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韶州刺史(1 / 2)

加入書籤

韋扶風抵達韶州,與新任韶州刺史張佶見麵。

張佶做為孫儒殘軍的歸降者,任職韶州刺史之後,行為中庸,整個人變的溫文爾雅很多。

州衙二堂,韋扶風被請坐主位,張佶落座客位,兩人品茶說話。

韋扶風詢問淮南道的事情,問楊行密能不能抵擋宣武軍南下,也說了李存孝叛附宣武軍的事情。

張佶道:「屬下舊主與楊行密爭鋒多年,楊行密這個人極有韌性,擅長籠絡人心,宣武軍雖然強勢,但北邊的藩鎮也都不弱,例如魏博節度使,天平軍節度使,故此宣武軍不可能傾力進攻淮南道,楊行密有七成希望立足不敗。」

韋扶風點頭,張佶又道:「至於李存孝叛附宣武軍之事,對於宣武軍沒有多大利益,叛附不是歸屬,宣武軍不可能信任李存孝,不過李存孝的背叛,對於河東軍的打擊很大,造成河東軍士氣低落。」

韋扶風點頭,神情隨意的又問道:「當初,我曾有心出兵浙西,獲取漁翁之利,終究是顧忌荊南軍和鄂嶽軍。」

張佶看了韋扶風一眼,淡笑道:「主上說笑了,主上真的出兵,後果有去無回,說句主上不喜之言,假如楊行密不顧淮南道的傾力西征,必然橫掃主上的基業。」

韋扶風平靜點頭,道:「吾領教過亂戰之軍的悍勇。」

張佶點頭,道:「悍勇之軍,不僅擁有豐富的戰鬥經歷,更可怕的是精神極其彪悍,一個個能夠殺紅眼的勇猛懾敵,能夠帶動整體軍力悍不畏死,主上的軍力,基本上都是農夫,很容易膽寒不前。」

韋扶風點點頭,道:「悍勇之軍,需要血戰才能養成。」

張佶微笑道:「主上目前最需要的是發展武備,武備能夠彌補軍心脆弱,隻是發展武備非常的耗損財力,需要很多年的積累。」

韋扶風說道:「本軍需要時間積累,故此擔憂宣武軍奪取淮南道。」

張佶道:「主上的擔憂有其道理,可以做一些布局。」

韋扶風微笑道:「你有何法?」

張佶道:「無外乎遠交近敵,主上聯合河東軍,牽製宣武軍。」

「河東軍?未必願意與本軍聯合,畢竟本軍的地盤與宣武軍不相鄰,無法出兵兌現合作。」韋扶風說道。

張佶微笑道:「直接的談聯合,河東軍八成不願理睬主上,要用戰國時期的聯姻方法,主上向河東節度使提親,先建立姻親關係,為日後的聯合作戰埋下契機。」

韋扶風聽了若有所思,不久前他為了求得劉崇龜的合作,主動求親,但那時的他,大半是中意劉月娥的美貌。

如今的他身為一方諸侯,對於有利於基業的事情,往往願意不擇手段,例如囚禁了薛王之子。

「求親?或許河東節度使不會答應,我不能求為正妻。」韋扶風說道。

張佶淡笑道:「主上大唐駙馬,當然不能求娶正妻,河東節度使大唐之臣,女兒給公主做姐妹屬於榮耀,再說主上一定求娶嫡女嗎?主上求親是對河東節度使的尊敬,

認可河東軍的強勢,河東節度使不願嫁女,也會婉轉拒絕,和氣的形成友好契機。」

韋扶風點頭,道:「你說的策略很好。」

張佶起身禮道:「屬下願為使者,去往河東為主上提親。」

韋扶風擺手讓坐,微笑道:「不急,本軍需要等候一個契機,師出有名的向河東軍求親。」

張佶微怔,道:「什麼契機?能夠讓屬下知道嗎?」

韋扶風微笑道:「你是才智之士,我願你猜想。」

張佶苦笑,道:「主上還是不能信任屬下。」

韋扶風淡笑道:「讓本軍完全信任的人,不可能有,否則本軍的統治何必與其他藩鎮不同。」

張佶點頭,道:「主上的統治勝在內部穩定,能夠防範屬下坐大,但軍隊的戰鬥力,很難養成悍勇之軍。」

韋扶風轉言:「浙東那裡,你怎麼看?據說董昌實力雄厚,竟然沒有乘機進取浙西。」

「浙東有內患,分為越州和杭州兩大勢力,董昌和錢鏐彼此形成牽製,他們也在消化來自浙西(大江下遊南岸)的大量流民。」張佶回答。

韋扶風點頭,微笑道:「目前不宜尊崇本軍主上,本軍不想虛名招惹朝廷敵視,待本軍類同劉備,你再尊崇不遲。」

張佶起身恭禮道:「是,大人。」

韋扶風離開韶州,南下抵達廣州南海縣城,入城抵達都督府,裝模作樣的與假節度使做戲,去往劉崇龜父女的宅院落腳。

劉崇龜的暫居宅院,本是譚弘圮所有,建築規模宛如第二個都督府。

譚弘圮軍霸廣州七八年,都督府那裡幾成擺設,如今宅院再次成為事實上的統治中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