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加入書籤

第二日是早春裡難得的艷陽天,太和殿的禮炮聲、戰鼓聲、號角聲交替奏響,持續大半個晌午,隔著重重紅牆,一眾將士用滿語齊聲誓師的口號依然排山倒海般襲來,仿佛能夠看見滿目鐵甲金戈,明黃色旌旗漫天飛揚。

鍾粹宮裡,惠妃跪在蒲團上敲著木魚,聽到這聲音如夢初醒般抬頭:「皇上又出征了?」

身後宮女大氣不敢出:「是,是十四阿哥代皇上出征……」

「十四阿哥?老十四?」惠妃恍惚地重復了兩遍,木槌從顫抖的指尖滑落,她竟也毫無察覺似的,怔怔念叨,「竟然連老十四都能帶兵打仗了……」

胤褆披甲掛劍,跟在裕親王身後誓師出征的模樣還歷歷在目,轉眼間,竟然輪到老十四做撫遠大將軍了。她跟元後、榮妃比賽似的生下前頭十個阿哥的日子還歷歷在目,到最後,竟然是宮女出身的德妃和排行二十三的小阿哥贏了。

這是何等的造化弄人啊!

佟貴妃坐在攆轎上,聽到外頭的鼓聲,也跟著出了會兒神。

宮女見了斟酌著問:「娘娘,聽說榮主子和良主子都去了永和宮拜訪德妃娘娘,不如咱們也……」

佟貴妃嘆息一回:「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兒子的反倒要做小伏低,她不得寵沒有生養,既沒有跟德妃爭過寵,也沒有兒子來跟永和宮爭儲,反倒不必上趕著去。

「讓禦膳房仔細著些,這些日子備些清淡可口的東西給永和宮。德姐姐本來身子弱,這些天難免為十四阿哥掛心,讓太醫院一日兩次給她請脈,若有不虞,也不必來問本宮,回過四爺就是。」

宮女頓時明了。佟佳氏內有協理六宮的貴妃,外有執掌九門的隆科多,姿態原可以放高一些,想必四爺一定會領這份情。

外頭的禮炮響了大半天,翊坤宮砸東西的聲音也響了大半天。

宜妃砸累了,撐著額角靠在炕上,仍是眼睛赤紅:「辛者庫出來的東西就是下流沒剛性兒,有奶就是娘!」

八阿哥帶累得胤禟在康熙麵前也沒體麵,結果事到如今,良妃倒脖子一縮,先給永和宮賀喜去了!

一旁她的親妹妹郭絡羅貴人也急得不得了:「良妃不知道外頭的事,還當八爺隻是因為公事才跟十四阿哥他們結怨,自己做額娘的代兒子賠個不是就罷了。可咱們怎麼辦呀?」

怎麼辦?她生的幾個都不爭氣,又押錯了寶,康熙看著又不像是要長命百歲的樣子,還能怎麼辦?宜妃對著鏡子,眉梢眼角猶存年輕時候的風韻。她是郭絡羅家的嫡長女,不曾懷孕就封了嬪,又接連誕下三個皇子,位在四妃第二,長子養在皇太後膝下,還跟太子搭上了線。那時宮裡,比她身份高的,不如她得寵兒子多;跟她一樣有兒子的,又不及她門第顯赫、容貌姣好。

這樣一手滿宮上下當屬第一的好牌,怎麼就輸了呢?她怔怔地看著自己的手:「不,皇上不會不顧及往年之情的。我要去見皇上,他一定會保全我們母子!」

春風刺骨的時候送走了十四,轉眼間又到了秋風初寒的季節。

胤禛忽悠人的功夫見長,去廣州開海關的事,也不知他給胤祚打了什麼雞血,總之胤祚來永和宮辭行的時候,不見半點兒憂慮深思,反而鬥誌昂揚地攥著個拳頭:「我們當哥哥的,總不能看著老十四在西北餓肚子。額娘放心,兒子此去廣州一定會從那些洋商嘴裡摳出銀子來,給您爭光,為皇阿瑪和四哥分憂。」

