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慶陽侯府(下)(1 / 2)

加入書籤

韋扶風點頭,說道:「年前的時候,武貞軍節度使進襲夔州戰敗,外甥進軍奪取了澧州,施州和朗州。」韋扶風解釋道。

楚言和神情吃驚,看著韋扶風道:「你說什麼?進襲夔州?」

韋扶風說道:「巴東四州,事實上歸屬金州韋氏治下,能夠繞過荊州進軍澧州。」

楚言愣怔點頭,韋扶風又道:「巴東四州的官職,都是外甥的祖父做主,舅父若想任職縣丞,隻能去往隰州。」

楚言和下意識點頭,韋扶風又道:「夔州的事情,請舅父不要外傳,若是舅父願意外放任職澧州縣丞,請說成任職房州六曹。」

「哦,你放心,舅父不會外傳。」楚言和忙保證道。

韋扶風微笑點頭,楚言和去往澧州任職,也算是一種官勢牽製,能夠讓澧州官員有所顧慮,不敢膽大妄為。

隨著統治州域的增多,韋扶風麵臨鞭長莫及的統治隱患。

亂世的人心缺乏忠義信念,才能之士一旦有機會手握權柄,就會滋生不甘人下的野心。

韋扶風能夠信任甘鳳池,但也不得不防患未然,讓甘鳳池總管澧州和朗州軍政,隻是權宜之計。

楚言和盤算一下,看向韋扶風問道:「扶風,任職澧州縣丞,我能獲得多少俸祿,舅父的意思,需要雇用護衛。」

韋扶風微怔,楚言和的現實讓他有些意外,他回答:「舅父任職澧州,我給予一火士兵護衛聽用,無需舅父付出財力,危機時他們護衛舅父逃離。」

楚言和點頭喜道:「那卻是好,舅父願去澧州任職縣丞。」

韋扶風一笑點頭,又正容直白道:「舅父,澧州初得,需要人心歸治,望舅父上任之後,秉公守法,不要貪圖一時之利而壞了大事,請舅父不要讓外甥難做。」

楚言和微怔,點頭道:「你放心,舅父不會讓你難做。」

韋扶風點頭,正容道:「扶風這般直言,緣於前因可鑒,當初奪取房州,扶風的八伯父赴任房州刺史,到任後竟然貪墨軍餉中飽私囊,扶風知曉,不得不自均州趕去房州,拿下八伯父,押去金州交給祖父。」

楚言和聽了意外,下意識的點點頭,不知該怎麼說好,末了忍不住問道:「你的八伯父現在如何?」

「留在金州任職長史。」韋扶風回答。

楚言和點頭,又不解問道:「扶風,你的父親任職西城縣令,沒有空缺任職刺史嗎?」

韋扶風笑了,道:「家父喜歡做西城縣令,事實上做個實權縣令,比節度副使,金州長史要好,如今身在江陵府的宣王殿下尊貴無比,事實上不過一傀儡囚徒。」

楚言和聽的臉色微變,下意識抵觸韋扶風的大逆之言。

在長安城,皇族在大多數長安人的心中,依然是尊貴不容褻瀆。

頓一下,楚言和心態回歸現實,問道:「扶風,我什麼時候赴任為好?」

「舅父近期就去吧,我使來一火將士歸屬舅父,澧州下轄四縣,沿著自西向東的澧江分別是慈利縣,石門縣,澧縣和安鄉縣。」

「論富庶當屬澧縣和安鄉縣,不過麵臨荊南軍的威脅,慈利縣臨近僚人族,僚人族不會進襲澧州,舅父可以在慈利縣和安鄉縣擇一。」韋扶風回答,解說。

楚言和想一下,道:「安鄉縣吧,我對僚人族不了解,我聽說過安鄉縣瀕臨洞庭湖,我很想見識了煙波浩渺的水鄉美景。」

韋扶風點頭,道:「好,舅父隻管赴任,安鄉縣的縣丞我調任別處。」

楚言和聽了神情微動,遲疑一下,問道:「扶風,舅父的任職,不需要報備吏部嗎?」

韋扶風微怔,淡笑道:「舅父多慮了,如今除了京兆府,天下的縣官基本上不歸朝廷任職,刺史官職也是象征性的向朝廷請準。」

楚言和點頭,神情多少有著悵惘不自然,身為長安人,身為勛貴之後,在內心裡,不願大唐江山走向改朝換代。

大唐帝國的落幕,意味著大唐勛貴的祖宗輝煌不再。

韋扶風理解楚言和的反應,他深知大唐一旦覆滅,長安城的勛貴失去尊貴的光環,變成平民之家。

除非盡早投靠新朝才能夠保住尊貴,但亂世群雄逐鹿,一旦投靠了敗者,也會落個家破人亡的陪葬下場。

靜默片刻,韋扶風主動讓楚言和準備出行,楚言和順話離開了,留下韋扶風和明玉在耳房,心情放鬆無忌的休閒等候。

一時後,有婢女來傳話,讓韋扶風自己先回去,大娘留宿一夜與母親團聚。

其實大娘本想讓韋扶風叩見老夫人,但因為慶陽侯夫人的話語,大娘無可奈何,讓韋扶風與慶陽侯府保持了距離。

華燈初上,大娘在後宅的一處獨院正房休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