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謀取太子進行時(1 / 2)

加入書籤

在劉辯的記憶中,何苗官拜車騎將軍、封濟陽侯,代表著何氏外戚的權勢靈帝駕崩前已到達了頂峰,直到來年八月靈帝病篤,對何進、何苗兄弟漸生戒心,置西園八校尉來分何氏兄弟的權力。

甚至在臨終前還托孤於蹇碩,叫蹇碩除掉何進、何苗,改立董侯劉協為太子。

雖然此事最終失敗了,但由此可以了解,靈帝在亡故前其實已有改立劉協為太子的心思,隻是迫於何進、何苗兄弟位高權重,故不敢貿然行動。

換而言之,劉辯必須在來年八月前得到監國太子的地位,再晚,或許就沒有機會了。

因此,劉辯命房殿令趙淳私下催促張讓,叫張讓盡快安排他與靈帝見麵。

趙淳回來稟告劉辯:「上巳節剛過不久,陛下仍在痛惜王美人,張常侍認為當前並非合適的時機。」

劉辯感覺有些奇怪:「王美人不是都過世五、六年了麼?」

趙淳低聲說道:「聽張常侍說,因為上巳節時,董侯曾在孫璋的陪同下覲見陛下,故意在陛下麵前提起拜祭其母一事,勾起了陛下的想念。」

「……」

劉辯表情古怪地撓了撓下巴:「真是一點也不浪費啊,永樂宮那位老太太。」

對於永樂宮的那位董太後,他是一絲好感也欠奉,倒不是因為董太後與何皇後為敵,又厭惡劉辯,而是這位老太太自己就立身不正。

堂堂太後、一國之母,竟然教唆身為皇帝的兒子去賣官鬻爵,這簡直是千古奇聞。

這對母子能成為漢室的至高者,當真是漢室災難,天下災難。

「可不是麼。」趙淳臉上露出附和的蔑笑,表明堅定站在史侯這邊的立場。

「張公可曾說要等多久?」

「可能要等一段時間。」趙淳低了低頭,旋即小心翼翼地說道:「史侯,小臣有個主意……」

「哦?」

劉辯聞言瞥了一眼趙淳:「說來聽聽。」

說起來,自趙淳來到劉辯身邊,他就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為劉辯鞍前馬後、出謀劃策,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對此劉辯倒也不反感,畢竟歷史上各種血淋淋的教訓證明,有些事還真的非得要宦官去做,比如說製衡朝臣,因此隻要日後這趙淳不觸犯紅線,他也不介意將其培養為下一個張讓或趙忠。

畢竟劉辯也傾向於日後做一個好名聲的皇帝。

見劉辯點頭,趙淳低聲道:「臣認為,陛下痛惜王美人,大概是因為王美人早故,但其實王美人未必真有那麼好,僅是陛下出於想念……換而言之,若讓陛下得知王美人另外一些事,或許就不會像當前那樣痛惜王美人了,如此一來,永樂宮也無法在利用王美人為董侯謀取太子之位了……」

好家夥,這是釜底抽薪之計啊!

劉辯驚訝地打量了幾眼趙淳。

要知道在歷史上,趙淳僅作為趙忠的幼弟而被寥寥提及一筆,可今日聽對方這番話,可見這趙淳亦有心計,值得培養。

「那你有什麼主意?」劉辯饒有興致地問道。

「這個……」

趙淳一臉尷尬地瞥了一眼在旁撫琴的蔡琰,隻見後者一臉清冷,自顧自撫琴,看似並不想理會麵前這對準備耍弄陰謀的主仆。

趙淳可不敢開口讓這位深受史侯寵愛的少女逼退,隻好壓低聲道:「小臣以為,可以安排幾名宮中的老人,假稱當年王美人是仗著誕下皇子而對皇後不敬,故遭皇後記恨……」

「唔……」

劉辯思忖半響,點點頭同意了趙淳的主意:「姑且試試吧。」

趙淳聞言大喜,連忙說道:「小臣這就去與我兄商議。」

瞥了一眼趙淳離開的背影,蔡琰按住琴弦,認真對劉辯說道:「史侯怎忍心詆毀已故之人?」

劉辯笑著說道:「文姬放心,我會叫人為王美人多燒紙錢,求她諒解。」

聽到這話,蔡琰又好氣又好笑,正要再次開口,卻見劉辯以異樣的語氣說道:「事實上我對我皇弟並無惡感,但很可惜,他注定做不成一個真正的君主,而我,還有這個機會。……王美人不會怪我,因為隻有我做君主,她的兒子才能安享榮華,甚至有朝一日還能成為郡王,不至於作為傀儡。」

「……」

蔡琰驚異地看著劉辯,難以理解後者為何會信誓旦旦地說出這番話。

當日,宮內便傳開謠言,稱王美人當年是因為仗著誕下了皇子,屢次對何皇後不敬,因此才被何皇後毒死。

這謠言沒多久就傳地有鼻子有眼,甚至還有當年的宮內老人作為人證。

此時張讓趁機將這件事告知靈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天被逃婚晚上被奶凶指揮官求抱抱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全民爭霸:我能無限製合成 團寵七零:三歲福寶有神力 開局成了小乞丐 滿級錦鯉穿書八零養五寶 藏嬌 江湖有疾 無限之鬼雄項羽 又是被少奶奶蘇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