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八十一章(1 / 2)

加入書籤

武拂衣一語道破在宮學內悄悄流傳的禁書內容。

被問訊的三人也沒法隱瞞了。

雖然早就說好瞞著長輩與夫子偷偷讀書,都要講義氣不能把偷看內容說出去,但誰能想到被一猜就中。

胤禎終是交代了來龍去脈,「四哥,書真不在我們身上,在李衛那裡放著。」

事情起源於一場打賭。

李衛,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出生在江南富戶人家。

今年十六歲,自幼讀過四書五經,奈何一直沒考中科舉。本來想等年紀更大些,捐資謀求員外郎當一當。

買官,自古聽來與貪汙受賄有關,但朝廷還真就給合法名額。

隻是走一條道很容易被瞧不起,基本就告別正經讀書人了,更要遇上明主才能升官。

去年,柳暗花明又一村。理學院對外招生,考核數理格物,不考傳統經文。

李衛立刻上京試一試。

他對數字很敏銳。也是家學淵源,誰叫家裡做生意,讓他從小對數錢在行。

閒著沒事也瞎琢磨,要是他做了官該怎麼興修水利,也就對數理計算挺有一套。

這一來真就考上了。排名不高,踩著線過了。

等進了理學院,所處環境一如所料利弊各半。

師資好,學習內容在外不可求,更能和京城權貴成為同學。這些是好處。

不過,理學院並非世外桃源。

尤其是三分之一的平民學子,心理上要承受較大的壓力。

皇上提供了獎學金,讓他們能夠在京城維持基本生活,而且學校裡也提供足夠的文房四寶,不必擔憂做不起學問。

但與皇室宗親、朝臣子弟來比,平民學子在身份上的差異是用金錢也不能彌補的。

哪怕理學院的夫子們行事公允,但學生之間的抱團在所難免。

李衛入學後就與保泰不太對付。

人與人之間總會遇上氣場不合,兩人的不合不是老古板與不正經的沖突,而是誰比誰更不走尋常路的碰撞。

保泰自認在紈絝一道上在京城是數一數二了,也就胤禟比自己厲害些。

但遇上了成績比他好一些,比他更會玩一些的李衛,這情緒上就有些不對勁。

尤其是去年冬天福全去世了。

盡管談不上人走茶涼,但比起阿瑪與康熙是兄弟的親厚關係,做侄子的總是差了一截。

保泰心裡不爽就向李衛找茬。

話趕話,兩人最後決定文鬥,就比一比誰更能找到驚險刺激的書。

保泰找了鬼怪故事,李衛則是掏出了半本英吉利文的手冊。

為什麼是半本?

這書是李衛的父親去廣州做生意時得到的。李父不懂英吉利文,這書就是個添頭。

英吉利商人說此書稱述人體奧秘,但原版是拉丁語,他一邊讀一邊給隨便翻譯了一下。

翻了半本遇上李父問有沒有新奇玩意?商人說書的原版不賣,但能把半本自己翻譯的給李父,就是新奇玩意。

李父瞧不懂洋文,但瞧得明白配圖。

既然是人體奧秘,必然要用圖示。

商人也給畫了幾筆。還別說,畫得忒是形象生動,比原版配圖要刺激!

出於獵奇,李父把書帶回江南。

李衛也好奇,他也不懂英吉利文,隻能看圖。然後直呼好家夥,這是剖腹挖心、斷肢斷腿都給弄上了,不限動物與人類。

來京時,把書給捎帶上。

想在京城找到懂行的人給翻譯一下書到底講了什麼?也想碰碰運氣,能否補齊書的下半冊。

鬥書之時,李衛祭出這本大殺器。

哪怕從刺激配圖的直觀感受上,李衛已經勝了一籌,但保泰並不輕易認輸。

保泰嘴硬堅持要查一查書的文字內容,誰的更加刺激驚險。他英文也不好,就找上了胤禟。

半本英文手冊,兜兜轉轉,終是給翻譯出來了。

它是英吉利人威廉·哈維在1628年寫的《心血運動論》。半冊內容主要寫了一件事,批駁了在歐羅巴流傳千年的蓋倫理論。

古羅馬的蓋倫認為,吃下去的食物通過肝髒產生血液。

這些血液又通過「三種靈氣」被帶到體內各個部位,被身體再次吸收。如此往復,有了血液潮汐論。

由於蓋倫是古羅馬的神醫,這一理論被封為圭臬,在歐羅巴盛傳千年之久。

16世紀初,西班牙醫生米凱爾·塞爾維特發現了血液肺循環,對於蓋倫的血液潮汐論提出了質疑。

但這一發現與當時神學理念相違背,反三位一體的觀點讓他遭受了宗教迫害,將其視為異端邪說被處以火刑。

哈維在賽爾維特死後的七十五年,完善了血液流通理論的體循環說。

通過從動物到人類的大量解剖實驗,以及通過活人的實驗,終是證明被封為圭臬的蓋倫理論是錯誤的。

不過,1628年血液循環論提出後,再次遭遇了歐羅巴大批宗教、醫學人士的批駁。

蓋倫的理論豈可被挑戰!

