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科舉改革(一)(1 / 2)

加入書籤

教育部新任尚書王林江看著他的奏疏發呆。

這份關於科舉改革的奏疏,他正在權衡利弊,是否交到禦前。

王林江是一個很有闖勁的人,沒有他這位福建巡撫的支持。

馬尾造船廠想從一個民用造船廠,轉型成為軍用造船廠,還研製出帝皇級鐵甲戰列艦,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

王林江之所以這麼做,那就是在賭馬尾造船廠能成功。

福建地區多山,無法發展農業。

當地負責搞工業的場所也不多,競爭不過隔壁的廣東與浙江。

福建必須要有自己突出的產業,王林江的政績才突出,從眾多巡撫之中脫穎而出。

官場上的位置有限,早一年能脫穎而出,更早的晉升更高位置。

這就是能否進入內閣的差距。

王林江看到很多前輩和同輩的人,就是因為缺少機會,隻能在地方熬資歷,熬的心疲力竭,沒有向上沖擊的勁頭。

他在當時的選擇無比正確,馬尾造船廠的成功,直接帶動了福建船舶產業鏈的起飛。

他這個福建巡撫也因功被提拔為教育部尚書。

他們這種當過巡撫的尚書,那與一直在中樞的工作尚書,前景完全不一樣。

皇帝蘇河開國之初就給官場定下幾個規矩,隨著時間的發展,某些規矩已經名存實亡。

但文武分治和基層經驗這兩條紅線,一直沒有動搖。

官員想要入閣,必須要在地方擔任過巡撫。

沒有擔任過巡撫的尚書,哪怕是內閣空缺,他們也無法入閣。

這些官員想要入閣,必須前往地方歷練。

有一些官員不適合在地方工作,哪怕是背景再深厚,在地方弄的灰頭土臉。

就此沉淪的官員,那也經常出現。

十名下放的官員,未必能有一名官員殺出來。

王林江這種坐過巡撫的官員,他就隻差一步,遇到機會就能入閣。

他們這些官員更應該在皇帝蘇河麵前表現自己。

給皇帝蘇河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在官場上也要有足夠的功績。

這樣才能讓自己被提名,得到皇帝的允許,成為內閣大臣的一員。

王林江心中很急,這一屆內閣大臣,有的人任期已經很久。

官員十年任期,這也是帝國的紅線之一。

這個規定在各部和地方,有很多辦法規避,例如調一個崗位。

但在內閣無崗可調,乾滿十年必須退出內閣。

王林江認為皇帝蘇河出台這個規定,主要就是限製首相的權力。

哪怕是權臣,他也隻能當十年權臣。

內閣首相十年任期,已經足夠他們推行一些政策,但肯定達不到謀朝篡位的程度。

王林江現在必須要有足夠的功績傍身,他才能在未來競爭內閣的位置。

教育部尚書想要獲得皇帝蘇河印象深刻的功績,那就隻有科舉改革。

帝國的科舉已經舉辦這麼多年,肯定會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必須要改進。

但科舉是帝國統治穩定的基石,一旦改的民怨沸騰,他這個教育部首當其沖,隻能下台謝罪。

王林江正在猶豫,他是按照前任的做法,讓科舉按部就班完成,他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還是賭一把,把這份奏疏交到禦前,隻要獲得皇帝蘇河的認可,哪怕是承擔一些責任,那也是很值得。

王林江點燃了一顆煙,他在心中不斷思考著這件事情的利弊。

他最後把煙扔在地上,用鞋狠狠的把煙頭碾滅。

「拚了」

王林江剛走出房間,他就聽見教育部的官員正在議論,朝廷決定增加今年錄取進士的名額,足足加了三十名恩科進士名額。

他有些意外,這應該是禦前會議作出的決定。

但禦前會議討論科舉,離不開他這個教育部尚書。

今日的禦前會議,正常情況下沒有科舉有關的議題。

現在這個情況,不出意外應該是禦前會議偏題了。

王林江了解清楚具體的情況,他立刻夾著奏疏前往皇宮之中。

他之前預想到的麻煩事,在皇帝蘇河決定增加額外的進士名額後,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

王林江想要進行的科舉改革,本質就是調整各省的進士名額,必然會迎來代考士子的強力反對。

現在最大的沖突解決了,士子們即使有些怨言,至少不會造成流血沖突。

王林江在心中已經衡量這次科舉改革帶來的好處。

他隻是彌補現在科舉的一些問題,如果真的造成流血沖突,那就得不償失。

王林江站在乾清宮外等待,他寫的奏疏已經通過小太監遞到禦前。

他心情忐忑,在乾清宮涼亭中等待皇帝蘇河的召見。

王林江反復看著手表上的時間,他等了半個小時都沒動靜。

他現在心急如焚,不知道皇帝蘇河對於科舉改製的看法。

如果皇帝蘇河對於現在的科舉情況很滿意。

王林江選擇上疏建言科舉改製,這就是十分不智的做法。

他肯定會被笑話數十年,教育部尚書也乾不長。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在地方蹉跎數十年。

王林江正在胡思亂想之時,小太監已經來到涼亭。

他客氣的邀請道:「王大人,陛下正在乾清宮中等您。

您跟隨我進入乾清宮」

王林江客氣的拱手道謝道:「感謝公公帶路」

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跟隨小太監前往乾清宮之中。

王林江用餘光看到皇帝蘇河,正坐在桌邊品茶。

太子蘇蜀卻在翻越他寫的奏疏。

王林江立刻鞠躬行禮道:「臣教育部尚書王林江,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皇帝蘇河吩咐道:「給王愛卿賜座」

小太監們立刻搬過來一張椅子,放在王林江的身旁。

王林江再次謝禮後,他戰戰兢兢的坐在椅子上。

皇帝蘇河問道:「王愛卿寫的奏疏,朕已經看過。

王愛卿認為現在的科舉弊端很多,需要進行科舉改革,那就談一談。

隻要對帝國有利,對百姓有利的東西,朕還願意虛心接受」

王林江聽到皇帝蘇河這樣說,他一直擔憂的科舉改革無法推行的想法,這才從腦中丟掉。

皇帝蘇河想法很明確,隻要對帝國和皇室有利,科舉改革將會得到皇帝蘇河的支持。

王林江想要獲得功績,他又不是傻子,做出來的科舉改革,必須要迎合帝國與皇室的利益。

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整理了語言,開始給皇帝蘇河與太子蘇蜀,講述他規劃的科舉改革。

「陛下,太子殿下,臣作出的科舉改革,隻是陳根據歷年的科考情況。

整理出來的數據,進行的分析。

臣的結論可能不全麵,請陛下與太子殿下海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 天才國醫 凡女登仙路 十分滿分的甜 女配勵誌不作死 一道青焰 幻城之上 穿越諸天:我竟是萬界大魔王 係統綁定:別死就行 醫生暗戀我就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