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張佶(1 / 2)

加入書籤

劉建鋒率領『嶺南軍力』一路謹慎向北,進入韶州地界,得到斥候回報放了心,抵達曲江縣,同行的一萬嶺南軍突然發難。

嶺南軍直指劉建鋒所在,劉建鋒一直提防著嶺南軍,臨危不亂,下令阻擊。

忽然,另一方向的三百米地下,冒出近千弩兵,沖過來射擊,箭雨飛灑。

劉建鋒軍左右受敵,尤其軍弩犀利,慘叫聲中一片驚亂。

劉建鋒軍是久經戰事的悍軍,不用吩咐,就有頭目自主喝令分軍反擊,兩千多的軍力撲向弩軍。

弩軍掉頭就跑,一直跑回冒出之地,那裡是一道半天然的深溝。

弩軍才到深溝,深溝裡齊刷刷的爬出近千甲士,虎吼著揮刀迎戰劉建鋒軍。

一場大戰廝殺震天,片刻後,劉建鋒軍出現了大批逃走。

其實,真正的劉建鋒軍不足三千人,多數都是裹挾的百姓,在殺威下屈服聽令,一旦遭遇勢均力敵的大戰,被強迫入軍的百姓,有機會必然逃竄。

一出現大批的逃潰,宛如雪崩一般出現失控,劉建鋒軍甚至出現了反噬,遭到強迫入軍的百姓殺死頭領,大喊著投降。

最後,劉建鋒竟然是被屬下一個將官一刀奪命。

戰後的事情自有將官收拾,正在途中率領大軍的韋扶風,在連州接到報捷,立刻揮軍南下去對付張佶。

張佶頓兵端州高要縣城下,臉色難看的望著守備森嚴的城池。

張佶扭頭望向了東北,他知道劉建鋒八成是凶多吉少。

抵達端州,一向注意信息的張佶,獲悉了節度使接任的事情,他知道了新任行軍司馬姓韋,率領一萬大軍來過廣州,又離開回了北邊。

張佶黯然苦笑,大意呀,他在清遠縣,竟然沒有聽說過武安軍節度使走過的信息。

其實不是他大意,一是抵達清遠縣日短,二是他身為行軍司馬非常忙碌,管著二十萬人的生計軍用和糾紛,三是韋扶風是過客,壓根沒有接近清遠縣城。

孫儒殘軍的認知裡,韋扶風占據了潭州,那就是武安軍節度使。

川南僚人族地域,在孫儒殘軍的認知裡,也是與嶺南蠻地劃等號,潭州還算是知名的人文古地。

孫儒殘軍並非是被楊行密戰敗而逃亡,他們是奉令在外搜刮吃食和兵員。

在聽到孫儒戰死之後,不得不西走尋求立足之地,那時候張佶就提出了潭州易取,又能夠遠離楊行密的威脅。

不想抵達潭州,麵對的長沙府城太難攻陷,而且潭州真正的藩鎮之主,還擁有很多地盤兵力。

張佶隻好又建議南下占據嶺南,他說嶺南那裡的土地不遜淮南道,有海鹽,還產昂貴的寶珠,隻是缺少人力,於是孫儒殘軍轉而南下。

張佶暗嘆,時不與他,嘆息自身宛如周瑜,碰上了諸葛亮那個克星,如今他知道自己成了甕中之鱉,當下與屬下說明了情形。

屬下都是武夫,驚愕之後,還是讓張佶做主。

張佶帶上四個領軍將官,聲稱自己是節度使任職的端州刺史,要求進城。

城中守將考慮後,讓張佶入城,入城後的張佶,去

了城牆上等候。

不日,接到守將傳告的韋扶風,率軍抵達高要縣城。

張佶走下城牆,與四個領軍將官出城外,對著韋扶風的大軍高喊:「端州刺史張佶,恭迎節度使大人。」

韋扶風在軍中一笑,贊嘆張佶明智,一口咬定了是他任職的屬下,而不是被迫投降,意義絕對的不同。他在護衛的跟隨下走過去。

張佶恭敬起禮,後麵的將官也恭敬軍禮,他們都沒了兵器。

「張刺史免禮。」韋扶風微笑說道,他也要收買安撫人心,否則歸降的孫儒殘軍缺少安全感。

張佶抬頭,從容道:「大人。」

韋扶風微笑點頭,道:「你是大才,本軍還不能放心,端州這個所在事關南海縣安危,你遷任韶州刺史可好?」

「屬下遵命。」張佶恭敬回答。

韋扶風點頭,道:「本軍下屬的刺史官位,權柄不及其它藩鎮,不過人生所求一是能展抱負才華,二是榮華富貴,子孫滿堂,你好生盡心民生,本軍認可你是元老。」

「張佶謹記。」張佶鄭重回答。

韋扶風點頭,又喚過四個降將安撫一番,允許張佶帶上三百將士去往韶州赴任,其它人員派了屬下分管安置,將官都會給予各級軍職。

韋扶風率領大軍東去,張佶與屬下將官辭別,一個將官隨口道:「大人,節度使大人莫不是去找了馬都指揮使?」

張佶點頭,將官立刻急道:「大人可以幫助勸降呀,馬都指揮使肯定能夠聽勸。」

張佶苦笑,道:「節度使大人不願我建功,你不要多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