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金幣 銀幣 銅幣(2 / 2)

加入書籤

銀幣和銅幣是民間主要流通的貨幣。

銀幣和銅幣兌換比例固定,一銀幣等於一千銅幣。

銀幣最小的麵值,標注的就是一百文。

蘇河看著精美的銀幣,他知道這種製作精美的貨幣。

交易出去之後,肯定會被百姓收藏起來。

這是劣幣驅逐良幣,是一種市場規律。

隻有加大貨幣的供應量,同時回收民間的白銀和劣幣,鑄造成新的銀幣。

同時嚴格管控鑄幣,嚴厲打擊民間私鑄行為。

這才能讓錢幣正式流通起來。

銅幣使用量最大,鑄造規模也最大。

它的樣式就非常簡單,兩麵都標注銅幣的麵值,上麵沒有圖桉。

銅幣隻有兩種,分為一文和十文。

為了和大明銅幣做出區別,銅幣沒有采取外圓內方的形式。

它采用的依然是金銀幣樣式。

蘇河沒有廢兩改元,就是人們現在習慣【兩】這個貨幣單位。

不需要廢兩改元,適應其他國家的貿易體係。

蘇河看著錢幣,他很滿意,向蘇五牛詢問道:

「銀幣和銅幣的產量怎麼樣?」

蘇五牛笑著回答道:「蘇統領放心,我們之前沒有大量鑄造錢幣,就是為了積攢模具,同時扌莫索鑄造錢幣的經驗。

這個模具用鋼鑄造,打磨它們非常困難。

但現在已經掌握模具的製造技術。

鋼的硬度遠大於銅和白銀,模具也不容易磨損。

有多少白銀和銅,我們就能生產出多少銀幣和銅幣。

現在漢水流量很大,工匠也已經成規模,鑄幣廠擴大規模非常簡單。」

蘇河聽到蘇五牛就這麼說,他就完全放心。

蘇河看向吏部尚書王仲策,他詢問道:

「王仲策,我之前跟你提過,成立銀行,負責錢幣的兌換和製造。

把我們所有金銀和銅,都鑄造成新錢幣。

人選確沒確定?」

戶部尚書李誌升在一旁聽著,他已經早有準備。

蘇河跟他提過,貨幣製造今後不歸戶部管理。

今後戶部主要管理民政,隻管花錢,不管儲錢。

還有一個叫稅務局的機構,也會把戶部收稅的權利剝離出去。

王仲策放下手中的金幣,回答道:「已經找好人選,他是一名被大明官員破家的商賈。」

蘇河計劃,今後收稅和統領府采買物資,都需要使用新的貨幣支付。

銀行在城市裡麵設立銀幣和銅幣的兌換點。

根據百姓手中貨幣的成色,按照一定折損,兌換成新幣。」

李誌升仔細查看,他手中的銀幣,感覺不對。

他詢問道:「我感覺手中的銀幣不太對勁,這應該不是純銀吧!」

還沒等蘇五牛解釋,蘇河就先解釋道:「沒錯,這些新幣,都不是純的,裡麵摻雜一些其他金屬。

比如一兩銀幣,白銀占九成,銅占一成。

但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兩白銀使用,這就是鑄幣稅。

自古以來,鑄幣的利潤都十分驚人。

鑄幣隻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我下令鑄造新幣,也是為了預防,大明朝廷收我們的鑄幣稅。」

李誌升聽到蘇河這麼說,他非常驚訝。

以前在衙門中,隻知道收稅時有火耗。

他還真不清楚,鑄造錢幣還能收鑄幣稅。

「鑄造一百萬兩,我們就能獲得十萬兩的鑄幣稅,這個利潤真是太驚人了。」

李誌升擺弄著手中的銀幣,驚嘆道。

王仲策也停止把玩手中的金幣,緊接著說道:

「鑄幣的利潤極高,我們鑄幣還用九成白銀。

大明鑄造的白銀,因為貪腐等原因,九成白銀都沒有。

特別是大明現在鑄造的銅錢,因為太監官員貪腐成性,有的銅錢含銅量都沒有一半。

這種劣質的錢幣,坑苦了老百姓。

現在最值錢的銅錢,那是朱元璋和朱棣當皇帝時,鑄造的銅錢。

我們鑄造出銀幣和銅幣,質量非常好,它的幣值非常穩定。

農民使用這個交稅,也能完全避免火耗等害民的攤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 天才國醫 凡女登仙路 十分滿分的甜 女配勵誌不作死 一道青焰 幻城之上 穿越諸天:我竟是萬界大魔王 係統綁定:別死就行 醫生暗戀我就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