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2 / 2)

加入書籤

然而,走在路上的一老一小二人,麵色卻盪漾著止不住的笑意,:「來來,快和我說說,這外麵糧食到底什麼價格。」

後生沒有磨嘰,直接開口說道:「如今這縣城之中的街麵上,已經很少有人會來雲福商號買米了,恐怕這也是今天這掌櫃如此殷勤的原因朝廷從前幾個月開始就在縣城裡設立了皇家補貼糧,一石雲福商號的米,能買朝廷補貼的碎米三石」

老張聞言大驚,連聲說道:「你這小子,當真?」

「當真!」

「快快!繞一圈,咱們趕快過去看看,等咱們出了城,那周掌櫃估計還等著我們前去裝米呢」

「哈哈哈!老張啊!你果然還在記恨去年的事情!」

皇家補貼糧是由朱由檢提出的糧食補貼計劃,由戶部代為實施,畢竟如今主管朝廷糧食的依舊是以戶部為主。

全國的農業稅收取,也是以戶部在收。

而自從全國官員俸祿製度改革以後,越來越多的官員主動放棄了領取俸祿中糧食的部分,轉而一律采取直接折為龍元的方式。

於是,戶部國庫之中的糧食數量也在不斷向上累積。

並且逐漸豐盈的糧倉之內,還在不斷的增長。

而朱由檢在各地還設立了不少歸屬於農業部徐光啟的皇家糧庫,糧庫的主要來源自然是依照皇家統計局對全國各地糧食價格的調查數據。

從一些交通較為便利的地區收糧,再想辦法運到那些交通不是那麼發達的地區,作為糧食儲備進行入庫存儲。

海外通過荷蘭人進口進入大明的糧食數量也是極為龐大,一時半會無法消耗的大明自然也將其大量的劃撥給了農業部的皇家糧庫。

手中有了糧食。

朱由檢才敢如此大包大攬的在各個缺糧的省份開始針對糧食的價格補貼。

當然了這種皇家補貼糧也不是一點也不賺錢,畢竟眼下的大明百姓還沒有困難到那個份上。

如果真的已經全麵崩潰的時候,那就不是困難不困難的問題了。

那是朱由檢已經要開始考慮如何賑災,如何挽救當地的流民如何填飽肚子了。

如今,大明的國朝稅務改革已經頗具成效。

在全國各地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稅務網格,並且在與工商總局的協作過程中牢牢的掌握了全國的商業情況和數據。

而朱由檢在宮中也接到了另外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隨著局麵的逐步展開,中央朝廷終於逐步完成了對周邊數個省府的地方州縣改製,朝廷終於不用又當爹又當媽的為地方擔憂。

其實這也是朱由檢的另外一套改革製度。

也是朱由檢龐大革新中的重要一環。

因為在朱由檢看來,大明時期朝廷對地方可以說一直處於一種,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一個不落全都管了。

朕一點好處都沒看見,但鍋卻背了不少。

這讓精明的朱由檢怎麼能夠接受

所以如何收歸權利到中央朝廷,但將地方應當承擔的問題重新交給地方,同時還要加以節製和監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諸天成神道 今天王妃守寡成功了嗎 空降熱搜!玄學大佬爆紅娛樂圈 重回八零帶著全家奔小康 綜武:我打造了天命大反派 一把刀,砍翻一切 乞丐兵王 魔神在上戀人已滿 寒門王婿 與王爺小妾爭寵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