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治政黑山(十三)楚人伐鄭(2 / 2)

加入書籤

楚武王「及通而霸,僭號曰武」,兒子楚文王承繼了武王「欲觀中國之政」的意願,從丹陽遷都於郢,全力北進。

楚武王、楚文王二人首創郡縣製,將滅掉國家的貴族遷出,直接直轄治理,使得國力蒸蒸日上。又取荊州以為根基,定襄陽以為門戶,北向抗衡華夏。

歷經楚武王、楚文王二世的「文武之治」,楚國也奠定了如今楚成王熊惲,能與齊、晉爭霸的雄厚實力。

「七月,楚人伐鄭。」

情報司傳遞的情報,以飛鴿傳書,自然也寫不了太多的字,不過於正還是從這簡單的幾字之中,結合腦海中的歷史知識讀出了一些信息。

第一,楚國開始全力向北爭霸中原了。

因鄭國所處的位置在中原的腹地,往後鄭國卻要真的倒黴了。接下來,鄭國若親中原,則會被楚國攻打,若親楚國,則會被霸主齊國,以及之後想要爭霸的宋、晉兩國攻打。若是「朝秦暮楚」,更是會被幾國輪流攻打。

鄭國一倒黴,那於正的母國邘國就有了可乘之機。於正心中暗自計較著,想著到時能不能從中撈一杯羹,甚至擺脫鄭國,重新光復邘國。

第二,此次楚國伐鄭,鄭國外強中乾的實力算是徹底曝露在各國諸侯的眼前了,從此,鄭國再不能吹牛說自己是一等的諸侯國了。

第三,於正記得歷史上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楚國接下來會連續三年不間斷地攻打鄭國,大大消耗了鄭國的國力。

有此三點,於正感到或許自己向鄭國復仇的時機快要來了。

接下來是情報司呈送的關於齊國的情報。

齊國在今年接連「遷邢」、「存衛」、「定魯」,幫助華夏三國安定了各自的江山社稷,風頭可謂一時無二。

齊侯上替天子分憂,下幫諸侯解難,霸主地位愈發穩固。這不,剛幫衛國恢復了部分疆土,鄭國因承受不住楚國的猛攻,又來求救了。

楚國此時在華夏諸國眼中可算蠻夷,齊侯既然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自然不能不救鄭。故而先是派使臣調停,調停不行就要召集各國一起群毆楚國。

所以,如今的齊國上下正在忙著鄭、楚之事呢。

接下來的情報便是衛國。

衛君沒了齊國的幫助,獨自應對狄人確實有些吃力。

於是一方麵衛君姬辟疆決定要在黃河邊上的五鹿之地(河北大名縣)築城,方便對抗狄人的兵峰,另一方麵則再次向姻親的宋國求援。

不過宋國卻推說邊境有陳國的壓力,不欲多派兵馬,如今兩國正在協商之中。

【作者題外話】:三章連發,大家一起看更爽!

有票的記得投一下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