繡瑜嘴角抽搐半晌,最後扌莫扌莫自家二小子的頭:「六阿哥長大了。」實則在心裡暗想,算啦,這一家子陰謀家、權謀家,清醒的人太多,偶爾有個傻白甜調節氣氛,也是好事。

於是胤祚又去辭康熙,用的也是這套說辭。康熙沉默不語,猶豫的時間長到了讓胤祚詫異萬分的地步,最後長嘆一聲:「也好,去吧,隻是預備著些,朕叫你的時候,務必及早回來。」

胤祚有些詫異,但是長兄幼弟、阿瑪額娘不約而同地選擇瞞著他,把他送到溫暖宜人的廣州,避開即將到來的風暴。胤祚終究是毫無察覺,興高采烈地去了。

相比之下,胤祥顯然沒有這樣好命,他一下就反應過來是因為奪嫡到了最後關頭,胤禛和十四怕打起來傷到他們,乾脆提前「清場」。這樣一想,哪裡還放得下心來調養?

更何況他本來就是閒不住的人,胤禛不許他辦差,他就整日把弘晨弘暉幾個帶在身邊,又去給十四看屋子照料妻妾,一日三次地整頓下人產業;實在閒極無聊,就去茶樓裡點個雅座坐著,聽來往的官兒們討論政務,根據這一鱗半爪的消息胡思亂想——康熙重用胤禛,他又想著十四弟怎麼辦;康熙對著十四噓寒問暖,他又替四哥不值;要是二者皆不利,他更比旁人憂心十倍。閒了兩個月,人反而瘦了一大圈,結果被兆佳氏一狀告到繡瑜跟前。

「這就是為什麼要叫你歇著!」繡瑜把桌子拍得震天響。

胤祥麵帶羞慚,小心翼翼地推推麵前的茶盅,求她消消氣。

「學學你六哥,難得糊塗……」看得太明白,責任心太重,反而不是福壽之相。這後半句話,繡瑜卻說不出口——她自己生的那個大討債鬼,勸了三十年,不也還是這個樣子嗎?

「唉,罷了。你十三妹妹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是難產,險些喪命。你十二姐這個傻子,巴巴地趕過去看她,結果自個兒暈倒在產房門口,才發現有了兩個月身孕。小十五敦恪又病著。這三個都需要娘家人看顧,你走一趟吧。」

草原上天高野曠,本就是個暢心怡神的地方,又遠離朝政、隻跟單純的姐妹相處,自然是個忘憂的好去處。

胤祥心裡巴不得如此,卻訥訥地說:「皇阿瑪那邊隻怕……另有人選。」

繡瑜就去乾清宮說項,她隻說體恤三位公主不容易,很該讓個娘家兄弟過去瞧瞧。這話落到康熙耳裡,就自動翻譯成:「嗯,青海在打仗,正是最需要蒙古跟咱們一條心的時候,是該派個人過去聯絡聯絡感情。隻是老十三這些年疏於朝政,他去似乎……」

可是轉念一想,三到六阿哥都忙著,老七腿腳不好,八到十是他恨不得塞回娘肚子裡重造的存在,十五及以下的太小,十一十二又不及胤祥跟幾個女兒感情好,於是才改口道:「好吧,就叫老十三走一趟。」

胤祥接了旨,眼圈兒都是紅的,進乾清宮辭行的時候卻沒一聲言語,父子倆全然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機器人似的一問一答,說了兩句場麵話就散了。這對父子啊!繡瑜不由嘆氣。

至此胤祚胤祥一個南下,一個北上;納蘭家、烏雅家的人都以各種理由避出城外,仿佛暴風雨到來前,朝內一時風平浪靜。

大家的目光都放在西北戰局上——策旺阿拉布坦畏懼清軍兵鋒,不戰而退,十四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以進駐西寧,派出前鋒軍進攻拉薩。羅卜藏丹津派人到西寧朝貢,再度向清廷稱臣。局麵暫時陷入了僵持狀態,但是平靜的表麵下湧動的暗濤,遠遠超出了軍事層麵,上書房的燈火往往整夜不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睿王寵妻日常 重生九零我誤睡了地產大亨 凝視深淵之深海迷蹤 娛樂圈,我家開的! 溯光者 極品王爺 蓄意接近 高手輕狂 機床小匠 成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