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蔡邕回朝(1 / 2)

加入書籤

王匡就王匡吧,對於此人劉辯倒沒什麼惡感,相反還知道王匡為人急俠好義,不失是一位豪傑。

於是劉辯便吩咐趙淳將王匡請到宮內。

據他所見,王匡大概三四十歲,與劉備、曹操年紀相仿,身材亦頗為魁梧,隱隱有豪俠之姿。

劉辯與他交流了一番,最後囑咐他道:「涼州叛軍尚未平定,長沙、零陵、桂陽又反,卿此番出任長沙太守,征剿區星、周朝、郭石三賊,當嚴懲凶惡,以宣揚朝廷堅決討賊的決心。」

王匡此前乃是大將軍何進的府掾,況且如今大將軍尚在,因此與劉辯也自是親善,聞言激動說道:「史侯,放心,臣此番出任長沙太守,定當克敵製勝,以報朝廷!」

劉辯點點頭,又問王匡:「卿此番前去長沙赴任,可有心腹友人相助?」

王匡回答道:「我妹夫胡母班願與我同行。」

誰?

劉辯一愣,半晌才想起王匡所提之人,歷史上董卓執政時期的執金吾,『八廚』之一的胡母班。

所謂八廚,即當世士人相互標榜的八位能以財救人、輕財好義的名士,類似的還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等等,都是經太學推薦出來對抗宦官的領袖,說實話劉辯對這些人並不怎麼感興趣。

至於王匡提及的胡母班,劉辯也沒什麼印象,隻知道歷史上關東諸侯征討董卓時,此人被董卓派去離間諸侯,然後就被袁紹指示王匡所殺。

而王匡也因此與妹夫一家反目成仇,最後被胡母班的親屬連同曹操勢力所殺。

沒想到這一次,王匡居然打算帶著妹夫胡母班一同去長沙剿賊……

就沒更好的人選了麼?

方悅呢?韓浩呢?

劉辯愣了許久才反應過來,方悅乃河內名將,韓浩亦是,歷史上王匡在董卓入主的朝廷征為河內太守,方悅、韓浩才因此投奔其麾下,而現如今王匡提早三年出任太守,而且還是代替孫堅出任長沙太守,他自然還未結識方悅、韓浩二將,唯一的依仗,也就隻有他妹夫胡母班了。

而相比同期的孫堅,卻有程普、孫靜、孫賁等一乾人相助,再加上孫堅自身也勇猛擅戰,因此到任不到一個月就平定了區星,繼而又討平了周朝、郭石,如今換成王匡……

劉辯猶豫地看著王匡,若非見王匡也有一股豪俠氣質,他心中真有些打鼓。

片刻後,王匡欣喜離去,而劉辯則坐在殿內思忖著。

不得不說,雖說這次劉辯並未乾預朝廷任命王匡為長沙太守,但他仍不禁想到了前世玩過的幾款戰略向的遊戲,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他看不到王匡等人諸如武力、內政等數值,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難度自然翻了幾番。

但願王匡能一舉平定叛亂吧。

哦,還有荊州刺史王叡,這次沒了孫堅,這位總不至於再被孫堅逼死了吧?

劉辯心下暗暗想道。

八月,繼王匡出任長沙太守的一個月後,逃奔在外數年的蔡邕,終於還是帶著長女蔡貞姬與女婿羊衜一同來到雒陽,投在太中大夫楊彪的府上。

至於羊衜的兄長羊秘,其夫婦則帶著母親先去投奔其父羊續去了,估計還要一個月左右才能抵達雒陽。

闊別多年再次見到蔡邕,楊彪十分高興,在設宴款待蔡邕幾人時,他興奮地與蔡邕提及劉辯:「幼主聰穎賢明,我漢室復興有望。」

蔡邕雖然已聽女兒蔡貞姬與女婿羊衜說過劉辯與其次女蔡琰的事,但仍將信將疑,畢竟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他次女蔡琰可是被十常侍的監奴強行從他身邊帶走的,還逼得河東衛氏主動退了婚約,因此在蔡邕看來,那位史侯較當今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想不到楊彪居然給予如此高度的評價。

他狐疑問道:「史侯當真如文先所言的那般聰穎、賢明?可既如此,為何又與十常侍為伍?」

楊彪搖頭道:「伯喈久不在朝廷,不知宮內發生之事,史侯雖是與張讓、趙忠等人親善不假,但並非受其蒙蔽……」

說著,他將張讓、孫璋反目,以及十常侍內部割裂的事告訴蔡邕,讓蔡邕聽得大為驚訝。

臨末,楊彪故意板著臉道:「你信不過我,總信得過盧子乾吧?他如今與史侯最是親密,被史侯尊為老師。」

「我豈會信不過文先。」蔡邕連忙向老友告罪,同時心中暗喜。

雖說他對次女蔡琰被強行俘來雒陽感到十分不快,但倘若幼主賢明,這份芥蒂他自然也願意放下。

畢竟蔡邕與楊彪類似,亦是漢室的忠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天被逃婚晚上被奶凶指揮官求抱抱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全民爭霸:我能無限製合成 團寵七零:三歲福寶有神力 開局成了小乞丐 滿級錦鯉穿書八零養五寶 藏嬌 江湖有疾 無限之鬼雄項羽 又是被少奶奶蘇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