搞解剖、活人實驗的哈維就異端,豈止是要封殺,更是要把他像賽爾維特一樣搞死。

哈維的運氣比前輩好,他是英吉利國王查理一世的禦醫而深受重用,才免於幸難。但他活著的時候,血液循環論始終沒被學界接受。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他去世後的四年。

1661年,意大利學者觀測到了動脈與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證實了哈維學說的正確性。

李衛捎來的半冊書籍,大概就寫了這些。

而有關哈維與賽爾維特的不同命運,是英國商人在一旁寫的吐槽式批注。

經過胤禟推測,缺失的下半冊應是哈維血液理論的進一步證明過程。

保泰獲知了此書的文字內容後,終是認輸了。對比鬼故事,在真人身上劃刀子是更驚險刺激。

「然後,這半本哈維血液論就在理學院小範圍流傳開了。大家瞧個新鮮,而且還能練一練英吉利文。」

胤禎努力找著借口,「讀的是英文版,再對比九哥譯文,也是鍛煉讀洋文的本事。」

武拂衣腹誹:真是好極了!一書多用,還給做上閱讀理解題了。

她看了看胤禎,又看向弘暉與弘昐,「這就是你們讀此書的理由了?是你們的十四叔考驗你們的英吉利文有無進步,給出了這份新作業?」

兩個孩子訕訕點頭。

弘暉說:「阿瑪,十四叔沒有騙您。阿哥所內也聊起了亂葬崗鬧鬼傳聞,我和大哥提到了以前遇到聊齋先生,十四叔說有比那更厲害的書,讓我們翻一翻《心血運動論》。」

弘昐接著:「半道,弘昇知道這書,也是跟著一起讀了。大半個月,我們把英文書給讀完了。

越發覺得既然蓋倫說的「三靈氣說」是錯的,那麼亂葬崗鬧鬼也就是假的,是要找一找證據。想著能不能直接觀察屍體,就找了十四叔。」

胤禎把前因補充完整,「今年上了四哥的實驗課,充分領會實踐的重要性。保泰又心思活絡起來,他再向李衛挑戰。

李衛那小子嘴上說最喜歡四哥的實驗課,就問他有沒有本事把下半冊沒讀到的哈維實驗給復原出來。」

六個人大方向一致,索性豪氣雲天地定了夜探亂葬崗。

胤禎找補說:「昨夜是第一次行動。原計劃就是去踩點,沒想要挖屍,不曾想倒黴遇上了呂家人。真是沒看黃歷,出師不利。」

武拂衣耐著性子聽完,充分體會槽多無口的含義。

一時間不知從哪裡開始始點評。

難道要多謝李衛對她實驗課的喜歡,促成了這些人領會實踐的重要性,第一步就大跨步踏入了亡者領域?

不過,十四不老實。

以目前已經交代的內容,沒提及他本人怎麼想去亂葬崗,似乎就是單純保護孩子們。

這可能嗎?

武拂衣不動聲色,暫且擱置這一點,先提了天亮後麵對康熙時的注意事項。

「天亮後,入宮請罪。別用什麼牛痘實驗為借口,就把你們剛剛講的內容照實說。」

不等三人支支吾吾,繼續說,「別想著隱瞞,你們瞞不了。十四,你覺得用給牛痘研究找實驗材料,以此能誆騙汗阿瑪?我就問你一條,你說繼續牛痘實驗,搞方案了嗎?實驗目標是查實什麼內容?你能回答出來?」

胤禎啞口無言,他確實答不上來。

何況他去亂葬崗的動機,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武拂衣正顏厲色,「一個謊言要用千萬個謊言去圓,不如實話實話,求真實踐沒有錯,但你們也要意識到此次事件的錯誤。沒有與汗阿瑪報備,而是偷偷扌莫扌莫行事。」

弘暉咬了咬唇,有的話沒說,但寫在了眼神裡。「如果報備了,他們還有的去嗎?」

武拂衣瞧得明白孩子的顧慮,她也不敢保證康熙能同意。比起康熙的同意,更在意的是幾人的防範意識不夠強。

沒有正麵點破弘暉所想,而是從側麵給出了建議。

她說:「亂葬崗雖然都是屍體,卻並非沒有危險。屍體上會否有致病的病源?你們做好防護了嗎?

如果遇上的不是呂家人,而是心狠手辣的盜屍賊,能與對方對抗嗎?

這些都是出發前應該思考清楚,謀定而後動。如果你們事前問一問我的建議,今夜的鬧劇就不會發生。」

胤禎、弘昀、弘暉聞言若有所思,這話的意思是要陪著他們一起深入亂葬崗嗎?

武拂衣不會在今天給出明確答復。

距離天亮還有兩個時辰,該休息養好精神再入宮。「最後一個問題,這書有多少人讀過?」

話到此處,瞞也瞞不住。

胤禎剛剛就提過,這書被用來做英吉利文閱讀練習。

他報出了一串名字,「理學院一半都讀過,但不是完整看了。有幾個人也想要搞一搞實驗,被我嗬止了。人多不好控製,我想著等整個流程給安排妥當再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2008:從元宇宙開局 持劍行 [清穿+紅樓]賈赦很方 用破馬甲拯救失足少男[咒回] 清穿之四爺每天都在自我攻略 誅仙之師姐砍人從不手軟 誅仙之焱出青雲 都市之雷霆裁決 第二十二區 事先聲明我是正經網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