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治政黑山(一)初立營寨(2 / 2)

加入書籤

不過相較於於正的兩千大軍來說,無論是人數,還是武器都遠遠不及,於正正好借他們鍛煉新兵。於是果斷出兵正卒五百、輔兵五百,前去剿匪,在付出了極小的代價後,大獲全勝。

不僅占下了黑山盜的山寨,同時手下又多了二百餘盜匪丁壯和六百多的家眷的俘虜,導致於正麾下的人數正式突破了六千餘人。這麼多人,軍民混雜,亂糟糟的一片,管理上可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首先便是分寨。

因為弘毅大夫手下的士兵皆以戰車為主,而太行山的山路又難行,非常不適合戰車作戰。所以弘毅大夫隻能選擇在山下立寨,與山上立寨的於正互相呼應,互為犄角。

於正留下了一部分民夫幫助弘毅大夫建設營寨後,自己則帶著大部隊住進了原黑山盜的山寨內。

如此,下寨以弘毅大夫為首,有戰車三十餘乘,兵丁千人,民夫五百,總計千五百人。

上寨則以於正為首,有步徙兩千人,其中正卒一千、輔兵一千,又有一路跟隨而來的流民兩千餘人,俘虜的盜匪及家眷八百餘,總計小五千人。

要養活這六千多人可不是件容易事,軍中雖有存糧、浚邑和帝丘也有不錯的繳獲,但是這麼入不敷出的養著這些人,總會有彈盡糧絕的一天。於是,於正想到了屯田的方式。

太行山脈地勢復雜,道路難行,但是可供開墾的土地也不是沒有。比如那些叫做「凹」和「溝」的地帶,不僅有溪水可以灌溉,附近也有一些土地可以開墾成良田。實在不行,梯田的方式也不是不能考慮的。

這些土地資源自然是要加倍珍惜利用的,於正也隻會允許這些田地種植五穀作物,而不允許種植其它經濟作物。

雖然田地少,但作為後世人的於正,也有改善農耕技術的方法。此時精耕細作的方式尚未出現,一直要到幾百年後的戰國時期精耕細作才逐漸出現、發展開來。所以怎麼樣讓少量的田養活更多的人,對於正來說也不是個不可能的挑戰。

於正雖然暫時還發明不了化肥這高端玩意,但是調和人畜糞便,用來灌溉的施肥方式,從而增強田地的地力,他還是知道的,這方法也容易推廣。

另外此時因為鐵製農具「犁」、「耙」、「鋤」等並未普及,以及「牛耕技術」尚未推廣開來,所以沒有「深耕」的概念,導致欠收普遍。

「深耕」就是一塊田地要播種、插秧之前,先須犁田,把田地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具有翻土、鬆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的深耕能疏鬆、熟化土壤,顯著促進增產。

於正兩次大戰繳獲了一些馬匹,其中一大部分已經勻給了弘毅大夫,另外一部分的瘸腿馬則可以可投入到農耕生產中去,補充畜力的不足。

農具方麵,雖然現在還不能煉鐵,沒有鐵器,但是黑山的位置可是連通山西、河北,以後鐵礦、煤礦資源肯定也是不缺的。

【作者題外話】:謝謝大家的支持,有票的可以投一下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