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2 / 2)

加入書籤

這回太子知道了,「兒臣記得。」

「你呀,別整日呆在你那東宮,偶爾出去走走,參加個宴會,認識幾個姑娘不好?」

「父皇教訓得是。」

皇上便又道,「這唐家姑娘,人確實不錯,除夕夜那日朕見過,是個端莊溫婉的姑娘,唯獨一點,就是同你那位顧家表弟有過牽扯,太子要是不介意」

「婚姻之事,以大局為重,兒臣倒覺得無妨。」

皇上回頭看著他一臉的為國捐軀的正經模樣,不經笑了出來,「以唐家姑娘的姿色,倒也委屈不了你。」

江陵城的第一美人兒,顧景淵愣是被迷得神魂顛倒。

太子垂目受訓,沒再說話。

話都說出來了,皇上見他也同意,便道,「明兒早朝後,朕找寧玄敬談談。」

「父皇費心了。」

皇上沒再同他說下去,「好了,朕去更衣,你回去吧。」

「父皇好生歇息。」

*

翌日早朝,寧家的賞賜便落了下來。

寧玄敬被封為了武侯,寧書輝為將軍,寧衛為少將,賜府邸,黃金千兩。

朝堂上一片祝賀聲。

寧家經商多年,為人處世,善有自己的一套,等皇上身邊的魏公公找過來時,寧玄敬立在大殿下的人群堆裡,已經同幾個臣子約好了明兒的飯局。

「寧侯爺,陛下讓您過去一趟。」

昨兒寧玄敬爺孫三人一出去,寧衍和薑氏便候在了宮門口,將其接到了一處宅子。

宅子是阮嬤嬤不久前才買下來,就是為了給寧家人落腳,薑氏和寧衍已經住了進去,院子的牌匾都掛好了,寧宅。

今日宮門一開,宮裡的公公便找上了門,將朝服和官帽一並奉上。

寧家三人均都換上了朝服。

是人,天生就擅長當官,行頭一換,寧玄敬的身上哪裡還能看出半點商戶的影子,趕緊跟著魏公公去了禦書房。

皇上正等著他。

寧玄敬行完禮後,皇上給他指了個身旁的座位,讓魏公公添上了茶水,笑著道,「早前朕就誇你,會生養,跟前的幾個兒子,孫子,一個賽一個。」

寧玄敬忙地道,「陛下謬贊,都是些粗俗野人。」

皇上順著他的話,細細問了他幾個兒子的現況。

等他說到那位在西域的姑娘時,皇上便道,「西域之地,人龍混雜,愛卿如今回到了江陵,也該將人接到身邊,許一門好親,享享齊天之福。」

那番明白的暗示,寧玄敬豈能聽不出來,忙地道,「陛下庇佑,老二膝下的姑娘,已經在西域安了家,承蒙陛下賞識,老臣才能得來這破天富貴,來日確實有打算將其接回江陵安置。」

