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兩大聯盟(六)假道滅虢(1 / 2)

加入書籤

周朝初期有四大公爵國:虢國、虞國、宋國、州國。其中宋國是商朝後裔,州國是夏朝後裔,這兩國隻是為了體現周朝分封的公平性而得到公爵之位的,而虢國和虞國,是姬姓諸侯,他們的開國之君都是周武王的叔父,這兩國才是周武王最倚重的諸侯。

「虢」,甲骨文中分為兩部分,指的是老虎和執戈,意思是人在和老虎搏鬥,代表了英勇、無畏的意思。

虢公地位之高,可以說是周的京畿軍區司令。召公和周公,這兩位是輔政大臣,主要是文職,而虢公則是對外的,屬於武職,它就是天子手中的一柄利刃,用於消滅身邊敵人。

虢國的東麵是周天子,它有屏幡之責,所以時常替天子出征;虢國的北麵是虞國和日漸強大的晉國,虢晉世代之仇,也是多次交鋒;虢的南麵則是陸渾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西麵則是漸成氣候的秦國,虢與秦爭奪西周遺留的周原故地,也多有不利。

所以虢人雖然驍勇善戰,但是身處四戰之地,幾乎是連年征戰,虢人已然是外強中乾。

虞國在黃河北岸,虢國在黃河南岸,本來虢國和虞國世代親善,一直結為同盟守望相助的。但是十年前虢公替周王討伐樊國,擒獲了樊皮一事卻得罪了虞國。因為虞樊同樣也是同盟,而且兩國還是大小宗的關係。

虞國是周太王的後代虞仲所分封之國,而虞仲的後代,仲山甫出仕周王,食采於樊,建立了樊國。樊國本在鎬京畿內附近,而後隨著平王東遷至太行之南,黃河之北的陽邑(河南省濟源市西南),故曰"陽樊"。

因為樊國一事,加上虢國不斷衰落,晉國不斷崛起,虞國便開始逐漸朝晉國靠攏。

前番,兩三年前,晉國獻上寶馬、美玉,借道虞國攻打虢國,已經攻取了下陽邑。如今,晉國第二次向虞國借道,準備再攻虢國。

因為山川河流等地理條件所限,晉軍隻有經過虞都(今平陸縣古城村)這一條大道,可以讓晉國的大軍攜帶戰車、輜重輕鬆翻越高大的中條山,直抵虢國。

虞國國內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比如虞國有兩位著名的大夫,宮之奇和井奚(百裡奚)。晉國將「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送給虞君,請求借道伐虢。宮之奇早已識破了晉國的陰謀,深知晉獻公送良馬、寶玉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故極力勸諫虞君,不能借道給晉軍。

宮子奇道:」「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又說:「虞之與虢,唇之與齒,唇亡則齒寒。」勸說虞君聯虢抗晉。

(這一番勸誡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唇亡齒寒」。)

怎奈虞公就是不聽,還是借道給了晉國。宮之奇見虞君忠柬不納,知道虞國大禍不遠,遂攜眷避居曹國,臨行時留下四句話:「壁馬之貪,飲鴆自甘,開門揖盜,唇亡齒寒。」

晉國得以借道虞國長驅直入,而此時的虢公正帶著主力在抗擊陸渾戎,並沒有防備。畢竟虞國堵在晉軍南下的路上,有虞國在足以把晉軍攔在中條山以北,使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回師。

然而虞國再次背叛了虢虞之盟,晉國大軍輕鬆通過虞國,直接圍困了虢國都城上陽。

虢國國君得知國都被圍,急忙帶兵回援,與晉軍列陣而戰。結果又豈是晉軍的對手,晉國不但在兵員和戰車數量都大大占優,作戰素養也高於對手,這一仗根本沒有懸念,虢軍一戰敗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