見,到處是困苦蕭條景象。

而且遭到了十幾次的官兵盤查,麵對那些凶神惡煞的藩鎮兵將,韋扶風膽戰心驚,悔不該來。

沒了興致,韋扶風遠望法門寺塔默然不前。

亂世,讓他的出行毫無樂趣,若非出身長安韋氏,這一路上就算不死,也得被剝層皮。

「公子怎麼不走?」老馮詢問。

「窮困潦倒,拜佛給不了香火。」韋扶風自嘲回應。

「佛家慈悲,眾生平等,虔誠為上,既然來了,還是拜一下為好。」老馮勸說道。

韋扶風搖頭,道:「佛寺是富貴人的神明,窮人拜了也是徒勞,或許有一日,我會再來。」

老馮聽了不再多言,默然遙望聳立的佛塔。

片刻後,韋扶風笑語:「老馮,你信佛?」

「說不上信不信,某是武夫,但也緬懷大唐盛世。」老馮淡然輕語。

韋扶風微怔,點點頭,老馮又道:「殘廢之人,信佛或許能夠有個好的來生,請公子等候。」

韋扶風目送老馮拄拐走去,他猶豫一下沒有動。

碧衣女自車中道:「你也去吧,求個平安。」

「信佛求平安,不如信自己,信姐姐的保護。」韋扶風溫和輕語。

「休要胡說,我是坤道,故不能入佛寺,你跋涉遠來,不該止步不前。」碧衣女輕語。

「待我日後富貴,才應該拜佛,此時去求,佛也冷漠。」韋扶風隨口道。

「謬論,神明在上,你要懂得忌口。」碧衣女責備,語氣輕柔。

韋扶風一笑,內心溫暖。

這一路上遙遠顛簸,風塵仆仆,不斷的遭遇兵禍危機,碧衣女始終守諾的不離不棄,讓他銘心感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