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奇兵(2 / 2)

加入書籤

資州隸屬西川,是與榮州齊名的千古鹽池。

資州的東方,與東川節度的普州和昌州毗鄰。

普州和昌州的東麵是合州,兩個州域的北麵是遂州。

遂州之北,就是東川節度使的治所梓州,所以兩萬東川軍的來路是出遂州,經過普州進入昌州。

資州位於普州與昌州之間的西麵地域。

韋扶風打算伏兵在資州,等待東川軍出遂州,進入昌州地界,他率軍出資州奇襲東川軍的後軍。

整訓軍力的三日,信使快馬返回,帶回了老馮的問候,以及都督府長史和轉運司長史的回音。

眾官執行韋扶風的軍令,發兵三萬去往昌州。

騎馬的斥候也回來了,找到了資州適合駐軍之地,未見東川軍的蹤影。

韋扶風留下一千軍力繼續封鎖富順縣城,下令八千軍力開拔去往資州。

開拔前,韋扶風與兵馬使們通氣,讓他們模棱兩可的散布假信息,說是去往資州的縣城劫奪,掩蓋奇襲東川軍的戰術,防止逃兵貪圖錢財,跑去東川軍告密。

大軍渡過沱江抵達東岸,沿著沱江逆流向上進入資州地域。

行軍兩日,抵達了斥候擇中的一片丘陵山地。

韋扶風下令駐紮,八千軍力忙碌的開始取江水清洗,伐木造營,

埋鍋造飯。

韋扶風的中軍大營,已然擁有三千將士,其中有八百多的鎮軍俘虜,多數是在飛羽營。

韋扶風為了獲得最大戰鬥力,隻能冒危的大膽起用俘虜。

可以說,韋扶風的中軍是最強戰力,集中了所有的弓箭和軍弩。

相比之下,弓箭兵俘虜的戰鬥力,受到抵觸心理的影響不大,一聲令下,自然的隨大流射敵。

韋扶風膽敢起用俘虜的另一原因,大多數藩鎮士兵在心理上,對於節度使沒有家國的歸屬感。

士兵在根本和心理上,還是大唐帝國的子民和士兵。

節度使對於士兵而言,隻是一個能夠發軍餉的大官東主。

韋扶風是朝廷置立的川南節度使,那在普通民眾和將士心中,認可他是朝廷的合法高官,也就有了成為新東主的資格。

普通將士換個東主效力,沒有什麼叛國背族的心理重壓。

大軍駐紮,韋扶風在帥帳中等候斥候的消息。

韋扶風對於軍事說不上精通,處於紙上談兵的程度,但他明白信息的重要性,使出了三十名斥候扇形打探。

除了打探的斥候,韋扶風還使出十裡範圍的百名瞭望哨,一是防備資州的西川軍力,二是防備兩萬東川軍殺來。

如果兩萬東川軍殺來,韋扶風毫不猶豫的撤退逃跑。

帥帳中,韋扶風與兩名鎮軍降兵說話,有意的與降兵建立親近感情。

兩個降兵一個名吳準,是一名神射手,原是弓箭兵火長,另一個名魯青,身材魁梧,軍武了得,原本是長槍士兵。

魯青的話很少,吳準健談,特意為魯青做了介紹,說魯青在公井鎮軍中的勇力能夠前十,就是脾氣不好,喜歡較真,曾經做過火長。

因為向上官討要克扣的一火軍餉,而失去了火長。

韋扶風又了解榮州和資州的情況。

吳準知道很多,說資州的情形不好,西川的討逆戰事,造成西川十二州民力大耗,原本的資州靠著井鹽,富庶可比成都。

討逆戰事,使得資州成為了盤剝重地,原本鎮守的五千西川資陽鎮軍,被王建抽調走了三千,對於資州的鹽利征收有八成。

另外資州的人口,為了逃避征兵和重賦而外流太多。

上午,韋扶風佇立在沱江畔,看著寬闊流動的江麵。

沱江發源於川西九頂山,流經成都,簡州(簡陽),資州,榮州的富順縣,最後流過瀘縣匯入大江,長約一千多裡。

韋扶風的身後,散立著五名身穿明光甲,手執刀盾的虎賁衛,其中一個是魯青,另四個是趙一鬥,韓全,郭興和王雷。

佇望片刻,韋扶風轉身走去,繼續巡視各處的軍力。

八千軍力,韋扶風直轄了中軍三千,其它的五千軍力大體分成八個體係,歸屬兵馬使統領。

兵馬使之下,若乾的牙將為副領軍,兵馬使能夠置立中軍,每個牙將依據常規領軍二百。

另外,還有都督府的督監為執法,轉運司的押牙為軍需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