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七十八章(1 / 2)

加入書籤

冥冥之中,佛祖會給出提點嗎?

烏拉那拉氏無法確定不安是不是感應到了佛祖的提示。

宮廷忌怪力亂神。

康熙雖然敬仰高僧,修建寺廟,但並非推崇仙佛的皇帝。

烏拉那拉氏記得清楚,剛入府那會就被四爺提醒過,禮佛可以有,但癡迷不行。

因為康熙並不信這一套,是在乾清宮公開表明過態度。

曾經表示:朕生來不好仙佛,所以向來爾講辟異端,崇正學,朕一聞便信,更無搖惑。1

最終,烏拉那拉氏實話實說,她確實沒有感應吉凶的能力。

哪怕自幼向佛,但二十幾年都沒產生特別感知。而預測吉凶聽起來神奇莫測,但身在皇家更不能亂認。

「妾身是凡夫俗子,不敢妄探佛祖之意。應該就是自己多思多慮了。其實,從臘月小年過後就有些心慌,除夕聽皇上提及讓弘暉入宮讀書,憂慮更深一重。現在想來就是明確孩子會長期離開,心裡不得勁了。」

武拂衣若有所思,「那麼找太醫瞧過了嗎?爺看過府裡的平安脈記錄,沒有提到你的身體有所不適。諱疾忌醫要不得,一個太醫瞧不出問題,多遞幾次帖子讓他們換人來。」

烏拉那拉氏立刻搖頭,「不用在新年裡興師動眾。這會找太醫,宮裡收到消息總是不妥當。何況妾身半個月前就瞧過大夫了,前前後後換了五六個大夫,都確定妾身無恙。」

不是身體上的疾病,又否認了佛祖感應一說,福晉突如其來對今年的心慌感源自於何處?

武拂衣大膽推測,那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執念。

結合烏拉那拉氏的與眾不同的自幼虔誠向佛,是有了一個不能對外言的推論。

眼下,卻先聊點別的。

今天來談話,也是提醒福晉注意與弘暉相處時的情緒控製。

「福晉的身體無恙就好。你對弘暉的擔憂,爺能理解,進宮後他受到的限製比府內多太多。但是他人生必走的這一步,正如你當年要入宮選秀一樣。」

這是提醒烏拉那拉氏,「為人父母者,在孩子的關鍵時刻更要沉住氣。至少在孩子們麵前不要擔憂太過,免得把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

該準備的,我們都做好準備。在孩子備考時,切忌給他們太多額外的壓力。」

烏拉那拉氏不蠢,懂得聽話聽音。四爺應是在飯桌上看出她的情緒焦慮,這就特意來了正院。

為了讓她緩一緩平復情緒,不要帶著一肚子煩憂去叮囑弘暉入宮注意事項。

想起當年選秀,她第一次入宮時非常不安。

當時額娘很緊張,在她離家前夜絮絮叨叨叮囑好一長串,讓她也跟著更加緊張。事後回想,那時確實希望額娘能更鎮定一些,她就能汲取到心安的力量。

由己及人,烏拉那拉氏反應過來,如果她在情緒過度焦躁時與弘暉談話,並非明智之選。這會感激地看向四爺,又生出了些許歉意,剛才還覺得四爺來正院很煩人。

烏拉那拉氏真誠地說,「妾身都明白,謹記爺教誨。」

武拂衣微微頷首,「你記住就好,都是為了孩子著想,注意方式方法。你自己也別太累著。等忙過這段時間,不妨去潭柘寺散散心,或是去想去的寺廟。且放寬心,想你一直與人為善,必是善有善報。」

話到此處,似乎順勢而問。「以往也沒有細問,福晉自幼禮佛,是不是有什麼契機?」

烏拉那拉氏一時充楞,這問題把她被問住了。

向佛,還要有理由嗎?仿佛生來就覺是該做的事。

誦讀佛經,讓她心靜。

以往,身邊的嬤嬤總是誇她仁善,她卻沒多少欣喜或自傲,有時還覺得刺耳。

因為善待府裡其他女人的孩子,並非大度到視如己出,隻是單純覺得能積德罷了。

讀了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其中《考城隍》寫:「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烏拉那拉氏說不清楚,這話是不是在講她。反正打小似乎就懂得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而茫茫紅塵盡是汪洋苦海。

