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戰略性退守(1 / 2)

加入書籤

韋昭度一驚,挑眉道:「李茂貞竟然膽敢讓鳳翔府空虛,難道不怕朝廷乘虛進兵?」

韋扶風遲疑一下,道:「伯祖,就朝廷的軍力而言,孫兒的兩萬軍力,都能擊潰了朝廷四萬軍力,朝廷的軍力不堪用,多數是抱著混吃的閒人,將官多無能之輩。」

韋昭度皺眉,韋扶風又道:「鳳翔軍南下一萬,主要是針對東川軍,威懾東川軍不敢參與戰事。」

「東川軍與漢中有盟約,必會響應朝廷討逆。」韋昭度說道。

韋扶風搖頭,道:「東川軍的顧彥暉,性情優柔寡斷,缺乏縱橫謀略,這一次的討伐,他八成會畏懼觀望。」

「這麼說,你是徹底不看好朝廷勝數。」韋昭度不悅道。

「伯祖,孫兒是實言與您說話,絕無不敬之心,依伯祖揣測李茂貞,是個蠢人嗎?」韋扶風說道。

韋昭度皺眉不語,韋扶風又道:「李茂貞能夠成為如今的強藩,他豈能是個有勇無謀的人物,他是故意刺激朝廷,讓朝廷出兵討伐,意圖不想朝廷走向積勢強軍的正途。」

韋昭度看向遠方不語,過了一會兒,忽問道:「換成了你,你如何麵對李茂貞的上書挑釁。」

韋扶風不語,韋昭度冷道:「你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韋扶風微笑道:「伯祖將孫兒比皇帝陛下,不妥。」

「你是韋氏子孫,吾是在問你,不可以嗎?」韋昭度淡然道。

韋扶風起禮恭敬道:「孫兒的想法簡單,但凡李茂貞的上書,入長安直接燒了就是,根本不許朝廷大臣們看到。」

韋昭度的臉色一僵,韋扶風又淡然道:「對付瘋狗的叫囂,堵住耳朵即可,李茂貞之所以叫囂,就是不敢先動手的進兵長安,進兵他也無法攻破長安城,反會引起天下公憤,但若是朝廷的討伐大敗,那麼朝廷的威信喪失殆盡,隻能任由了李茂貞拿捏。」

韋昭度閉上眼睛,片刻後,睜眼道:「這裡防禦很好,吾能夠放心,回去了。」

韋扶風說道:「伯祖大人,孫兒之言,希望伯祖能夠久留在渝州,不要給朝廷上書為好,朝廷裡的杜讓能大人,都勸阻不了皇帝,您的上書,隻會讓皇帝誤會您的用心,猜疑伯祖大人是為了韋氏而言,那麼後果,伯祖大人成為史書上的背主奸臣。」

「你?」韋昭度怒視韋扶風,韋扶風恭敬低頭,韋昭度怒哼一聲,拂袖而去。

祖父乘船離開衡陽城,沿著湘江繼續向西南走遊,一路湘江曲折,走過湘寧縣,進入永州下轄的祁陽縣,又至祁陽縣抵達永州治零陵縣。

一路上,祖父不但領略了兩岸風光,還遇上很多來往商船。

偶爾與過往商人說話,能夠知道了南北的數千裡水道,正向著繁榮勃發。

離開零陵縣繼續向東南,進入了湘源縣,過湘源縣進入桂州下轄的臨源縣。

祖父在臨源縣有了關注,臨源縣城始建於唐初。

唐初大將、衛國公李靖建築,以此為基地平定嶺南,奠定

了嶺南道官治。

臨源縣域最知名的不是李靖的遺跡,而是靈渠運河。

靈渠又名秦苗渠,秦朝開鑿的人工河,溝通了湘江和漓江,使得嶺南與大江的水路得以商路通達,能夠與長城媲美的人工奇跡。

韋扶風經過靈渠一帶隻是匆匆走過,沒有那份閒心贊賞古人的偉大建樹。

祖父來到了靈渠,悠閒的欣賞古跡,施施然走過。

過靈渠進入漓江的上遊大榕江,順著大榕江抵達桂州治臨桂縣,由臨桂縣可以沿著水道折向東南,沿著漓江直通廣州。

祖父抵達臨桂縣城,韋軒帶著官員們出城迎接。

入城後,祖父很關注的看著城內景象,與兒子說著話,詢問桂管的形勢和地理。

韋軒很高興父親的到來,這段時期他的治政頗見成效,民生有了很大改善。

桂管境內安寧無擾,沒有發生造反,也沒有遭到僚人族和嶺南敵對勢力的進襲。

而且,邕管經略使葉廣略和容管經略使龐巨昭,更遠的交州(安南)經略使曲承裕,都派來使者拜見觀察使,表示向大唐朝廷納貢。

抵達州衙,韋扶風大娘帶著家人拜見。

祖父對韋雲卿微笑的贊許幾句,讓韋雲卿和大娘很是歡喜。

祖父先去洗塵,之後家宴,然後休息了。

次日,韋軒陪伴父親走遊臨桂縣城,祖父的興致很高,不但細致的了解城內,還登上各處城門遠望,不時詢問桂管各州的情形。

「老十,嶺南那裡,你知道多少?」佇立城牆上,祖父忽然問及嶺南。

韋軒道:「根據行商的信息,嶺南那裡也步入穩定歸治,雖然西南方的州域沒有歸附,但一直相安。嶺南那裡是扶風的心腹鎮守,不會出現叛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離婚後我的人生開掛了 循循善誘 服軟 絕命詛咒 時光的記憶,默默的日記 山裡漢子呆萌妻 十方葬地 開局嫁給錦衣衛 大唐便利店 一胎二寶:戰神娘親颯爆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