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紅薯到來(2 / 2)

加入書籤

蘇河認真詢問王伯諾,他去福建的經歷,還有當地紅薯種植的情況。

王伯諾滔滔不絕講述,他這一路上的經歷。

旁邊有小吏,拿著鉛筆在記錄王伯諾說的話。

有人專門記錄當地道路,風土人情。

有人專門記錄,種植紅薯相關的情況。

王伯諾詳細講述,與紅薯種植有關的事情。

紅薯不挑地,種植非常簡單。

紅薯塊根冒出芽,切割它的塊根,種在地裡就行。

紅薯生長過程,需要的水分遠遠小於小麥。

在山地和乾旱的地區,隻要澆一點點水,它就能存活。

隻要土壤不是乾旱到土地已經乾裂,一點水都沒有,紅薯就能存活。

紅薯的產量很高,它的產量和水肥量有很大關係。

土地乾旱,水肥不足。

紅薯第一年,每畝產量大概在15石左右。

之後土地的肥力會逐漸耗盡,畝產越來越少。

紅薯種植時,施足了水肥,紅薯每畝產量超過35石。

山坡地或是不是土地乾裂的乾旱土地,隻要保證不缺水肥。

紅薯每畝產量25石左右。

蘇河聽完王伯諾的話。

他對紅薯這個產量很滿意,現在沒有化肥農藥。

每畝水稻的產量,隻有5石左右,也就是600斤。

這還是良田,在精心照顧,水肥充足,年景也很好,沒有遭受天災的情況下。

紅薯畝產平均能達到25石,這是畝產3000斤。

現在的紅薯,無法和後世相比,後世紅薯畝產超過萬斤。

但在這個時代,紅薯已經是極為優良的作物。

更何況,紅薯完全不挑地,山坡地和陝北的乾旱地,都能種植。

王文君聽聞紅薯畝產,她驚訝的瞪大眼睛。

「紅薯的畝產,競能這麼高。

在山坡地種植,都能達到畝產3000斤。

漢中府水田不多,但山坡地非常多。

我們之前都種植藥材或桑樹,是,還種一些蔬菜豆類。

要是能用來種糧食,這真是太棒了。」

王伯諾抿了一口茶,他說到道:「紅薯還是有缺點,在大米小麥充足的時候,紅薯不會成為主糧。

長時間食用紅薯會脹肚,它盡量不要天天吃。

紅薯還是要搭配一些大米小麥共同食用。

紅薯水分很足,飽腹感很強,但它沒有米飯頂餓。

大概是一斤多一點的紅薯,能比得上一斤米飯。

一般情況下,一斤稻米能做出兩斤多米飯。

從這裡可以推斷出,兩斤紅薯才能與一斤稻米相比。

紅薯比水稻小麥,更加消耗地力。

紅薯更喜肥,種植紅薯,水可以少一些,肥必須充足。

福建那裡常年種紅薯,都是用農家肥加上草木灰。

紅薯管理不用精耕細作,但真要扔下不管,產量也不會太高。」

蘇河知道紅薯的熱量比米飯低一點,低不到百分之十。

王伯諾的說法基本是準確。

但紅薯的產量太高,這根本不算缺點。

種植條件完全不同,紅薯隻要粗放式管理,產量就遠超水稻。

最關鍵是紅薯不和水稻、小麥爭搶土地。

之前種水稻小麥的地方,依然會繼續種植水稻小麥,它們的主糧地位無可替代。

紅薯隻需要種植在山坡地,或是乾旱地帶。

種植紅薯產生的糧食,完全是額外增產的糧食。

這個意義就非常大,能養活不少人。

清朝時期,依然沒有走出小冰河時期。

人口卻大爆發,就全靠紅薯等,不與主糧爭搶土地的糧食作物。

它提供額外的糧食,才能養活多出來的人。

他們正喝著茶,警衛走過來匯報。

王仲策正在文華殿等著,有事情要匯報。

蘇河立刻讓警衛,把王仲策接到這裡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 天才國醫 凡女登仙路 十分滿分的甜 女配勵誌不作死 一道青焰 幻城之上 穿越諸天:我竟是萬界大魔王 係統綁定:別死就行 醫生暗戀我就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