如此一來,豈會在意四爺寵愛自己與否,唯有經書才能看到一絲達到彼岸的希望。

其實,以往對於弘暉也沒有多加管束。

不曾限製兒子讀什麼書,是否讀傳統的四書五經都不重要,隻要孩子過得充實愉快就好。

反觀此次的莫名心慌,才是極為少見的情緒。

烏拉那拉氏扯回思緒。借此回答機會,也向四爺表一表忠心。

「妾身學佛並無特殊的機緣開端,每日禮佛則能心靜而已。從佛學中習得向善,願府內太平,四爺一切順遂,孩子們都健康長大。如此便足夠了。」

「你有心了。」

武拂衣一直注視著烏拉那拉氏,沒有錯漏她被提問時的一時充楞情緒。

看來福晉將禮佛視作理所當然要做的事,就像是刻在骨子裡的一種執念。

這就更驗證那個猜測,烏拉那拉氏極有可能是「錨點」。

「錨點」,是無限世界的術語之一。

簡單說來,主神讓任務者進入不同世界,先要操縱那些世界。

每個世界各有看不見扌莫不著的法則,讓不同世界的造物不同。

比如有的世界有妖魔,有的世界人與獸相互形態轉化,但有的世界就全部是平平無奇的人類。

法則也形成一張保護網,不讓本世界被外來能量乾擾。

所謂主神就是一股能量,它想進入某個世界,勢必要給保護罩破個洞,即錨點。

「錨點」被選中的理由多數情況是處於因果線上,而任務者會被投放到這條因果線上的某一個點。

沒必要去探究太復雜的理論。

武拂衣將思緒拉回四福晉身上,這種情況在以往任務中遇到過類似情況,稱之為被忽悠的無知重生者。

主神力量侵入某個世界,理論上要獲得本世界的規則允許。

「錨點」是原住民,也就是本世界規則組成的一部分。

尤其是位高權重者,身負的規則線更多。以利誘之,取得他的同意,也就是打開了規則保護罩的一道口子。

例如偽裝成神佛,在人的臨死之際,問他是否希望從頭再來彌補遺憾,但要付出一筆代價。

有些人會心甘情願的同意,而沒有留意主神誘騙時的模糊話術。或是明白了,但還是願意付出代價。

讓你重生,不代表讓你擁有記憶。

不帶記憶的重生和沒重生有什麼區別?

有時會有區別,某些執念刻在了靈魂裡。

比如一心向佛祈禱,渴望生命中重要的人能活得好好的。執念會影響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改變了一生走向。

烏拉那拉氏的情況與無知重生者很相似。

武拂衣有此判斷,更因四福晉的因果命運線與四阿哥有所關聯,符合「錨點」的特征。

找到「錨點」有什麼用?

在無限世界中,從錨點的人際關係網去追查任務線索。

如今,主神被搞死了。在消散前,它還坑人一把,讓人不得自由。

武拂衣之所以沒花力氣去探查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與胤禛互換靈魂而非別人,因為查了也沒實際作用。

對於主神來說,時間不是線性的,選定錨點的瞬間可以是過去亦或未來。

目的是將任務者與錨點相關的因果線牽扯上,而讓外來的靈魂就能在此紮根。

眼下,推測出烏拉那拉氏身上的秘密,對現實生活沒太大幫助。

武拂衣不能立刻終結與胤禛的互換,也沒法輕易回到故鄉。

錨點,說白了是主神用過就扔的一次性工具,而其自身要付出什麼代價尤未可知。

任務者被投入新世界後,該怎麼活全看自身本事。

人活於世,隻會燒香拜神沒用。與其去依靠飄渺不可測的神魔,付出不知多寡的代價,不如腳踏實地做事。

當然,了解到烏拉那拉氏的異常情緒也不是毫無用處,會對弘暉的健康與安全問題更引起重視。

這番具體推測沒打算告訴胤禛,隻談對孩子們增加保護就好。

武拂衣就沒想提起無限主神,有些往事就讓它塵封在記憶裡。如果將來某天還能回到故鄉,彼時再寫一套無限通回憶錄。

希望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呢。

任務者也能算作特殊的錨點,靈魂與原世界仍有一絲微弱關聯,視作回家的最後渺茫希望。

將來太遠,不必多慮。

先做點實際的事,設法孩子們劃一劃考試重點。

哪怕叫他們放輕鬆不必太在意成績,但九天備考時間也不能徹徹底底玩樂渡過。

之後,必須建議康熙要改教育方式,不能動不動背誦一百二十遍。

**

**

正月初一。

武拂衣帶著四福晉也進了宮,說是說給康熙、太後、德妃例行拜年,其實主要目的去打探試題。

這個大年初一,抱著相同心思來的皇親國戚與勛貴大臣可不少。

除非是胤禩一個孩子都沒有,即便是目前隻生了女兒的胤禟也是積極打聽。

不少人認為皇上可能考上癮了。

除夕宣布扌莫底考都做了,現在先給男孩們出題,指不定下半年就給女孩們做卷子了。

這種事要防範未然地準備起來,哪怕三五個月內用不到,一年半載之後就可能用上。

康熙不希望大年初一就被家長們狂轟亂炸。

幸而,他是皇帝有強硬拒絕回答的特權。不等眾人發問,先給補發了一道通知。

別問來他考試範圍。

從三歲啟蒙該給孩子學點什麼,到十二歲之前該掌握那些知識,你們這些做家長的心裡沒數嗎?

該學的內容都要考。

這次他心慈手軟,隻考文不考武。

眾人的問題都被迫憋回了肚子裡,隻能調轉方向開始拚命回憶什麼是三歲啟蒙到十二歲成年前該學的?

人動動腦筋,總能想到參考物。

參考康熙給皇子們啟蒙教育時的教學範圍。上書房的夫子是皇上選的,課程表是皇上排的,這些總有參考價值。

這下,各皇子府門前熱鬧了,以三貝勒胤祉收到最多關注。

胤祉自幼好文,在上書房讀書不錯,而今主要負責編書工作。找他,是該能提供一份書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2008:從元宇宙開局 持劍行 [清穿+紅樓]賈赦很方 用破馬甲拯救失足少男[咒回] 清穿之四爺每天都在自我攻略 誅仙之師姐砍人從不手軟 誅仙之焱出青雲 都市之雷霆裁決 第二十二區 事先聲明我是正經網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