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薦官製小議(2 / 2)

加入書籤

但看得懂與接受卻是兩回事——劉辯要平衡宦官與士人,可身為士人領袖,袁隗、荀爽、鄭泰等人又豈能坐視新君搞製衡,削弱他們士人的影響力呢?

但問題是袁隗眼下不宜出麵挑動新君的神經,而荀爽與鄭泰又是白身,他倆的言論是無法傳到官方途徑傳到新君耳中的,必須假以人手,而這個人選,首先是如今朝中最位高權重的盧植,其次是羊續。

鑒於之前鄭泰縱容太學生汙蔑盧植、羊續與宦官唯獨,雙方鬧地並不愉快,於是荀爽決定自行去拜訪二人。

在見到盧植後,荀爽嚴肅而誠懇地對盧植說道:「今新君近宦官而遠賢士,非天下之福。盧公今貴為太師,又為尚書令,為百官之首,當為天下士人謀利,不可坐視宦官坐大,否則,國將危矣!」

盧植聽罷,對荀爽道:「慈明(荀爽表字)兄恐怕是為拱衛司一事而來……事實上陛下對士人並無偏見,否則盧某不過中人之資,又如何能出任太師兼尚書令?」

「太師自謙了。」荀爽拱手道,同時心底也納悶。

說新君親宦官吧,士人出身的盧植,黨人出身的羊續一個個都得到重用,連張讓等人都不敢不敬;可說新君近士人吧,朝中士人多次遭到打壓。

就在荀爽猜測之際,就連盧植低聲說道:「……歸根到底,並非陛下親近宦官、疏遠士人,而是士人之前空談成風,又喜結黨,故為陛下不喜。反之,若士人能拋卻空談,務實對為國效力,勢必能得到重用。」

荀爽將信將疑,告辭離去。

次日黃昏前,因被削權而懷恨在心的董重率先離開,在其離開後,盧植對準備離開的劉辯道:「昨日大將軍府掾、潁川名士荀爽荀慈明拜訪我處,欲說服我勸陛下疏遠宦官,親近士人……」

在張讓、趙純紛紛看向盧植之際,尚未離開的羊續亦開口道:「昨晚他也來過臣處,所言與盧公一般無二。」

劉辯聽罷也不意外,坐在主位十指交叉似笑非笑:「荀爽、荀慈明……」

他當然知道荀爽,輕哼一聲,搖頭道:「我一直覺得,朝廷當前的薦官體製並不好,都是看各地誰誰名氣大,便征辟來做官,這些人優劣不齊且不說,還有些人以拒絕仕官為榮,拒絕受朝廷征辟,更可笑的是,這群拒絕征辟為官、拒絕為國家效力的所謂賢士,偏偏還愈發受到天下士人的崇敬,反弄得朝廷倒像是求著這些人來為官,甚至求而不得,諸卿覺得可笑不可笑?」

盧植、羊續、曹嵩、崔烈幾人微微色變,倒是張讓見機挑撥道:「陛下所言極是,這天底下就是有這些不知好歹、顛倒是非之徒!自詡名士,不思為國效力,為陛下分憂,卻反而自詡清高……」

羊續聽得不悅,朗聲打斷道:「這是何人所致也?」

張讓畏懼羊續的一身正氣,訕訕而笑,不再多說,免得說多了牽扯出一些他們曾經陷害忠良的事。

而盧植也看在劉辯的麵上,沒有攻擊張讓,隻是委婉說道:「天下士人對朝廷多有誤解,認為廟堂昏暗,多為奸臣把持,故不願入朝為官,與其同流合汙,非不願為國效力也。」

配合羊續目視張讓冷笑一聲,任誰都聽得懂盧植口中的奸臣指的是誰,對此張讓雖然懊惱也不敢表露,畢竟他也明白他在新君心目中的分量未必有這兩位來的重,故不想得罪。

劉辯自然也聽得懂,當然他也沒有深究所謂的奸臣,搖搖頭敘說自己的看法:「不,在我看來,這隻是其一,至於其二,朝廷當前的舉薦體製,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容易滋生結黨。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我猜便是由此而來。趁著今日說到這事,我心中有個想法,若以科舉代替孝廉薦官,不知孰好孰壞。」

「何謂科舉?」盧植好奇道。

劉辯解釋道:「便是由朝廷設考試,叫天下士人應考,朝廷擇其中成績優異者為官。」

「……」

盧植、羊續、曹嵩、崔烈四人頓時色變,反倒是張讓在一番思索之後,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

我看之前的評論,大多都傾向於立刻宰了袁紹,我想大多數讀者應該都不了解袁氏的門生故吏、親戚親朋有那些人,我在這裡舉幾個有名點的例子。

袁隗的妻子,扶風馬氏,馬日磾的姑姑,文中說過了。

後漢書記載,袁隗死後,荀爽為其守孝三年,而荀爽是潁川荀氏的當家,第二次黨錮荀氏死了八個人,名望堪比袁氏。

韓馥,故吏,出身潁川韓氏。

董卓,故吏。

橋瑁、陳珪、陶謙、孔融、張邈,這些都與袁氏有關係,更別說袁遺等袁氏子弟。

另外,汝南袁氏隻是袁氏的分支,陳郡袁氏才是本家,袁安的祖父乃袁良,袁良生袁璋,璋生袁滂,又有一女,為蔡邕之母。

就連周瑜的祖父,也是袁安的故吏。

還有八俊之一的範滂,在汝南任吏官時,太守拿他沒辦法。

還有我本來想當個彩蛋的高順,高順那裡出身啊?陳留高氏!跟袁紹的外甥高乾一個家族。

總之,上百年的汝南袁氏,人脈勢力錯綜復雜,處理不好後果比黃巾之亂還要嚴重,不是隨便能殺的,我若寫主角輕易就殺了袁紹,盧植等人也不勸阻,那叫純粹瞎寫,罔顧實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天被逃婚晚上被奶凶指揮官求抱抱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全民爭霸:我能無限製合成 團寵七零:三歲福寶有神力 開局成了小乞丐 滿級錦鯉穿書八零養五寶 藏嬌 江湖有疾 無限之鬼雄項羽 又是被少奶奶蘇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