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內外局勢(1 / 2)

加入書籤

根據送來信息,韋扶風知道孫儒敗亡之後,楊行密收降數萬孫儒軍力,擇其悍勇之輩建製精銳牙軍,名為黑雲都和黃頭都,占據浙西數州和淮南道。

皇帝承認楊行密是淮南節度使,加封為弘農郡王,其手下大將也分獲類似藩鎮的官職,最有名的是朱延壽任職壽州刺史,防禦使。

安仁義任職浙西潤州刺史,防禦使。田珺任職宣歙觀察使,宣州刺史。

楊行密坐鎮大江北岸的揚州,楊行密占據淮南道不久,就遭到徐州武寧節度使時傅南下進兵,楊行密迎戰,擊退武寧軍。

看了信息,韋扶風知道楊行密占據淮南道,基本大局已定,皇帝痛快的承認楊行密,加封郡王,用意自然是為了牽製宣武軍朱溫。

皇帝是想兩虎牽製,但對於韋扶風而言沒什麼益處,宣武軍和淮南軍都有可能向西進攻。

尤其是楊行密,一旦穩固統治,必然向西進軍,好在有鄂嶽軍,荊南軍,忠義軍阻擋。

目前看,楊行密需要休養生息,麵臨宣武軍和徐州武寧軍的威脅,或許幾年之內,隻能鞏固已有地盤,但也不排除,宣武軍南下滅亡楊行密,奪取淮南道。

河東軍的信息,戰勝了北方的盧龍軍(北京)入侵。

鳳翔軍的信息,還是繼續囂張跋扈的上書刺激皇帝,關於皇帝的信息,似乎是沉穩了。

荊南軍和鄂嶽軍的信息,都在加強武備,兩軍沒有進襲巴東或潭州的跡象。

涪州的三萬軍力轉戰之後,荊南軍成汭,也沒有乘虛進奪歸州和夔州。

浙東的信息,浙東觀察使董昌,接納了馬殷和王氏歸降,其勢力擁兵十多萬,可謂兵多將廣,實力雄厚。

董昌沒有進奪浙西的江寧,潤州和常州,任由楊行密勢力立足。

據探得的信息,浙東統治內部存在不和,董昌手下的大將錢鏐,功高震主,任職浙西杭州刺史,擁有數萬直屬軍力。

董昌坐鎮越州,與錢鏐維持著表麵上的主屬關係。

江西鎮南軍鍾傳,對於韋扶風奪取贛州默然由之,但其正在積極的整頓吏治和軍力,啟用很多才能之士做官,禁止來自浙西的流民還鄉。

韋扶風勢力自身,潭州因為嶺南的潭州軍戶返回,農業還算及時的做到了大半保收,朗州和湮州因為水患,收成欠佳。

川南那裡的收成尚可,勉強能夠當地養軍一年。

夜郎府的農業,根據田雯兒所說收成頗豐,可養十萬軍力一年,還有茶葉的大量收獲,那都是楊端留下來的成果。

黔州和施州的收獲一般,能夠自給自足,嶺南的收獲也是一般。

福建的收獲尚可,主要是泉州農業發展的很好,福州收成一般,福建勉強能夠養軍自足。

楚言和任職泉州刺史,收降了澎湖水軍,也關注了澎湖縣。

他說流求島極大,就是一片海外疆域,適合大力發展農業,鹽業,漁業,隻是流求島存在凶悍土人,不易對付。

另外福建一帶山海,存在很多山匪海盜,

澎湖水軍就是為了對付海盜建製。

海盜常常隱藏流求島,故此對於流求島必須重視,否則任由海盜占據,會讓福建沿岸不勝其擾。

另外,南北商道已然漸漸溝通,福建和嶺南的海鹽,海貨,海珍等北運,北部的藥材,瓷器,農具,等等,出現了南北補缺。

韋扶風在象州的大軍,吃到了來自福建的海乾魚,下鍋一燉香噴噴好吃,還省了鹽貨。

將士們吃的滿意,畢竟肉食供不起,能夠有魚有鹽,那就是大補美味。

還有甘鳳池回到潭州,奉令發兵輔助武陵都防禦使田文,進軍辰州收拾了辰州刺史勢力。

武力打通了沅江水道,留下三千軍力在錦州(銅仁),幫助田雯兒的父親築城。

通過水道,朗州販鹽和瓷器去入錦州,讓錦州刺史用鹽和瓷器交換山貨和藥材,讓山裡的僚人族嘗到好處,化解所謂的地盤被侵入敵視。

桂州,隨著韋軒親和的拜訪當地大族,輕徭薄賦,推行種種有利於當地人的政策,鼓勵溝通商業發展,漸漸的獲得當地人的信任支持。

桂州原本首府之地,曾經商賈雲集,官人來往眾多,當地人的思想並不保守,戰亂割據造成了桂州走向蕭條。

韋扶風大軍駐紮威懾,讓當地人覺得韋軒這個觀察使,能夠長久。

由於大軍駐紮,也帶來了各種商業消費,自外麵水運來的大量軍用物品,抵達桂州卸貨走回。

韋軒讓城裡人運去象州,當地人的各種吃食,用具,也可以賣給軍隊,或者交換軍隊的糧食海鹽。

桂管的人心開始轉變,不再恐懼抵觸韋扶風軍力的到來,反而漸漸希望大軍能夠常駐不離,他們用特產換到很貴的鹽,工具,海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