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落武者狩(三)困獸之鬥(1 / 2)

加入書籤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駟介鑣鑣。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清人」就是清邑之人,這首詩名字就叫《清人》。是說清人戍卒們看上去兵甲齊備、威武雄壯,實際上卻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乃是一首諷刺之詩。

於正作為後世的語文老師,對這首名為《清人》的詩自是熟悉不過,這也是他會想出要來此地落武者狩的原因。

因為提前知道,這夥潰卒大多數是「清邑之人」,所以隻要在他們回鄉的目的地前守著,則必定能攔截住他們。更何況他還有謀劃,收買了附近的山民小孩,布下這引君入甕之局。

作為穿越之人,於正能倚仗得也隻有他腦海中那些來自後世的記憶:那些記載著歷史大勢的文獻,那些簡單易懂的科技知識。

漸漸地,他對自己的未來也有了計劃:留在邘邑發展,勢必要處處受鄭人掣肘,事事不便,不如跳脫出去,謀求從外破局,挽救「邘國」。

於是在征得國君父親同意後,他帶著自己手下共十人離開了家鄉邘邑,言說要去出仕它國。

而這一趟清邑之旅,便是為了搞些裝備。畢竟手下數人多是仆隸(奴隸)出身,不可能自備兵甲,而於正不過國君眾多公子中的一個,自也囊中羞澀。

他們前番數次獵殺落單的甲士,也算順利,如今眾人手中已然有了不少青銅武器。不過這狩獵三人隊伍卻尚屬首次……

「若要財貨,我們身上有的盡可給你。可是這兵甲是我們士人的門庭榮光,如何能給。」三人毫不猶豫地便拒絕了,手中緊握武器做好了一搏生死的準備,以兵甲交換對他們來說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春秋時代,青銅產量本就稀少,又要做禮器(青銅器),又要做兵器,還要做流通的貨幣(刀幣、布幣),可說每一兩銅都非常珍貴。一柄昂貴的青銅兵器,往往是家族世代傳承的,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奴隸是不能佩兵的,隻有貴族和國人才能使用青銅兵器。

甲士們會拒絕也很正常,因為手中這柄青銅兵器,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武器,更是家族的榮譽和傳承。這柄青銅兵器上麵有來自他們的祖輩、父輩的鮮血,而將來也是要傳給兒子、孫子的。

因為有這柄青銅兵器,他們家才能世代成為高人一等的甲士,得賜「食田」,全家不用受那農耕勞役之苦。

因為有這柄青銅兵器,即使此次潰敗必然要受牽連,他們也有信心能憑著它再立功績,再次成為「士」人階級。

因為有這柄青銅兵器,一切還皆有可能……

眼見商量不通,那最後也隻能手底下見真章了,真正「兵戈」相見了。

不過困獸之鬥最是危險,殺敵之時也要珍惜自家性命,畢竟穿越者可是超稀有動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