皇上不過是借此開個頭,並非當真看上了他那位西域的孫女兒,「可不是,重要的是一家人團聚。」

皇上說完,又笑著道,「如此說來,朕倒想起了一人,唐家的大姑娘唐韻,是寧家表姑娘?」

寧玄敬心頭跳了跳,臉色並不顯,「回陛下,正是。」

皇上一笑,「還真是有緣,愛卿不知,這唐姑娘對朕的五女兒有過救命之恩,年前便進了宮,愛卿昨兒想必也見著了人,此女氣度非凡,樣貌端莊,是個好姑娘。」

寧玄敬這回是徹底明白了。

皇上想要將韻丫頭留在宮裡。

皇上的年歲不適合,宮中成年的兩位皇子隻有三位,昨日他便打聽了,二皇子三皇子均已許了親。

剩下的人選隻有太子。

寧家剛被封賜了侯爺爵位,如今又賜太子妃,雖說其中定是帶了想要牽製寧家之意,但於寧家而言,這樣的牽製,也是一份賞賜。

且單憑太子的人才,也夠江陵許多高門暗裡爭搶。

寧玄敬隻是一介商人,即便在西戎滾爬了那麼些年,混出的一身膽識,此時也難免有些緊張。

唐韻是唐家女,皇上為何來問他,心頭也是斷定了如今的唐家已經左右不了唐韻。

能左右得了唐韻的是他寧家。

若真是他寧家養在跟前的閨女,尚未許親,他一口便也能應下,唯獨韻丫頭不行。

寧玄敬心頭雖對太子極為賞識,但剛從西戎回來,同唐韻又分別了六年,並不知道她心頭是如何想的,昨兒匆匆一見,誰能想起要問她這個。

寧玄敬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兒女婚姻,父母之命,他寧家占了個母字。

他這會子斷然也不敢同皇上說,他先回去問問唐韻願不願意,正焦灼為難之時,寧玄敬的腦子裡,突然想起了昨兒那雙亮晶晶的眼睛。

「西戎的天空極為遼闊,山巒江湖,荒漠戈壁,甚是向往」

寧玄敬心頭一個機靈。

昨日韻丫頭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她想出宮。

他這一輩子,生了三個兒子,好不容易得了個女兒,到最後卻是白發人送黑發人,隻給他留下了一個外孫女。

自己沒本事將其帶出泥潭,讓她受盡了苦楚。

如今他寧家能回到江陵,能有如此榮譽,也是她一手拉扯走了出來。

於情於理他都不該辜負,今日就算他得罪了皇上,重新回到西戎之地,他也不能替她應了這門親事,將她賣出去。

寧玄敬一下起身,跪在了皇上麵前,磕頭道,「陛下,那孩子自幼沒了母親,麵上看似端莊,實則性子極為歡脫,這不上回還在信函裡還同微臣說,要微臣帶她去領略一下大周的山河,被微臣訓了一通。」寧玄敬額頭都冒汗了,強撐出一道笑容,「她還不服」

皇上一愣。

唐韻他見過,是這樣的性子?

轉而皇上便也明白了,他這是被拒了。

雖說在太子提議之前,皇上並沒有這個想法,可這般被拒,到底是有些意外,心頭也不好受。

他的太子那麼好,怎麼會拒絕呢。

寧玄敬繼續道,「微臣昨兒見她時,也曾告誡過她,身為大周子民保護主子,是使命也是責任,萬不可耍了性子,挾恩圖報。」

這番一說,皇上倒是又能理解。

寧家一個突然起來的商戶,又是封侯,又是太子妃,未免太過於招眼。

知足是好事。

皇上看了一眼跪在地上汗流浹背的寧玄敬,神色一鬆,趕緊道,「朕不過就是誇她兩句,愛卿不用如此緊張,那孩子倒也沒你說的那般不懂事,朕的五女兒喜歡她得很。」

不做太子妃,給個其他賞賜也行。

寧家人回來了,想必也呆不了多久,待出宮時,他再同皇後商議一番,給個公主的封號,也算是個牽製吧。

*

早朝之後,寧家被封賞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皇宮。

今日蘇嬤嬤去采了一捧鮮花,唐韻正跪坐在蒲團上,替皇後插著花籃。

消息一傳進來,蘇嬤嬤便走了進來,同坐在軟榻上的皇後稟報道,「娘娘,寧家封賞了,封的是侯爺,武侯。」

蘇嬤嬤一麵高興地稟報,一麵還不忘去瞧唐韻。

這回這唐姑娘,可謂是真正地起來了。

有這麼個底氣十足的母族,即便唐家不爭氣,往後她的日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寧家立了大功,這個賞賜,皇後到不意外,皇後等的是另外的消息,「還有呢。」

