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設計暗保(1 / 2)

加入書籤

不錯,劉辯確實想保沮授。

原因很簡單,一來他欣賞沮授歷史上寧死不願背主投敵的堅決,二來,沮授確實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就連曹操亦感慨稱贊:「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在歷史上,沮授曾勸袁紹迎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惜袁紹卻聽信淳於瓊等人,錯失了入手大義的機會。

官渡之戰時,沮授又勸袁紹莫要遣顏良為主將,認為顏良有勇無謀,不當委以重任,可惜袁紹還是不聽,結果顏良被曹操所斬,大好局麵拱手相讓。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可即便沮授的建議屢屢不受袁紹采納,甚至袁紹還疑他權力過大,命沮授分兵於郭圖、淳於瓊,可當袁紹敗逃、沮授因來不及北渡而被曹軍抓獲時,他仍大呼不降。

甚至於,曹操顧念與沮授有舊,不忍殺害,即便沮授不肯投降厚待之,相較後來的關羽也不遑多讓,然而沮授卻還是趁夜盜馬,欲逃回袁紹處。

似這等隻要認定便絕不背主的忠臣,劉辯又豈會不愛?

更別說歷史上沮授在投奔袁紹之初,就向後者提出『復宗廟於雒邑、號令天下、以討不復』,意希望袁紹成為匡扶漢室之人,可見他心中亦有漢室。

隻能說,沮授這個眼光、才能足以相較荀攸、荀彧的人才,唯獨在選主公方麵走了眼,亦或是袁氏四世三公的光環實在是太耀眼,致使他沒能看清袁紹外寬內忌的本質,耽誤了一身才能。

考慮到目前劉辯手下將帥不少,唯獨欠缺有遠見的謀士,他自然希望能趁這次機會招攬沮授。

至於沮授乃是士人,或心向士人階層,這與劉辯有什麼妨礙?

盧植、羊續父子、崔烈父子、曹嵩父子,不都是士人麼?

劉辯與靈帝要打壓的,是那些試圖與皇權角力的士人團體,而並非整個士人階層,團體是團體,階層是階層,別說士人階層永遠不可能被消滅,若有朝一日士人階層真的消失了,那就相當於抽掉了整個漢劉的脊骨,漢室也就到頭了。

畢竟在這個年代,平民百姓是幾乎不可能有能力輔佐天子治理國家的,有能力的,基本都是士族,無論是寒門亦或豪族。

就在劉辯思忖之際,沮授、劉虞、桓典、崔鈞幾人亦神色各異地看著他。

不止沮授感覺到,在旁的劉虞、桓典、崔鈞也看出劉辯想要保沮授,畢竟劉辯方才那番說辭實在是太過於牽強,也就是劉辯與太子同等身份,才能如此任性。

片刻的沉寂後,桓典咳嗽一聲,低聲道:「史侯,請借一步說話。」

劉辯也不拒絕,點點頭站起身來,跟著桓典走出了十幾步,期間,劉虞與崔鈞對視一眼,也跟了上去。

估扌莫著這個距離已經足夠,桓典停下腳步,轉身朝著劉辯抱拳拱手,一臉困惑問道:「史侯,您可是要保這沮授?」

見桓典直接詢問,劉辯也不辯解,畢竟這種情況再插科打諢就未免太侮辱人了。

「不錯,我很欣賞此人。」他點頭道。

此時崔鈞與劉虞亦來到了這邊,聽到劉辯這話,崔鈞仗著他父子與這位史侯關係不錯,表情古怪地揶揄道:「為何?不會又是覺得此人麵相忠厚吧?」

劉辯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對崔鈞道:「若崔卿總喜歡這麼說話,年幼時估計沒少挨崔司徒揍。」

「哈。」

崔鈞聞言一樂,點頭道:「仔細想想,臣年幼時挨家父的棍棒確實不少……」

說著,他收起笑容,目視劉辯正色問道:「那麼,究竟是為何呢?」

劉辯當然知道崔鈞、崔州平是一個相當正值的人,倘若他的解釋無法說服對方,哪怕司徒崔烈出麵,崔鈞多半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注意。

想到這裡,他正色對劉虞、桓典、崔鈞三人道:「據我所見,那沮授是王芬一眾中僅有幾個默然認罪、毫無狡辯之意者,此,義士也,殺之誠為可惜。」

桓典、崔鈞、劉虞三人聞言皺眉沉思,經劉辯提醒,三人亦想起那沮授被抓捕之後的表現,心中稍生憐憫。

尤其是劉虞。

事實上,審訊王芬一眾的事,靈帝是交給了桓典、崔鈞二人,原本與劉虞無關。

但劉虞偏偏過來旁聽,就是不希望有太多的人遭到牽連。

畢竟此番是涉及到謀反作亂的大罪,按律當誅三族,即父族、母族、妻族,考慮到此次涉及的都是士人,士人家族那一族也不得有幾十人上百人?

換而言之,一人被判誅三族,搞不好就有上百、甚至數百人要被砍頭。

而王芬手下那麼些人呢,那豈不是要殺得人頭滾滾?

這讓劉虞於心不忍。

因此在劉辯開口後,他亦在旁幫襯道:「殿下所言極是,這等義士,殺之誠為可惜,不如令其悔過。」

「……」

桓典、崔鈞皺了皺眉,忍不住相視一眼。

劉辯暗自猜測這二人多半在心中暗暗嘀咕劉虞婦人之仁,畢竟劉虞這話,在他聽來也覺得過於天真。

不過這就是劉虞,一位懷揣著世間美好、希望天下太平的君子。

歷史上他與公孫瓚的相互攻殺,也是因為公孫瓚殘酷屠殺外族,劉虞屢次勸說不停,再加上雙方矛盾激化後決裂,實在忍無可忍,這才發兵攻打公孫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天被逃婚晚上被奶凶指揮官求抱抱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全民爭霸:我能無限製合成 團寵七零:三歲福寶有神力 開局成了小乞丐 滿級錦鯉穿書八零養五寶 藏嬌 江湖有疾 無限之鬼雄項羽 又是被少奶奶蘇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