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諸侯之路(二十八)魚麗之陣(1 / 2)

加入書籤

鄭人前軍統帥高勝從公子元處補充了兩千軍勢,繼續向鄔邑進軍,於正亦是布下了堂堂之陣,正麵迎敵。

雙方兵力大致相等,兩方主帥也都對此戰有著必勝的信心。

高勝是因為他是名門高氏之後,自覺深得祖上「魚麗陣」之真傳,當年先祖高彌渠能憑此陣,戰敗了周天子,區區一個衛國的大夫又值得什麼,在魚麗陣下一擊可碎。

高氏的這魚麗陣是祖上高彌渠傳下來的:以甲車二十五乘為偏,甲士五人為伍。每車一偏在前,別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隨後,塞其闕漏。車傷一人,伍即補之,有進無退。

此陣之所以能一戰成名,甚至令高氏在鄭國的榮寵不衰,便是因為它相對於舊式戰陣的弊端,做了極大的改良。相對於舊式戰陣的以戰車為主,此陣更注重「步兵」和「戰車」相結合的戰法。

進攻時車馳卒奔,戰車沖擊能夠一舉撕裂對方薄弱的步卒陣列後,己方步卒跟上戰車的腳步也能一起圍攻敵方戰車。

如果沖擊不利,步卒則上前協助戰車,掩護戰車完成回轉重組再次沖擊;如果不沖擊,則步卒重新環繞戰車列隊轉為防禦陣勢。

可謂是進可速功,退可自守,乃是攻防兼備之陣。

另外,魚麗陣的先進之處在於,與之前戰車和步卒分開列隊的模式相比,每乘編製下需要編入更多的步兵,這也就造成了春秋時期軍事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每乘編製下編入的步卒數量越來越多,步徙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所以嚴格說起來,高彌渠才是春秋時代第一個真正重視步徙作用的人,也難怪高家的後人會看不上於正訓練的所謂「黑山精銳步徙」,甚至覺得這是在拾自家先祖的牙慧。

而於正覺得自己能獲勝的原因是,黑山軍向來都是以少打多的,也都取得了連取得大勝,如今兩軍人數差不多,那還不是「優勢在我」。

更何況他終於說服了百裡奚出仕於他,有著這樣的謀臣為輔,自然更加信心倍增。

唯一的問題便是鄭人的中軍離此不遠,所以此戰務必要速戰速決,若是拖延到敵方的中軍趕來支援,那麼勝負便會出現極大的變數。

兩軍主將都是信心滿滿,各自擺開陣勢,當先的便是致師演武環節。

於正因為麾下的第一勇將左濮不在身邊,便未曾同意派出勇士去陣前單挑,以免失了首陣傷了士氣,所以任由敵將在陣前一個勁的叫囂,也隻是不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