蘇嬤嬤又道,「寧三爺封了將軍,寧二公子是少將。」

見蘇嬤嬤沒再往下說,皇後便知道,太子還沒搞定。

這後日就是慶功宴了

皇後突地起身道,「本宮去一趟乾武殿,韻姐兒就留在這,把餘下的這些花兒插完,早些回去歇會兒。」

唐韻點頭,「好,娘娘放心。」

皇後一走,屋內就唐韻一人,適才蘇嬤嬤稟報時,不隻是皇後娘娘緊張,她也在緊張。

見蘇嬤嬤說完,並沒再提起旁的事,心口終於落了地。

太子從外進來時,便見她的臉藏在了花籃後,彎起了唇角,笑得比跟前的鮮花還要燦爛。

太子:

太子已經很久沒見她笑,不太確定之前她有沒有這般同自己笑過。

但瞧得出,她很高興。

寧家封了爵位,她自然該高興,可今兒,他還有讓她更高興的事。

太子的腳步再次落下,響起了動靜聲。

唐韻抬頭,臉上的笑,也一如既往地瞬間收斂了下來,起身稟報道,「殿下來得不巧,皇後娘娘去了乾武殿。」

太子卻沒走,走到了她跟前,往她對麵的蒲團上一座,才抬頭,「正好,孤找你。」

「殿下有何事?」

「坐。」

唐韻與他相處了快半年,知道他是什麼性子,她要再杵著,他必定會變臉。

唐韻極為識趣地跪坐在了他對麵的蒲團上。

太子卻沒直接說事兒,看了一眼她快要插好的花籃,問道,「喜歡花?」

「皇後娘娘喜歡。」

「伸手。」太子突地道。

唐韻猶豫,沒動。

太子看了她一眼,直接俯身,將她的胳膊給拖了出來,修長的五指,緩緩地將她的手掌攤開,細細地瞧起了她的指尖,果然上頭有幾處被花刺紮過的痕跡,「你又沒長記性。」

唐韻垂目不看他,也沒應。

太子見不得她這幅模樣,回回見了都心梗,一個多月了,他挺佩服她這股子硬要同自己掰扯到底的毅力。

太子一聲輕嗤,鬆開了她,從袖筒裡掏出了一個名冊,遞到了她手上,「自己瞧。」

唐韻神色一頓。

這冊子她太熟悉了,看了不下三四回。

「殿下,民女還是不瞧了」

「叫你瞧你就瞧。」

唐韻:連說辭都是一樣。

唐韻到底還是翻開了,一翻開,首行裡一段文字,瞬間映入了眼簾。

——武侯府寧侯爺寧玄敬之外孫女,唐韻。

唐韻:

如以往那些太子妃名冊一樣,她的生辰八字,圖像都有。

從唐韻打開冊子後,太子的目光便一直落在了她的臉上。

同他慪氣,背著他喝避子湯,又擺了這一個多月的冷臉,她要的不外乎,就是這麼個太子妃。

他給她。

就算沒有避子湯一事,實則他也考慮過了。

在看到寧家寧衍的那篇文章之後,他便想過要給她太子妃的名分,寧家立功封賞,她的身份自然也跟著一道起來。

當太子妃,不會再有人質疑。

倒也不至於她如此費盡心思,為難自個兒,非得同自己熬上這一個多月。

太子看著她的目光一直盯著冊子,半天沒有反應,心頭又覺得不忍,怕他高興傻了,出聲道,「孤已經同父皇和母後稟明了,封你為太子妃。」

冊子他都做好了,最遲今兒午後父皇便會賜婚。

「滿意了?」太子輕聲一笑,逗了她一句,「還要同孤鬧性子?」

唐韻:

「殿下。」唐韻輕輕地抬起了眼瞼,彎出了一道,她自認為最和氣的笑容看向了他。

太子溫和地應了一聲,「嗯。」

唐韻輕吸了一口氣,氣息落下時,嘴裡的話也說了出來,「我要走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被眾叛親離三年後 細腰 佞王的掌中寶(重生) 老婆今天又把我忘了 戰爺,你家萌妻不是人 裝A的戰神懷了宿敵的崽[女A男O] 冒牌男神[校園] 被偏執病人盯上後[快穿] 我靠種田稱霸蠻荒[係統] 選秀之神穿進救贖文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