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諸侯之路(二十)人才之爭(1 / 2)

加入書籤

「公子,這幾日我發現有一夥人似乎一直鬼鬼祟祟在跟著我們,聽其口音似乎是衛人。」

各國皆有公子公孫,而眼前此人匯報的對象卻是秦國的公子,嬴縶。秦穆公嬴任好繼位後,仰仗公子縶處理與各國的外交事務,算是秦國的首席外交大臣。

「衛人?」公子縶有些奇怪,衛國人怎麼會來糾纏他們?衛秦兩國離得可遠,向來沒什麼淵源和來往,而如今他們更是在楚國宛邑(南陽)之地,行事也十分低調,不該招惹什麼人才是。

「也許是衛國的商人吧,多加注意便是,不要橫生枝節。早點完成任務,把人帶回秦國才是,國君還等著用他呢。」

公子縶想了想又補充道:「若是這幾個衛國人果真礙事,直接做了便是。」

「是!」手下人應道,秦國勇士善戰之名也不是虛的。

秦國的公子縶此來楚國,卻是為一人才而來。

此時的秦國雖然吞並西周遺留的舊地,從西鄙小國逐漸壯大,成為西方有數的大國,但其在華夏國際上卻仍威望不彰,不被中原各國所重視。

由於周邊都是蠻夷之地,秦人長期與蠻夷通婚雜居。因此在中原強國眼裡,秦國儼然是生活在西鄙的蠻夷一般,受到周朝上流社會的歧視。

秦穆公繼位後,也自知本國文教不昌,十分欽慕中原的先進文化,於是秦君便派出公子縶為使者,為他挖掘各國的人才前來秦國出仕,想要改變秦俗,算是第一次的秦國變法吧。

而晉國於秦國接壤,所以公子縶自然便把「求賢」的重點放在了中原大國晉國身上。

然而在此時的世人眼裡,對秦國的印象仍是那個粗鄙的西垂小國,國內到處是蠻夷雜居之處,風俗大異中原,甚至連中原各國幾乎已經絕跡的人牲獻祭,在秦國仍大行其道。上任國君死後,秦國便進行了大規模的人牲祭祀,甚至連貴族也不能免。

所以即便公子縶誠心拜訪了許多名士,但這些人卻都不願跑去秦國出仕。最後公子縶搞了半天,也隻在晉國挖掘了由秦國流落到晉國的人才公孫支。

公孫支,嬴姓,名支(《東周列國誌》中作公孫枝),字子桑,為現今桑姓之得姓始祖。

公孫支雖是秦國公族,但隻是旁支庶出,所以公子縶發覺公孫支時,他隻是躬耕於晉國田畝的一介農夫。

公孫支重新入仕秦國,還被秦穆公任命為大夫,但秦國仍舊十分缺乏人才,特別是別國的人才根本不願來秦出仕,這是個大問題。

之後便發生了晉滅虢、虞兩國之事,公孫支便向秦君推薦可以任用兩國的大夫,特別是虞國的幾位大夫皆有賢名,奈何君主不聽勸誡才導致的亡國,非幾位大夫之過。

秦穆公也知人才難得,便也同意了,公孫支便重點推薦了宮之奇、百裡奚二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