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諸侯之路(四)虎有餘威(1 / 2)

加入書籤

車轔轔馬蕭蕭,於正率領四千常備軍、四千農兵從共邑出征,隻留下兩千軍勢留守,可謂是傾巢而出,也足以見得他對此次軍事行動的重視。

因為此次的目的是為了匡復邘國,所以其餘兩家黑山聯軍倒是並未出動,這也是於正放心隻留兩千軍勢看家的原因,也算是對黑山同盟的信任。

官道上,一隊輕騎兵正風馳電掣般地疾奔而來,明顯是有重要軍情要向中軍匯報。輕騎兵作為軍中的新兵種,如今主要是用來傳遞情報,還未大規模投入到戰陣中去。

後世一直以為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才開始構建遍及全國的馳道,並且廣設驛站郵亭,構成了中國古代最早的交通體係。其實三代時期就有這樣的建設了,夏朝初年大禹經啟大道、以通九州便有先例。

西周開始營建的「周道」和「周行」,更是經過數百年的建設,以宗周和成周兩座都城為核心,向外建設聯係各諸侯國都城的官道。

周武王滅商後,除都城鎬京外,還根據周公的建議,修建了東都洛邑,以便控製東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為了有效加強鎬京和洛邑兩地的聯係,周武王便在兩地之間修建了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稱為「周道」。並以洛邑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向東南又修建成等級不同的、呈輻射狀的道路。

《周禮·疏》中說:「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朝對道路交通的修築非常重視。在道路修築上同樣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當時的道路根據寬度和質量分為五級:一曰「徑」,是小路;二曰「畛」,是田間道路;三曰「塗」,是間寬八尺堤上的道路,寬可行一軌(即一輛車);四曰「道」,即間隔更大的地域間寬平的交通乾道;五曰「路」,是比道更高級的道路,一般是從王都通向諸侯國的交通大動脈。

此次伐鄭,為減少大軍旅途勞頓之苦,於正便是讓大軍行的官道,堂堂正正出擊,這樣行進速度也會快上許多。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事中,也正是這一完善的道路體係讓大規模的行軍和動員成為可能,讓各諸侯國之間的紛爭變得更為激烈。

「報,諸侯聯軍大勝,如今正圍密邑。」

輕騎兵們一路飛奔,在中軍帳前這才下馬,將諸侯聯軍動向的情報交由情報司主官施展,再由施展麵呈匯報給於正。

「主君,諸侯聯軍最新戰報到了!」

施展不敢耽誤,直接入內稟報,於正正在跟幾個重要家臣開會,聞言立馬言道:「此處無外人,你念就是。」

施展這才將剛已看過一遍的軍情密信再次打開,當眾念了出來:

「齊侯已率六國諸侯聯軍正式攻略鄭地,鄭國不敵,主動收縮兵力,導致東境大部城邑都已淪陷。如今諸侯聯軍正包圍著鄭國的密邑,跟鄭國守軍對峙之中。

另外,南麵的許國攻略鄭國南境也有所進展,收復了一些疆土。」

於正趕緊對著鄭國的地形輿圖,找到了密邑所在,卻是在鄭國的腹心之地,便是離鄭國國都新鄭邑(今河南新鄭)也不算遠。

密邑,因為是鄭國新修建的城邑,所以又稱「新密」(今河南新密)。新鄭,因鄭國東遷,西邊的舊地原有一鄭邑,所以東邊便自然成了新鄭邑。

「諸侯聯軍為何止步於密邑不前,可是糧草有所短缺?」於正問道。

情報司人員對鄭國各地的歷史和地理等都早有做過收集,因而施展能脫口而出地回答於正這個問題:

「啟稟主君,這卻與密邑的歷史有關。西周分封時曾建立了姬姓密國,春秋時,密國被鄭國所滅,成為鄭的附庸。

密國是以密山為名,又南鄰洧水河,因為地理位置險峻,所以鄭國在此新建了關隘城邑。也因為是新城,所以城牆高聳堅固,暫時抵擋住了諸侯聯軍的攻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