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韋巽(2 / 2)

加入書籤

金州被進襲的第十六日,吏部侍郎李磎,在二兒子李賢的勸說下,硬著頭皮覲見皇帝,韋昭度被貶,他不願出頭惹事,隻想中庸的自保。

但兒子李賢告訴他,金州韋氏不會無緣無故的求取均州刺史,要一個不能任職的均州刺史有什麼用,或許是韋扶風自川南調軍進取了均州。

金州之圍看似落入了覆滅之危,實則可能是韋扶風的一步險棋。

李磎依然躊躇,顧慮出頭敏感之事得不償失,被抓住失誤而擔上罪責,受到彈劾罷官。

李賢告訴父親,崔紹緯做了宰相,崔紹緯不待見父親,就算父親中庸自保,早晚還是會被崔紹緯排擠,如今幫助金州韋氏就是自救。

李賢有自己的趨利想法,一旦父親失去了吏部侍郎官位,他還可以跑去川南做刺史,若與金州韋氏有了離心之事,那就斷了一條後路官途。

李磎入延英殿覲見昭宗,雖然他不是宰相(同中書平章事或侍中),不能參與日常議政,但有事情可以進奏皇帝,算不得權限逾越。

昭宗這些日子也是難熬,雖然決定了觀望,但他明白觀望也有不良後果,金州刺史堂堂正正的尊崇朝廷,不救的後果,讓尊崇朝廷的地方勢力寒心。

事實上,昭宗的觀望,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就是韋氏占據了金州,擁有了獨立的軍政,會不會演變成篡位大患。

別看昭宗即位以來,倚重宰相治國或出征,但也顧忌宰相擁有不受朝廷節製的兵權。

大唐天下的由來,勛貴唐國公李淵篡奪大隋江山,而京兆府韋氏在長安城,屬於擁有強勢的勛貴望族。

故此,昭宗的想法是拖延觀望,讓楊守亮與金州火拚,待得金州城破之時,他在發兵

征討,自覺能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昭宗見李磎進來,溫和問道:「卿有何事?」

「啟奏陛下,臣昨日見到金州刺史的求告信使,信使言均州刺史馮行襲勾結楊守亮,合兵進攻金州,金州刺史請求罷職均州刺史,外任禮部員外郎韋巽為均州刺史,以求打擊敵軍,振奮守軍人心。」李磎恭敬說道。

「哦?均州刺史與楊守亮勾結?」昭宗意外的皺眉道。

「陛下,臣認為不可姑息,否則引起更多的地方勢力依附楊守亮,請陛下罷職馮行襲,明確歸附楊守亮,就是在與朝廷敵對。」李磎依照兒子的建議說道。

昭宗下意識點頭,他願意觀望楊守亮與金州火拚,可不願縱容其它勢力歸附楊守亮,說道:「準卿所奏。」

「臣領旨。」李磎放下心的恭敬回應。

不想昭宗又問道:「金州刺史竟然使人求告卿家?」

李磎心一緊,神情恭敬道:「陛下,臣與韋昭度大人和睦,不認識金州刺史,若非涉及重大國事,臣能夠不予理會。」

昭宗知道韋昭度去了洛陽赴任,溫和道:「卿家忠心,朕明之,上次卿家帶回五千軍力,實屬有功,不過為了顧及其他大臣的感受,朕沒有為卿家加恩。」

「陛下,臣能夠帶回五千軍力,實是恐遭了徐大人的後塵,不敢居功。」李磎咽聲道。

昭宗滿意點頭,溫和道:「卿家去做事吧。」

李磎恭敬告退,看著李磎離開,昭宗想一下,忽搖頭作罷,他想召見韋巽慰勉一二,但目前無心再用韋昭度,遂作罷。

李磎領旨後立刻走程序辦理,公文,聖旨,官袍一一獲得,使人送去了李賢那裡,李賢立刻拿著聖旨,官袍和公文去了禮部。

在禮部閒坐的韋昭度之子韋巽,是位容貌儒雅,麵如冠玉,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在禮部一向持重為官,父親被貶後,他更是謹慎沉默。

李賢的找來讓韋巽意外,不知道李賢為什麼過來,隻能受邀的一起離開官署。

到了官署外,李賢拿出公文和聖旨給韋巽看,韋巽看後吃驚的看了李賢,他第一個念頭,竟然是自己被貶了。

「這是你的叔父金州刺史,求上家父做成的,請大兄立刻離開長安城,小弟使人送大兄去一個所在等候信息,再定行事。」李賢解釋道。

「叔父所求?這不是貶官?」韋巽意外道。

「是不是貶官不好說,禮部員外郎雖然是從五品的清水官,但畢竟在職,均州刺史的正四品官位屬於大兄高升,小弟要尊稱韋使君。」李賢回答。

韋巽苦笑,道:「吾回去準備一下,就走。」

「大兄不可停留,崔紹緯若是知道了此事,必然反駁大兄外放,快走。」李賢不由分說的扯了韋巽離開,親自送上車,讓韋巽離開長安城,去往扶風軍駐地。

韋巽抵達扶風軍駐地之後,五伯父率軍回歸,見到了大兄韋巽,心頭大悅,立刻命人護送大兄去往均州鄖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