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西川軍(2 / 2)

加入書籤

又聽老馮問道:「大人,金州那邊,過來人任職嗎?」

「不會,川南就是我的,不會讓家族親人介入,頂多重用妻族,而金州那麵,穩定之後我也不會過多乾涉軍政。」韋扶風肯定回答。

韋扶風的一係列軍政命令傳出,鎮守涪州的戰軍移駐戎州南溪縣。

涪州留下屯田軍和開赴而去的五千僚人族軍力,加上隸屬刺史的一千團練,合計一萬一千軍力。

所謂戰軍,是各個兵府征發的屯田兵,臨時組成應戰軍力,而戰軍的駐紮也不是長久不換,軍中將士定期輪換,人數不變。

指揮使魯青奉命回到渝州,與節度使韋扶風做了一番密談,自然是如何進取榮州,如何守禦。

對於榮州,韋扶風勢在必得,一是能夠成為渝州和瀘州的戰略屏障,二是鹽井資源,在海鹽無法運來的情況下,井鹽得失關乎基業的成敗。

兩萬戰軍抵達南溪縣次日,繼續開拔去與蜀南兵府的兩萬屯田兵會合。

三日後,四萬軍力浩浩盪盪的殺向一萬西川軍。

一萬西川軍隻能撤退,雖然四萬川南軍的披甲率極低,但數量差距太大,而且川南軍在士氣戰意和組織上,已然不屬於烏合之眾。

一進一退,西川軍退守大渡河和岷江交界的北岸龍遊縣。

川南兩萬戰軍駐紮在了南岸,蜀南兵府的軍力撤退,歸去高縣和豆沙縣駐紮。

蜀南兵府的屯田兵職責,主要是內鎮僰人地域,外懾南詔國。

西川軍的行營都指揮使李簡,佇立在大渡河北岸望著南岸的川南軍營,一張國字臉,連鬢胡子,眉頭緊鎖,內心很是無奈,川南軍駐紮在南岸,讓他無計可施。

此次奉命進襲戎州,事實上有兩個目的,一是試探能不能奪取戎州,二是故意的挑釁川南軍,勾引起川南軍的野心。

李簡使出戎州出身的將官勸降戎州刺史,但遭到了婉轉拒絕。

曾經歸附了王建的戎州刺史,態度變成了觀望,事實上就是不看好了王建。

第二目的是勾起川南軍進取西川的野心,可以說西川經歷了多年戰事,人口和財富的底蘊大損,容易引起外藩的進奪野心。

王建早就注意了川南軍的崛起,隻是不拿下成都城,就會給了陳敬暄喘息之機,陳敬暄被皇帝赦免無罪,官復原職了西川節度使。

但攻陷了成都城之時,南邊的川南軍已然變成了底蘊雄厚,人心穩定的強藩。

王建是驍勇善戰,但大戰的基本條件是兵力和財力。

王建能夠征發七八萬軍力進襲川南,但經過了多年戰事的西川人心思安,歸附王建的官員和豪族不願繼續損耗。

王建需要引蛇出洞,挑釁川南軍,促使川南軍出征西川。

李簡奉命行事,強攻川南軍的外圍軍堡,攻下三座軍堡折損六百軍力,最後成為俘虜的數十川南軍也被殺害,目的是激怒川南軍。

川南節度使的反擊大軍氣勢洶洶,但明顯還是守禦為主,壓根不願進襲西川。

李簡無計可施,若是渡河襲擊,那純屬送菜,根本損耗不起。

成都城,戰後的景象是蕭條,占地廣大的城內明顯空曠,街上也幾乎不見平民,都是各種樣式衣物的將士在走動。

成都城的內城有一座離宮,離宮就是皇帝在長安城外的行宮。

歷史上,有多位大唐皇帝避難蜀地,成都城的離宮是黃巢之亂時,西川節度使陳敬暄為唐僖宗修建。

高牆青瓦,飛簷朱門的離宮。

養心殿中,王建一身紫袍玉帶,高坐在龍案後的大椅上,他年約四十,身材魁梧,劍眉虎目,三寸長須,在案後威儀不凡。

養心殿裡還坐著十數文武,都是王建信得過的謀臣和將官,主要謀臣是張虔裕和周徉,將官都是親信近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