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七十一章(1 / 2)

加入書籤

胤禟聽了親哥給支的損招,還是不打算以此去為難胤禩。

盡管內心深處蠢蠢欲動,很哥會給出哪種答案,但這種落水二選一問題不合時宜。

照此提問,說不定關注重點會歪到荒唐的選擇題上,而偏離了需要嚴肅對待的郭絡羅氏慷他人之慨。

胤禟不想被糊弄。他其實不傻,與胤禩相處多年,比親哥更懂得胤禩有多縱容郭絡羅氏。正因如此,這回必須單刀直入地質問,不給胤禩有繞圈子的餘地。

這回擺出兩點訴求:

讓郭絡羅氏從今往後別再摻和到他們兄弟之間。另外,她必須就擅自命令侍女春分的錯誤,給宜妃一個交代。

哪種交代能令人滿意?

胤禟卻說不準。

此事的原委已經向額娘說了,但至今沒聽額娘給明確表態,隻說讓他先看著辦。

等待的過程總是漫長。

尤其是等聖駕回京,康熙不說走,其餘人也不能走,胤禩與郭絡羅氏也就回不來。

胤禟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就找四哥散散心。

八月下旬,武拂衣正在閱覽胤禛編寫好的教材,然後就收到了胤禟登門作客的消息。

這人說是閒逛至此,在蹭了一頓午飯後,要了魚竿與魚餌去河邊釣魚。兩個時辰後,天色漸黃昏,卻不見收獲。

「你說要釣兩條魚為晚餐加菜,魚呢?」

武拂衣看向不請自來的胤禟。他放在岸邊的木桶是空空如也,別說看到一條魚,就連一條泥鰍也沒有。

胤禟哀怨地抬起魚竿。他也是納悶,魚餌還在鈎上,為什麼今天沒魚咬餌?

難道因為他的心不誠?在河邊坐著沒想肥魚,想的是胤祺給的落水二選一。

「咳咳——」

胤禟故意清了清嗓子,既然落水問題在他腦海裡徘徊許久,不妨現在當做玩笑問一問四哥?

不問八哥,因為郭絡羅氏做的事應該嚴肅對待,而不是用荒唐選擇題去測試。

現在敢問四哥,反倒是覺得兩人親近地敢開玩笑了。

胤禟收好魚竿站了起來,笑嗬嗬地朝前一步靠得近些。

他企圖營造一種哥倆好的氣氛,卻見四哥一幅「靜靜看你表演」的神色。

訕訕一笑,硬著頭皮還是把問題給拋了出來。

「四哥,我沒釣著魚可能是心裡有事,沒能集中注意力。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

武拂衣瞧著胤禟的神色,立刻斷定所謂請教不是正經事,但還是抬了抬下巴,示意他有話就說。

「最近,我聽了一道選擇題。」

胤禟不敢拿四福晉做比,而機智地變化了題乾。

「假設我與十四弟都不會水,我們同時掉到河裡,你就能救一個,會先救誰?」

這題怎的如此耳熟?

武拂衣聽到後世經典落水二選一,這不是去年給十四提供的寫作靈感之一嗎?

在普及牛痘知識時,胤禎匿名寫過不重樣的推廣短文。

後來,他不承認卻切切實實迷上了寫話本的樂趣。

隱瞞真實身份用了好幾個筆名到處投稿,一開始全部碰壁,書商覺得他的故事可讀性不夠。

然後,胤禎以「我有一個朋友要寫話本」為開頭去四爺府谘詢。

說是想起了四哥在牛痘推廣時對他的文筆指點,所以認為可以在四哥處獲得有用的幫助。

武拂衣隨口扯了幾句,十四寫的牛痘推廣被要求反復修改了很多遍,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弄清受眾。

麵向老百姓的推廣內容不能咬文嚼字。京城不識字的人很多,比起之乎者也,應是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去表述。

這一回胤禎那個寫書的「朋友」究竟想寫哪種話本?

開始入行時,步子不要邁太大,容易扯著蛋。既要文人墨客欣賞,又要販夫走卒追捧,這事不好辦。

不如就專攻一道。

武拂衣隨口提了幾個素材,比如婆媳落水提問二選一橋段,比如兩家世仇的子女相愛相殺。

她保證真的沒有唆使十四去寫這些內容。原是用這些狗血橋段嗬退胤禎,讓他別大事小事都找自己取經。

現在怎麼了?

不曾時刻關注話本市場的動向,真的有這類故事火爆了嗎?

老九又是從哪裡獲得的靈感,今天專程跑一趟,釣魚釣了四小時一無收獲就為問這個?

盡管有所不解前因,但不妨礙「好好」回答胤禟的提問。

她先是和顏悅色地詢問,「九弟,你真的很我在你與十四落水後會先救誰?」

胤禟隱隱察覺一絲不對勁,但思考的腦筋比點頭的動作慢了半拍。

剛一點頭,緊接著就是瞪大了眼睛。

隻見四哥迅速變臉,冷笑著朝他伸出手,然後輕輕這麼一推。

不好!

