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三件差事(1 / 2)

加入書籤

「有書這家夥雖然吊兒郎當,但辦事素來滴水不漏,張渾突然上門這麼大的事情,他竟也沒透出個所以然來,必然已經出事了,」

封進小眼半眯,皮笑肉不笑,接著說道,

「這家夥呀,少不得要吃點苦頭嘍!」

他似乎在說著與己無關的事情。若是被旁人聽了,多半還以為他和這有書是仇家,正在這幸災樂禍呢。

從方才驟聞大帥府傳信,他臉上這副模樣就沒變過,甚至還順手安頓了周柄之,可這副風平浪靜的樣子下麵,實則透著莫測凶險!

「苦頭?我第一次見他時,他就隻剩了半條命,這幾年來,每次遇見他,他都是半死不活的樣子。唯獨今次,他生龍活虎的跳到我麵前,說要罩著我發財」

褚妙子挽了挽鬢角,想起和有書相交的一幕幕過往,眼神裡滿是苦澀,

「真如二爺所預的話,唉,說來卻是我連累他了。」

封進不以為然道:「沒有誰連累誰,他是給他主子賣命,正如咱們是給咱們主子賣命一樣,兩方人互惠互利,就算死也是捆在一塊兒,兩不賒欠。」

有書特殊的身份,正是封進執行化敵為友的突破口,他若有失,那麼就等同於封進和褚妙子也暴露了。然而這倆人既已預測到了滅頂之災,卻仍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對坐閒話,哪有絲毫驚慌的模樣,更連撤退閃人的意向都沒有。仿佛認了命,就是在專門等待張渾前來拿人!

「嗯,不錯,都是給自家主子賣命。殿下交代的三件事,兩件算是辦好了,隻差最後一簣土,隻要做成,賤婢區區小命一條,便是賣了也值了,可是萬一功虧一簣」

化敵為友是第一步,封進帶到武昌的厭軍諜探和以有書為首的君子塚以命相捆,從而打開了辨物居方的局麵。

而辨物居方,乃是辨別眾物,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

司馬白手握精銳重旅,卻以孱弱之像示敵,隻是封鎖了武昌西北一線,甘冒教軍向東南糜爛的風險,兩個月來遲遲不發一兵一卒,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怕重蹈成都覆轍。

一旦強攻武昌,且不論要和流民激戰,隻論破城後難分良莠,屠城之禍就是在所難免的。人是江東本土人,民是大晉嫡親民,混亂之際無以甄別的一通血洗,這個千古罵名司馬白擔不起,這個自毀基業的後果,他也擔不起!

兩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以聽江義舍為據點,封進和褚妙子業已大概扌莫清了教軍成分。最關鍵的一手,是以售賣平安符為手段,在士紳百姓中插入了內應,基本以周柄之這類人為主。這些身份說小不小,說大又不大的聰明人,往往隻需一番暗示,在破城時卻恰恰最能摁住一隅一角的穩定。

初出茅廬的厭軍諜探能把這兩件事做好,對於司馬白來說就已經實屬難得邀天之幸了,正如褚妙子所說,這兩件差事不但辦成了,而且辦的極漂亮。

至於第三件差事火上澆油,司馬白對封進的要求隻是一句話,不要勉強,量力而為。

言下之意,能辦到最好,但千萬不要把自己搭進去。

司馬白生怕封進逞能,特意將醜話說的很坦白,非是汝等命貴,乃是一招棋錯,前功盡棄,前兩件事便也涼了。

結果封進還是逞能了。

這倒也不怨他不知分寸,受當初封氏勾結高句麗叛亂牽累,放眼整個厭軍,封進的名聲是最臭的,也是最遭厭軍老人嫉恨的。偏偏他又不以戰功見長,眼瞅著一乾人等拜將統兵,他麵上嘻嘻哈哈,心裡其實如置火烤,他要是再沒有能拿出手的功績,以後恐怕就更沒有立錐之地了。

所以他既是賭,也是拚,不管是否由於他們挑唆迷惑的原因,好在結果還算如意——張渾終於按捺不住野心,教軍主力即將離城東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暗裡著迷 皇帝詔曰:隨朕飛升 萬界聖君 瘋了吧,他竟然要給仙神拍照 我在美綜當大亨 摩訶大聖 校園天兵 穿書炮灰A後,我釣到了主角官配 草包美人支棱起來啦 病嬌太子偏要寵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