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取房州(2 / 2)

加入書籤

大軍隱藏在漢陰伺機而動,五伯父使出信得過的斥候出外行事,嚴密約束軍力不得擅自走出規定地域,無令出離者定斬不饒。

斥候回歸,稟報有五千軍力押解糧食自興元府啟程。

五伯父準備出手,與心腹屬下斟酌在那裡伏兵,依據地勢不同靈活的布局軍力,或分軍夾擊,或全軍力戰。

這時,信使帶來了韋扶風的書信。

五伯父看了書信,當機立斷的放棄劫糧,率領金城軍重返均州豐利縣,與鄖縣調來的五千軍力會合。

鄖縣城依然還是琥珀父親留守,留守兵力換成了川南來的一千三百將士,。

會合後,五伯父為了安定軍心,避免發生嘩變和逃兵,向下傳達進取房州的戰略,告訴將士們不會發生攻城戰,宣布是奉了朝廷聖旨行事。

一萬大軍開拔離開豐利縣,南下進入房州治下的竹山縣,轉向東南渡過房州境內的堵河,浩浩盪盪的奔向房州治所之地房陵縣城。

大軍行進中,五伯父派出快馬使者先達房陵縣,給房州刺史王德明送上勸降信。

信中自言是京兆府韋氏,不願做出絕戶之事,隻要王德明能夠主動辭官,他允許王德明帶上家財安離房州。

距離房陵縣城二十裡時,使者返回,帶來了房州刺史大印。

房州刺史王德明掛冠辭職,告老還鄉,這是一種變相投降,一類中庸的自保行為,正常情況下,任上的罪過不會被追究。

大軍抵達房陵

縣城,五伯父仰視著城樓巍峨的城池,這是一座不遜於延岑城的堅固高城,上部加築了青磚女牆,絕對的易守難攻。

房陵縣城隻有了兩千兵力,有七千兵力去往金州進襲,麵對即將到來的一萬大軍,房州刺史抉擇辭官,主因或許是自覺軍心不可用。

大軍入城,接管城防,五伯父忙碌的收編守軍。

次日,五伯父命令混搭收編的兩千軍力,去往均州鄖縣駐紮。

鄖縣的川南軍力轉去鎮守延岑城,三千多兵力鎮守延岑城,才有把握抵禦可能來襲的忠義軍。

五伯父不能在房陵縣久留,兩千軍力離開半日,他也帶著金城軍兩千精銳,混編的六千軍力,開拔離開了房陵縣城,留下兩千混編軍力鎮守房陵縣城。

五伯父回歸金州行軍中,使出兩個快馬信使,一個去往金州告知房州已然拿下。

一個去往商州洛南縣,他的八弟韋康在洛南縣衙做胥吏,使人告知速來房州接任刺史。

然而,五伯父轉戰房州的期間,圍困金州的楊守亮軍撤退走了。

斥候的回報,讓還想著劫糧的五伯父很是意外,心頭悵然若失,引以為憾。

楊守亮為什麼退軍?因為金城軍的一個異心者,在五伯父轉戰途中逃離,泄露了軍秘。

金城軍存在很多異心者,但在均州奪取延岑城,漢江畔大敗敵軍之後,很多異心者初衷動搖,明白了金州並非一定戰敗。

奪取均州之後,再次回去金州埋伏漢陰一帶,更明確金州一方事實上運籌帷幄。

不久又被告知,人人有份的得到均州田地犒賞,使得軍心更願意追隨五伯父。

但是,難免存在頑固的異心者,告密之人是郡公府家兵,一心想為舊主報仇,隻是身在底層難以及時獲得軍情。

伏兵漢陰之後,告密之人知道了軍情重大,乘著豐利縣合兵混亂之時溜了。

楊守亮得知真正的金城軍在外,還曾經在漢陰一帶埋伏,驚心不已,與親信屬下一商議,有的主張分軍去奪均州和房州。

但遭到了楊守亮否定,漢中進襲金州可行,因為距離不遠,若是分軍遠征均州,不易及時回師漢中。

而且均州隸屬忠義軍治下,北邊的商州還有韓建虎視,一旦分軍遠襲,戰線拉長,很容易陷入被大軍橫插突襲的後果。

另外分軍進襲均州,一樣麵臨攻城之戰,跑來告密的家兵,說明了均州的易主過程,楊守亮軍沒有趁虛而入的機會。

有人建議分軍兩萬追擊金城軍,另一人反駁,金城軍能夠靈活退走,可以退去京兆府地界,追兵若是進襲京兆府,後果事與願違。

最後,有一個將官建議退兵,理由是不能再耗下去了,如此大雨連綿的天氣,很多將士得了病,軍心越來越低迷。

楊守亮得了台階,下令撤軍回了漢中修整。

雖然虎頭蛇尾的無功而返,楊守亮並不沮喪,隻是可惜了潛伏的四千軍力和李子奇,李子奇是他的行軍司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