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殺虎(2 / 2)

加入書籤

韋扶風點頭,道:「此人竟然真的有摹印,似乎有些巧合。」

「他本就出身東川軍將,自然妄想圖謀奪取東川,隻是時不與他,他在楊守亮的部下一直不得重用,如今自覺機會來了,急切的遊說公子進取瀘州。」老馮說道。

韋扶風點頭,道:「應該還有空白公文,你去尋來。」

老馮領命離開了,韋扶風去入後艙,坐在了床上發怔,卻是內心裡湧生了矛盾,事到臨頭,他卻又有了心懼。

船隊抵達了合州碼頭,韋扶風獨自去向監軍做了告辭,然後率領五十多人登陸去往昌州。

昌州在地理上位於渝州西北,瀘州東南,與瀘州和渝州成品字形。

昌州的置立不算久遠,是在唐肅宗時期,因左拾遺李定卓向朝廷上書,劃出瀘,普,渝,合,資,榮六州的部分地域置立,下轄昌元縣,大足縣和靜南縣。

韋扶風一行登陸,順利抵達了合州下轄的銅梁縣城。

商量後,決定由老馮率領大半士兵押後一日行程,韋扶風隻帶十個精乾屬下去往昌州行事。

次日一早,韋扶風一行啟程,雇了四輛車代步,一路順利的入昌州地界,抵達了大足縣城,入城後步行去往縣衙。

大足縣城,相比銅梁縣城遜色很多,城池破敗,城中的建築也參差不齊,雜亂無章。

主街上行走的人群,多數衣衫襤褸,這是一處不富裕的縣治。

韋扶風根據獲得的信息,知道昌州的亂匪猖獗,有一千團練兵的編製,但亂匪據說過萬。

其實不隻是昌州亂匪成害,整個兩川之地因為戰亂,造成了很多大股小股的亂匪,主要是逃避兵役,也交不起糧賦。

走到了縣衙外,立刻一群官員和衙役迎來。

為首一人身穿青色官服,年齡約三十,八字胡子,白麵皮,五官端正,看去很有官老爺的沉穩。

「大足縣恭迎大人。」接近後,大足縣令率領官員拜見,因為得到了城門守軍飛報。

「嗯,大足縣,本軍是新任川南都防禦使,總管昌州和瀘州軍事。」韋扶風氣定神閒的自我介紹。

「都防禦使大人,下官失敬。」大足縣令恭敬回應。

「嗯,清雪,讓大足縣看看印信。」韋扶風說道。

身後的碧衣女手托布包打開,露出了虎踞青綬的節印,又取出了韋扶風的散官公文和偽造公文。

走前一起遞出,淡雅道:「這是我家公子的官憑。」

大足縣令看了碧衣女左手的節印一眼,恭敬的伸手接過公文,一一打開觀看。

韋扶風內心緊張的蓄勢,他的策略是循序漸進,逐步造成先入為主的信息。

如果大足縣令看不破偽造,必然使人急報刺史。

刺史聞訊,對於到來的都防禦使就會傾向為真,如果獲得了昌州刺史的認可,繼而又會影響了瀘州刺史的看法。

大足縣令看後送回,恭敬禮道:「大人掌管昌州和瀘州的軍事,昌州萬民之福。」

「嗯,本軍既然來了,自應力圖剿匪,安民於田。」韋扶風應付道。

大足縣令和官員恭敬一禮,韋扶風又道:「本軍要去瀘州,途中會在昌元縣駐留一夜,大足縣,你備下飯菜和船隻,本軍過午啟程。」

「是,大人請。」大足縣令恭敬回應。

韋扶風一行在了大足縣城落足休息,過午離開了大足縣城。

在大足縣的官員相送下,登上了瀨溪河備下的烏篷船,向西南順流去往了昌州治的昌元縣。

近黃昏,抵達昌元縣所在的碼頭。

韋扶風看見了很多官員和軍隊,官員駐足在碼頭上,最醒目的是一名大紅袍老官,花白的須發,身姿卻是挺拔。

韋扶風知道老官名李嵩,是位任職昌州刺史十餘年的官員。

昌州在地理的重要性,富庶程度,遠遜於周邊的州域,相比渝州和瀘州,在東川節度使眼中,不值得重視。

黃巢戰亂時期,中原和南方的官府統治秩序遭到嚴重破壞,使得朝廷失去了大半地域的統治影響力。

但兩川之地的官府秩序,並沒有遭到根本性破壞。

兩川的節度使雖然入主,但想更換地方官吏也不是說換就換,一是朝廷的權威還存,二是地方官吏也有自己的勢力。

故此,節度使入主之後,基本采取懷柔策略,隻要表示了順從,交納稅賦,就能互相妥協的達成共治。

昌州刺史李嵩就是一位不倒翁,自楊師立之前就是昌州刺史,渝州和瀘州的刺史也是在任多年。

顧彥朗成為東川節度使,經過數年立足,才敢迫奪了瀘州刺史。

楊守亮入主山南西道比顧彥朗還晚,山南西道的大半州域隻是表示順從。

事實上,楊守亮能夠真正統治的就是興元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