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請教(1 / 2)

加入書籤

江風獵獵,人心蕭瑟。

衣衫襤褸的蜀軍俘虜正在晉軍鐵騎押解下陸續登船,準備回返蜀地。等候上船的俘虜不足兩千人,這隻是第一批次釋放的人員,按照和司馬白的約定,萬餘蜀軍俘虜將在一年內,分做數個批次先後送還白帝城。

這個條款對於李氏來說,無疑又被晉國捏住了一道軟肋。

夏口城外被俘的蜀軍多半是李壽父子的嫡係部曲,不論從實際需要還是從穩定軍心考慮,都是無論如何不能輕易舍棄的。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一年內,蜀軍別說派軍襲擾報復,哪怕暗地裡施展些小伎倆惡心晉國,都得慎之又慎。

一敗塗地,不過如此了。

這含恨忍辱的地方李勢一刻也不願再待下去,剛從司馬白的刀下脫身,便連同東征隨行人員坐著第一批船先走了,隻留下了龔壯銜接晉軍處置善後事宜。

站在岸邊,看著蓬頭垢麵膽氣盡喪的一隊隊蜀兵,聽著滔滔的江水聲,龔壯一時間痛徹領悟了何為付諸東流,心頭落寞一時無以復加。

他相信,不出意外的話,有這一年的時間,足夠司馬白堪平內亂了。到時晉軍對荊州的掌控將會恢復如初,蜀軍再想東顧,恐怕將比登天還難。

難得天賜國運,就這樣丟了!

對外荊襄難望,關中不敢望,隴右遙遙無望,對內則因大軍新喪,乏力震懾宵小,所謂天府之國,已同天牢大獄無異了。

一招敗落,滿盤皆死,大才如龔壯,亦不知蜀中李氏的前途最終將通往何處。

他正自傷懷之際,忽見不遠處不知何時多了一隊人馬正在沿江巡視,而為首之人一襲赤甲如血,馬上懸著一寬一窄的一對極長刀劍,煞白的左眸離著老遠便被太陽反射出幽光,正是大晉龍驤上將軍、武昌郡王司馬白。

龔壯下意識的就要避開他們,剛轉身卻聽後麵有人大聲喚道:「龔先生,請留步!」

一直押在他身旁的兩個晉兵應聲攔住了他,龔壯無奈站定了身子,回身麵向那隊人馬。

他雖不知司馬白尋自己有何事情,但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好消息,說不得又要胡提一些苛責要求。

望著風輕雲淡毫無顧忌走上前來的司馬白,龔壯咬緊牙關,眼角不斷抽搐。他從未像現在這般痛恨自己隻是一介書生,倘若也有司馬白那身武藝,哪怕不及司馬白,他寧可拚著被碎屍萬段的下場,也要讓司馬白血濺七步!

「這深秋江景雖然肅殺,但瞧來卻也別有一番風韻,龔先生覺著呢?」司馬白一照麵便笑嗬嗬寒暄道。

「外臣愚拙,不及大王雅致。」龔壯皮笑肉不笑的回道。

這大王二字從龔壯嘴裡風輕雲淡的說出來,一旁的謝安立時色變,而司馬白一怔之後,連連擺著手:「豈敢妄稱一個大字,先生慎言吶。」

別說司馬白區區一個郡王之爵,自古以來,縱然是稱孤道寡者,也未必敢受人敬稱一聲大王。遠的不提,魏武帝曹操、晉太祖司馬昭是何等人物,還不是在進封魏、晉王爵加了九錫之後,才被部屬以大王相稱?

其實諸如君上、主公、大王等等,原本也隻是一個稱謂,可有了那二位擺著,漢末以來,世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大王二字何其意味深長!

而大晉朝距今最近的一個大王,不是別人,正是司馬白的老爹,當年永嘉之亂鎮藩建康的晉王,中宗元皇帝司馬睿!

龔壯依然淡淡笑著,有意放大了聲音,好讓司馬白左右部屬聽到:「何來一個妄字呢?區區郡王,上邦朝廷不下數十位,多是無功無業生而襲承,而殿下赫赫之功,又豈能與他們相並為伍?」

「殿下嘔心瀝血,披肝瀝膽,率嫡親虎狼勁旅先敗羯趙再復江陵,些許時日還要堪平武昌內亂,以此扶大廈於將傾之功,便是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也是輕酬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暗裡著迷 皇帝詔曰:隨朕飛升 萬界聖君 瘋了吧,他竟然要給仙神拍照 我在美綜當大亨 摩訶大聖 校園天兵 穿書炮灰A後,我釣到了主角官配 草包美人支棱起來啦 病嬌太子偏要寵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