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地仙劫(1 / 2)

加入書籤

清璿是有將後輩弟子都歸入林曉門下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可並不好實行,一個是她不知道孩子們的想法,另一個她也不知道林曉的態度。但是按照一般的仙門作風,不僅自己的孩子們會自求仙緣,林曉也不會無限製地收取那麼多仙府侍女。

要知道當年截教號稱萬仙,不也是因為良莠不齊,最後氣數散亂,被從人間界除名嗎?清璿可不敢保證自家後輩就那麼知道上進,不會分散和削弱林曉的氣數——自家的氣數與林曉相連,是清璿歸入林曉門下,這才感覺到的,甚至趕出還很深。因為原本倒黴到極點的氣運,歸入林曉門下成為侍女之首後,清璿感覺不管做什麼,都十分的順利,近萬年的精怪了,如何還不知道這是林曉的氣數影響了自己,令自己也氣運大增。

氣運大增是好事,但林曉一口氣收了十八名侍女,就同樣要分出去十八縷氣運,雖然林曉氣運深厚,不在乎這些相對林曉不值一提的份量,但是如果林曉將清璿的上千後輩收進門,那麼分化出去的氣運,就是林曉這種狗大戶,也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還好的是,林曉一次性分出去的氣運並不多,甚至是很少一點點,對林曉也沒有太多影響,但是也是平添了許多麻煩,就比如金刀的兩次上門找麻煩,就是一種警告性表現吧。不過隨著清璿等人道行得到純淨,以及林曉收集大荒山的資源,無意中也是成全了天數——天材地寶能出世為人所用,總好過被巨木壓在神宮不出的好,所以林曉分出去的那點氣運,已經被林曉切合天心的舉動補充了回來,甚至因為清璿等侍女的輔助和氣運的回饋,還有所增長。頗有些「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味道。

原本清璿修行萬年,雖然有了地仙的法力,但是境界卻不高,也就是人仙巔峰,但是追隨林曉百年的時光,雖然沒有玄門正宗道法的傳承,但真元法力被不斷地純淨和精煉,而心境也不斷提高——多虧了林曉沒事的時候,給這些妖嬈的精怪講法。林曉當然講的不是道法,而是道經,一個是修行的法門,一個是悟道的元宗,是大有不同的。而林曉最熟悉,也是最擅長的(唯一一部「經」的存在),就是太上嫡傳玉版《道德經》!

沒事的時候,要休息,但是也不能什麼都不乾地發呆,於是林曉選擇的就是誦讀《道德經》。誦讀《道德經》的時候,總是讀著讀著就進入坐忘的境界,口中無意識地誦讀,而心神相合與大道同歸,直到經文誦讀完成,才會脫離這種狀態,而每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清璿等蚌女精怪都會在林曉的休息室圍成一團,久而久之,自然道行大進,心靈不再迷茫。而清璿足足兩千年不見提升的心境也有了提升,道行境界也蠢蠢欲動。

本來按照清璿等打算,是準備稟報林曉之後,就在大荒渡劫的,但是林曉觀察過了之後,卻讓清璿盡力壓製境界,不要提升。現在的清璿對林曉這個主人早已經從心服口服,深化到了崇拜的程度,對林曉的話那是叫做奉為「倫音」,所以連問都不問為什麼,就立刻遵照執行了,直到現在,清璿回到海底仙府見到了族人,就感覺這地仙大劫實在是等不了幾天了。

於是清璿不敢多留,隻是征求了幾個自家後輩的意見,就讓她們化為原型縮小後附在自己身上,離開了海底仙府。清璿可不敢在仙府渡劫,也不敢在仙府周邊萬裡之內渡劫,因為一個不小心,仙府就可能毀在雷劫之下,或者將仙府暴露出來,還就會害了自家晚輩。

至於帶上的那幾個後輩,一個是自家後輩裡根自己關係比較親近,而且為人溫和柔順、道行法力也都不錯的,另一個還要讓這些晚輩幫助自己在渡劫之後,保護一段時間,渡過其後的虛弱期。本來是帶上八個後輩,到時候組成八卦陣是最好的,但是時間不足,清璿隻來得及詢問了五個,所以也就隻能擺出一個不完全的梅花陣應付了,不過好在清璿這些年手裡沒少得到林曉煉製的丹藥,僅僅恢復渡劫後的虛弱,有這些丹藥是足夠了,用不著這些後輩替清璿抗過多長時間。

清璿沒有特別挑選渡劫的地點,反正渡劫地點附近數千裡都是汪洋大海,清璿又是通過水遁從海底過來,極其隱蔽,所以隻有到了仙劫後段,可能才會有附近的仙人過來觀看。所以清璿準備好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先讓幾個後輩遠離千裡,以免被天劫認作一夥而,從而將雷劫加強,另一件事就是隨手用清璿自己煉製的幾種法寶加上從林曉那裡得來的青靈符,布下了一個山寨版的林曉的五行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重生暖婚敲甜蜜 秦爺懷裡的嬌妻是大佬 穿越鬥破之稱霸天下 雇傭兵王橫行都市 大小姐她又美又颯 開局退出娛樂圈 從士兵突擊開始的影視劇特種兵 盛世餘生隻為遇見你 從求職節目走出的天王巨星 專職妖孽保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