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段位(1 / 2)

加入書籤

武昌丟了!

聽起來,就好像在說三伏天裡下起了大雪。

包括司馬白在內,沒人相信。

誰能信?!

可這句話既然出自征西大將軍庾亮之口,便不會是假的了。

都熬到百花爭艷了,竟下起了雪!

短暫的錯愕之後,廳中頓時炸開了鍋,可緊接著又回歸了死寂。眾將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無不如鯁在喉,不知該說些什麼。

國戰至今,十數萬將士血灑疆場馬革裹屍為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三個字,保武昌!

就在幾日前,即便二十萬羯趙大軍壓在黃石灘上,武昌再是岌岌可危,到頭來都毫發無損。可如今敵軍大敗而退,大夥兒都還沒來得及開慶功宴,建康甚至有可能才剛剛收到黃石灘的捷報,這種時候武昌居然丟了。

前線還沒動靜呢,一直處在後方的武昌,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做噩夢也絕夢不到這樣的事

「流民中有人煽動作亂,今晨三更暴起,一舉占據了武昌城。」庾亮簡簡單單一句話,交代了淪陷原因,言語中充斥著挫敗絕望。

又是這一招,一顆釘子鍥進要害處,同襄陽一樣,出其不意,在最讓人意料不到的時候,竊城。

竊取襄陽是把西軍精銳截斷在中原,而竊取武昌則更要命,這是截斷了大江。

那是武昌啊!

大晉版圖被一分為二了!

這一晴天霹靂算是砸醒了晉軍上下,原來這場國戰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武昌既失,且為之奈何?」庾亮一聲嘆息,就像鄉下老頭子被強鄰占了宅地。

身為最高統帥,最不該慌亂的就是他了。可他似乎已經沒有精力再去維係體麵,連最起碼的提防軍心崩潰都顧不上了,僅這片刻的功夫,他仿佛老了十歲。

司馬白瞟了一眼庾亮,目光隨即又瞥向了王羲之,這滿堂眾人大概隻有王羲之明情庾亮之前的謀逆詭詐。王羲之也恰巧在看司馬白,二人目光相接的一剎,似乎都在詢問對方,是庾亮那老狐狸在搗鬼麼?

若庾亮真是賊心不死,又該如何應對他?

可庾亮絕望的神情又不似作偽,那一聲嘆息,仿佛嘆塌了他的背脊,再不見往日哪怕一分的風骨。

庾亮都如此了,旁人還能強到哪去?

這一嘆這不僅暴露出庾亮自己的頓挫,同時也嘆出了眾將之困:武昌既失,且為之奈何?!

將軍雖多,但沒有一個人魯莽喊出要把武昌奪回來,畢竟,能坐在這廳裡的人,總歸是有些見地的。

武昌流民遠沒到餓死飯的地步,戰事最危急的時候沒造反,現在官軍打贏了,即將要返回家園的時候卻造反?必是受人裹挾無疑的,充其量隻是被人拿來壯壯聲勢,並非重奪武昌的障礙,在坐的也沒人會因為這些流民而傷腦筋。

真正的敵人,是那些煽動者。

近百萬百姓渡江避難,混進一些趙軍細作是在所難免的,可究竟有多少細作混在百姓裡呢?

一千?五千?一萬?兩萬?

沒人知道,但一朝發動就能奪下一座城,豈是等閒之輩?

在目前的形勢下,這就足夠要命了。

放眼荊、江二州,江防水師和夏口駐軍是一個人也抽不動的,邾城內雖有三四千的精銳騎兵,卻要彈服四萬降兵,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今的晉軍拿什麼去奪回武昌!

靠驚魂未定的百姓,還是靠那些剛停了兩日石家粟米的四萬虎狼降兵?

「朝廷那裡,恐怕是指望不上的。」庾亮又嘆了一聲,至於為什麼指望不上,他卻沒有心思說下去。

不過倒也不用他給大家分析,這就像和尚頭上的虱子,顯而易見。

東軍被壓在兩淮根本無法抽兵來援,等到朝廷重新籌集到兵丁前來已不知是猴年馬月了。且不說需多久才能打下固若金湯的武昌城,但隻要一開戰,那武昌這個漩渦之眼,將會掀起何等滔天巨浪,沒人敢去想象。

東南糜爛,已成定局!

王羲之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庾亮從起身作揖到現在始終是麵向司馬白的,好像從頭到尾就隻是在對司馬白一個人說話。

沉默中的眾將也漸漸注意到了庾亮這一態度,所有人的目光竟都不約而同的放在了司馬白身上,此刻廳中靜的連一根針落地都能聽到。

娘的!司馬白眼皮一翻,暗啐一口,抓起酒盞一仰而盡。

一雙雙眼睛紮的他渾身刺痛,尤其庾亮始終針對的態度更讓他氣不打一處來,他不禁腹誹:

都看我做什麼,人是我放過江去的不假,可我那時能有什麼法子!

難不成寧可錯殺一千百姓,也不放過一個細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暗裡著迷 皇帝詔曰:隨朕飛升 萬界聖君 瘋了吧,他竟然要給仙神拍照 我在美綜當大亨 摩訶大聖 校園天兵 穿書炮灰A後,我釣到了主角官配 草包美人支棱起來啦 病嬌太子偏要寵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