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齊楚紛爭(二)先朝霸主(1 / 2)

加入書籤

鄭國麵臨楚國連番侵伐,民生凋敝,武備不足,朝堂上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大夫孔叔的意見便是求援於齊,絕不屈服於蠻夷般的楚國,齊強而楚弱,齊國又代表著中原文化而楚是蠻夷,豈能棄華夏而從蠻夷;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齊國遠而楚國近,齊國即便能救得一回兩回,不見得能救得三回四回,與楚何解才是長治久安之策。

於是這些時日,鄭國朝堂幾乎吵成了一鍋粥,兩派各執己見,爭執不休。

於正隻能讓人繼續嚴密監視鄭國朝堂的動向,一有情況就來快速回報。

同時,他手下的軍隊配合著弘毅大夫、公子康兩家也參與了攻打中牟邑的戰鬥。但因為他存了保留實力以便去鄭國撿漏的心思,所以不肯再出全力,反而是讓手下部隊輪休起來。

半月之後,中牟之役總算落下帷幕,以黑山聯軍的勝利奪城而告終,而鄭國的朝堂此時也漸漸分出了結果。

中牟邑是大邑,人口眾多,三家按各自出力程度幾乎平分了人口,每家都可分得近四萬的人口,而中牟邑則交由弘毅大夫的勢力占領。

作為交換,更南方的百泉邑和共邑則交由於正的勢力占領,而公子康則占領臨慮邑附近的一處小邑。如此,各家的地盤和人口都有所擴大,黑山聯軍正式崛起為黃河北岸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於正得到西門吉派出的信使回報,已經知道百泉邑早已被攻下,而共邑還在狄人手中誓死頑抗。聞訊,他倒是並不擔心,反倒覺得這共邑早晚是他的囊中之物。

狄人失去了中牟邑後,朝歌、共邑的留籲狄便幾乎被切斷了同安陽、邯鄲方向部族聯係的通道,外無援軍,他們的形式自是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所以於正對共邑被黑山軍攻陷似乎很有信心,更何況連番戰鬥,黑山軍也積累了豐富的攻城經驗。

而朝歌邑方麵,因為其曾是衛國的故都,其地位對衛國非常重要,三家商量後,最終還是決定將此城的收復工作交給衛國的大軍,由衛君姬申親自率軍收復,甚至再次還都比較好。

一來,若是黑山聯軍貿然去收復此地,難免引起衛國朝堂的忌憚,甚至打破現在這種還算平和的合作關係。

二來,朝歌城作為殷商的故都以及衛國建國以來的首都,其城池高聳防衛森嚴,要拿下此城必然是一番苦戰。三家此次也有不少傷亡,對於收獲已然滿足,因而皆無意願再去朝歌苦戰。

於是,於正率先開拔,帶著軍隊往共邑進發。隻要拿下了百泉邑、共邑兩地,於正南下鄭國就徹底打開了門戶,所以他對此地是勢在必得。

一路上,各國的情報仍通過情報司的運作不斷匯總到於正的案前,讓他對天下大勢有著更清晰的了解。

最近還真發生了幾件國際大事:

一是南方的徐國出兵討伐了舒國,歷史上謂之「徐人取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