胤禟才想起來自己提問提都沒選好地方。兩人正站在河邊,而他來不及重新站穩。

『嘩啦——』

河麵立刻濺起大水花。

胤禟一推就倒,應聲仰麵摔入河。

馬上撲騰了起來,三兩下控製了身體,但不敢直接上岸,因為抬頭對上見四哥似笑非笑的表情。

武拂衣直接冷嘲,「你的問題怎麼說來著?假設你與十四都不會水,是吧?你在海上是飄得不夠久嗎!竟然有膽子設想不會水。不會水就給我練,等別人救,是覺得命長嗎!」

胤禟被猝不及防推下水,回過神後卻沒有太錯愕。

不愧是四哥,有氣就敢出氣,一點也不慣著弟弟。

恰如當年,追著他剪辮子,就為了報狗子被剪尾巴毛之仇。

假設四哥溫柔待他,回答會選擇先救他,那反倒令人懷疑是不是哄人開心了。

武拂衣肯定不慣著胤禟,還反手把空木桶扔進河裡。

「既然你有心去想刁鑽又矯情的問題,那說明你是充滿乾勁,毫不勞累。你抓魚吧,抓滿一桶再上岸,要不然你的晚飯隻有窩窩頭。」

「一桶?」

胤禟撈過木桶,「這少說得抓十來條,一頓飯也吃不掉。四哥,您注重養生,講究吃飯七分飽,不如少抓點。」

武拂衣不接受討價還價,「莊子上這麼多人,你怕吃不掉?你隻管抓,多的分給蘇培盛他們,就是九爺上門賞賜他們的禮物了。」

胤禟迅速收聲,不敢再辯。

莊子上,仆從加侍衛加起來有上百號人。賞給蘇培盛倒也罷了,他可不想憋屈到親手抓魚賞給看門侍衛吃。

上個月,他被當成賊子,被侍衛們圍追堵截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總不能做冤大頭,反過來謝謝侍衛們認錯了人差點暴打他一頓。

河裡,胤禟乖乖捕魚。

他的動作熟練,去年出海半年,早就在大海裡練出來了。

因此,武拂衣才會說胤禟假設他不會水的提問很矯情,卻也琢磨起引發此問的原因。

今天胤禟說是為散心而來,瞧他的樣子是真有心事。

倒也不難推測落水選擇題本來是為誰準備的,應是讓胤禩在老九與郭絡羅氏之間二選一。

不多時,胤禟抓滿一桶魚上了岸。

武拂衣接了魚桶,讓老九去客房洗漱更衣。

「初秋日落後風也涼了,你別磨蹭,快去把濕衣服換了。」

胤禟點了點頭,腳下加快了速度。

武拂衣一起朝院子方向走,似是閒聊,語氣隨意地說了幾句。

「九弟,盡管你剛剛的問題很討打,但我還是想了想。雖然給不了你想要的稱心如意回答,卻也能說一說哪種回答最是騙人玩。」

胤禟豎起耳朵,「什麼?」

「我當然會選擇先救你。好兄弟,當然要給你生的機會。」

武拂衣配合說辭,還特意換上溫和的眼神。

「來不及救援十四,不幸導致他被淹死的話,我願賠他一命,無法同生可以共死。有你替我好好活著,這也是死而無憾。」

黃昏,秋風吹拂。

胤禟聽著這個回答泛起一身雞皮疙瘩,立刻擺擺手。

「停!四哥,你可別說了。我怎麼覺得怪矯情惡心人的,真不如直接把我推入水裡醒腦。」

武拂衣斜了胤禟一眼,「你知道就好,要不怎麼說這答案最騙人呢。」

鬧了一場,接下來就消停了。

吃了全魚宴,胤禟騎馬回了城內。不是兩手空空回去,而被塞了幾本書,正是從東瀛買回來的書籍翻譯本。

去年出海考察,運回來一船書。

胤禟聽了四哥說的安排,先找靠譜的翻譯,而大半年過去完成了部分譯本。

這次被塞的書籍主要與兩個時間段的東瀛民生情況有關。

德川幕府上台後,在慶長年間推行全島統一的良幣政策,元祿年間又再次鑄造惡幣。

如今,東瀛市麵上能買的書籍沒有直接分析經濟民生數據,正是需要從字裡行間去提取具體情況。像是遊記、地方誌、詩歌、散文等等,是能通過閱讀化零為整,搞出一份簡潔明了的表格。

然後,進行對比。統一鑄錢的良幣政策,與放縱地方上缺銀少銅式惡錢鑄造,兩者之間會造成哪些懸殊差異?

胤禟接受了四哥給的任務,閱覽這些書籍,認認真真搞一份深入的東瀛貨幣研究。別說彈丸之地沒有探究意義,東瀛目前已知的金銀銅礦數量超過大清。

大清的貨幣政策混亂,銅錢也好、銀錠也罷,都是各地分散鑄造。

盡管朝廷頒布鑄幣的大致規格,但一紙公文很難被落到實處。而且朝廷擬定的規則,距離真正統一貨幣有很大距離。

胤禟在好些地方都有經營生意,收到的貨款銀錢各不相同。

他能夠意識到地方上的銀錢鑄造差異,但以往也沒太在意無法真正統一貨幣究竟有何弊端。

這次是要以東瀛為參照物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2008:從元宇宙開局 持劍行 [清穿+紅樓]賈赦很方 用破馬甲拯救失足少男[咒回] 清穿之四爺每天都在自我攻略 誅仙之師姐砍人從不手軟 誅仙之焱出青雲 都市之雷霆裁決 第二十二區 事先聲明我是正經網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