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諸侯之路(三十二)又是郲邑(1 / 2)

加入書籤

「公子,黑山軍又粘上來了。」

於正如何肯輕易放跑了鄭國軍隊,更何況左濮麾下畢竟兵少,怕是應付不來這支萬餘人的大軍。於是他隻能重整軍勢,尾隨而行,卻又不輕易與之交戰。

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亦動。

黑山軍並不急於交戰,一旦鄭人擺出交戰的陣勢,他們便會主動後退,但一旦鄭人開始行軍,他們又會主動粘上來,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這卻是另鄭軍上下頭痛不已。

於正如此行為的想法很簡單,優勢在我,每拖延一刻交戰,己方的優勢也就越多一分,故而拖住卻不主動交戰才是最符合戰場利益的。

因為先前的一番大勝,報銷了鄭人前軍、後軍總計萬餘人馬,此事經過黑山軍主動的大肆宣揚後,新收復那幾邑的幾家大族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改變,不但主動派遣弟子率領族兵請求一同參戰,連日常派役之事都積極了許多。

「主君,算上暴氏、鄔氏等幾家派出的族兵,人數上我們也趨近萬人了,不比鄭軍少多少了。」計察喜笑顏開地匯報道,不僅是族兵的加入,各家更是支援了一批糧秣。

雖算不上雪中送炭,但能錦上添花也是好的。

於正對於各家積極表現之事並不嫌棄,暫時也不會去計較他們之前首鼠兩端之事,大大方方將這些人都收為了己用。並派了自己的家臣上士元銳代為統帥這些族兵,雖然不能作為主力使用,但壯壯聲勢、打打順風仗也是好的。

有了這些本地大族族兵的加入,黑山軍便算基本具備了本土作戰的優勢,不但地理上了解的更為詳細,物資的供應上也更充足了。

鄭軍的公子元卻是另一番模樣,他雖、已多次領兵作戰,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對這些趨炎附勢的地方勢力也有著一定的認識,也正是基於此,他才會當機立斷,趁著軍中糧草未盡之時,先行撤離戰場,而不是把轉敗為勝的希望放在這些本地家族身上。

雖然之前他的確收到了多家的來信,相約大軍一到便會協從起事,但如今戰局變幻,這些書信已經全無意義。即便真細究起來,各家也不過是推出幾個替罪羊了事罷了。

公子元吩咐將軍中三日的口糧勻成五天使用,勢要在五天內重新打通與鄭國的聯係。

另一邊的左濮也已收到了於正的嚴令,要求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鄭軍的南歸。即便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能讓他們渡過濟隧河。(公元前360年魏國以濟隧為引水渠首段開鑿「鴻溝」,是中國最早的人工運河。)

古人依河而居,不少城邑都是建在河邊上,比如垂隴邑、郲邑以及踐土邑等都是建在濟隧河兩岸。

「左君,此次鄭人南歸,恐怕是要走郲邑這一路了,畢竟垂隴附近因為滎澤水域的擴大,已經成了一片**沼澤,鄭人多車馬而無舟楫,所以從垂隴破圍的可能性不大。」

九方皋與左濮對坐而議,即便是他這樣的粗人,也猜到了鄭人的突圍方向,作為主將的左濮又如何不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恆帝 隨身一個神奇空間 庶門風華:皇室小悍妻 毒醫王妃稱霸全京城 這隻人魚嬌且撩 記憶獵手 二見傾心否 長白樹 腹黑將軍的小俏妻 龍神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