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世民拍案而起,叫絕(1 / 2)

加入書籤

貞觀三年(629年),這年參與科舉的人有上千人,唐太宗鼓勵科舉還是很有效果的。

科舉的考生主要來自生徒和鄉貢生兩類,生徒相當於官學生,而鄉貢基本是自學的,需要在官府登記考核,然後每年跟隨各地貢品一起入長安。

李白和崇禎屬於鄉貢生,臨近科舉前的半個月已經住在長安城距離考場不遠的地方。

諸葛亮,白起,張昊,三人也來湊熱鬧。

「這次科舉是吏部主持,準確來說是杜如晦為主考官。不過歷史上杜如晦貞觀四年就病逝,就是明年。」

房間中,李白說著:「房謀杜斷,可惜了一個賢能大才啊。」

對於貞觀的歷史李白還是記得許多的。

張昊開口道:「唐高宗,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高士廉,唐儉,尉遲恭,程咬金,李靖……這些大人物,以後與我們肯定都會有交集,我們了解貞觀歷史走向,了解他們的一些信息,這是我們的優勢,要好好把握。」

換一句說,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還有這些功臣的家族,有的可以試著建立一些關係。

諸葛亮望著窗外街上人來人往,淡淡然開口:「明日就是科舉,祝你們好運。」

崇禎開玩笑道:「這次不中進士,明年孔明可要陪我一起啊!」

李白這次月匈有成竹,很有希望一次就中進士。死記硬背的知識他會,詩賦更是信手拈來,現成的詩賦都有許多。

至於試策(策論),已經跟崇禎,諸葛亮,張昊他們探討過,心中有了復案。

這次科舉以明經科和進士科為主,有些專業性的科目可以選擇性的考。

隻要考過明經科和進士科,就是登科高中了。

在貞觀年間,科舉可沒有一甲二甲三甲,也沒有狀元,探花,榜眼的說法。

當然進士科過了,還是有個排名的,這也是唐太宗最在意的科目。

大唐興詩賦,也與科舉要考詩賦,而且是在進士科中,隻要做的一手好詩賦,就可能考過進士科。

有人或許要問,歷史上李白為何沒有參加科舉,以他的詩賦,考進士科輕而易舉?

這個問題張昊,崇禎兩人也好奇,但李白避而不談。

歷史上對此有過許多猜測,有人說李白孤傲,「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屑科舉。

有人說李白向往隱居的對歌喝酒的悠閒生活。

不過,歷史上李白似乎對仕途還是挺上心的。

也有人說李白在歷史上的身份是個謎,至今為止也不清楚李白的出生。

科舉需要有詳細的籍貫身份信息,因此說歷史上的李白因為身份不明不能參加科舉,隻能找人舉薦。

歷史上的李白要想考取功名的話必須要符合生徒或者鄉貢的身份。但令人遺憾的是,李白的身份在唐朝時就說不清。李白的戶籍在哪裡至今仍然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通過史書的記載我們發現李白對自己的身世諱莫如深,就連為他攥寫傳記的史官也搞不清李白到底是哪裡人。

「這家夥不會是穿越的吧?」

張昊有這樣的懷疑,也有一些人如此調侃李白,不然怎麼會寫那麼多名詩名賦啊,難道是個文抄公?

對此,張昊好奇,側麵試探過,不像啊!

眼前這個李白很有文采!

而且對科舉很上心。

也許,歷史上的李白不參加科舉可能是身份不明吧。

但願他不是穿越的。

……

貞觀年間的科舉一般都是在正月考,二月張榜。

這次科舉很順利。

考完後李白信心滿滿:「沒問題!」

而崇禎愁容:「明經科應該沒問題,但進士科寫詩賦,怕無法過關啊。」

崇禎不願意當文抄公,用的是自己寫過的詩賦,但沒有信心。

唉,古代文人這方麵臉皮薄啊,不願意當文抄公。

張昊無奈,幫不上忙。

李白,崇禎不願意當文抄公,張昊隻好留著以後自己裝逼,就像那些穿越歷史小說那樣,青樓走一遭,詩賦散一波,打臉,名聲,頭牌,關係網等等都有了。

科舉的試卷先由考官批改篩選,然後將出色的交給唐太宗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變成頂流的小嬌妻 我在神話世界搞娛樂 絕世妖女:馭獸狂妃帥炸了 頂流前男友帶娃上戀綜我意外爆火 龍眠小子 玩命追凶 覺醒玩家 病嬌郡主黑化中 魔占梁山 仙侶奇緣:冥石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