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九十二章(1 / 2)

加入書籤

二月初三,一艘客船駛出京城。

走大運河一路南下,終點站在江南的揚州城。

船艙內,清一色全都是「男人」。

胤禟上船後,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安靜。

可他忍了再忍,終是沒能忍住,轉頭看向悠閒飲茶的四哥。」四哥,弟弟想請教一下,幫人換頭的本事要怎麼練?」

客艙坐了五個人,就是南下小隊的主要成員。

胤禟說的換頭術指向三位扮成男道士的女性。

武拂衣不可能道出真相。

胤禛用短短三個月,將溫憲與茉雅琪訓練到言行舉止與男性無異,是憑借他特殊的換魂經驗。

昨天,這一訓練結果得到了康熙的高度認可。

根據溫憲描述,康熙見了她與茉雅琪,一度懷疑是太醫、穩婆們搞錯了。其實從一開始他就是生一個兒子與添了一個孫子。

饒是康熙也不免產生認知懷疑,那從側麵證實了溫憲與茉雅琪的男裝道士之成功。以示獎勵,給兩人送了一大筆銀兩,名義上就是贊助她們南下的車馬費。

至於教導女兒、孫女的名師有沒有獎勵?

康熙也給了一大筆銀子。

另外,他特意在送別時勸了勸老四,不能把武氏當成一塊磚,哪有需要往哪裡搬。畢竟是枕邊人,別一個勁地當做苦力使喚。

要說從哪裡得出這一結論,康熙擺出了充分的實證。

搞牛痘實驗,武氏沖在第一批給老四做實驗者,是以命相搏。

搞女扮男裝的訓練,武氏又被當做實驗品。老四訓側福晉不心疼,而得到的寶貴經驗能直接叫妹妹與女兒少走彎路。

如此使喚武氏,老四也沒讓人生個孩子。

康熙知道孩子不是說有就能有的,也清楚老四忙於各種實驗與調查,外加這人本就不好女色。

一般情況下,他懶得詳細管束兒子們的後院情況,可到底自詡講理的大家長。

這回南下勘察帶上了武氏,而武氏也扮成了道士。

真叫人懷疑老四的用心,恐怕讓武氏首當其沖去麵對突發事件,給同為女子的溫憲與茉雅琪探探路。

感情上,康熙肯定偏向女兒、孫女。

但通過隆科多一案,充分意識到後院女子品性的重要性。叫老四體恤武氏,這也是為了不叫踏實付出的人寒了心。

武拂衣很冤枉,原來四阿哥與武側福晉在外看來竟是這般情形了。沒有郎情妾意,隻有壓榨與被壓榨的地主與勞工關係。

這可真是寶寶委屈,寶寶卻不能說。

她才沒過度壓榨胤禛。

絕大多數時候,胤禛自主自願搶著工作,甚至是反過來給她增加新的工作方向。

當下,武拂衣麵對胤禟的提問,拋出了反問。

「九弟,你谘詢換頭術,是個人的喜好由在蠢蠢欲動了嗎?君子愛財之心又起來了,眼饞阿瑪給你妹妹與侄女的車馬費獎金,想試一試男扮女裝了?」

「弟弟真的不想。」

胤禟被這番揶揄弄得連連擺手。論敢想敢做,還是四哥有創意。

自己卻真沒有此等奇怪嗜好,隻是被麵前三個「男」道士給震驚到了。

哪怕認識三人好些年了,但要不是一起上船,真無法確定這三人是他的小四嫂、妹妹與侄女。

武拂衣見狀,說得一本正經地說:「你沒這般想法最好。汗阿瑪也不會因為你成功女裝就給你賞賜銀錢,更有甚者是罰你一大筆錢。」

話是如此,武拂衣卻不可否認心底有一絲隱秘的遺憾。可惜了,隻見男裝大佬的誕生,不見女裝大佬的出現。

胤禛本是保持沉默,保持武氏沉穩少言形象,此刻卻暗道不妙。

必須立刻切換話題,以他對老鬼的認識,再不換話題搞不好就要弄出「雍郡王勇扮女俠客」。

「甄少爺,此次南下的第一站在揚州,勞您詳細說說是個什麼章程?」

胤禛進入角色。此前就說定了,上了船就稱化名。

武拂衣還是用以前的假名——甄偲。

前幾年,南巡時甄偲出場,山廟遇上了蒲鬆齡。

之後雙方沒有再見過麵,隻保持了書信往來。至於蒲鬆齡有無懷疑甄少爺的真實身份,那倒是不重要了,一些事看破不說破。

今年甄偲再次出現,已經捐了一個京城的六品官銜,但沒有實權與差事。他與弟弟甄玖(胤禟·飾),兩人一起南下搞一搞經商考察。

由於甄偲篤信風水,特意聘請道士隨行,能隨時進行卜測而指點迷津。

道士賈武(胤禛·飾),道士三昷(溫憲公主·飾),帶著道童甄琪(茉雅琪·飾)構成了這次的堪輿問策專業團隊。

考察團眾人的身份文牒、路引、道士文牒等等,統一由康熙辦理作假,百分百包真。

南下考察,目標是雲貴兩廣。

路線上,去時走水路,從大運河到長江,長江入湖南洞庭湖一帶。

湖南與兩廣、貴州相鄰,屆時視情況而定先去哪裡。而回程可能騎馬,但也要具體情況。

胤禟不是全程同行。

去年,提過養殖珍珠與安置遊民的方案,他主要是去考察哪裡適合做養殖地。依照氣候條件,太湖與洞庭湖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必非得二選一,可以全都要。

養殖珍珠以年為周期,不能等養出來再找賣家。

這次南下先收一批珍珠,搞出珍珠係列化妝品,然後給廣州的歐羅巴商人去賣。

先試試水,這東西能否在西方似瓷器、茶葉等被受追捧。廣告詞也想好了,貴婦人才能擁有的殿堂級美白產品。

「等到了揚州,各自行事。九弟自去打探養殖珍珠的情況,我等就多逛一逛,將街頭巷尾的世情都給記錄下來。」

武拂衣說著大概行程安排,這次南下沒有亟待完成的具體事件,主旨就是瞧一瞧市井百態。「隨後,慕名拜訪幾個人。」

去拜訪誰?

首先點名黃履莊。

若問他有何奇異之處,先列舉一串名詞:木輪自行車、千裡鏡、濕度計、溫度計、器械狗……

這些全都是黃履莊發明製作的。

不錯,不是來自西洋,而是土生土長的揚州人發明製作。

武拂衣準備出京考察前,去理學院找幾位老師聊了聊。

所謂人以類聚,問問他們有沒有認識民間奇人精通數理格物。

數學大家梅文鼎給推薦了如此一位實操派奇才黃履莊,他在揚州親眼見過那些設計發明。

黃履莊年幼喪父,初時靠著親戚接濟度日,後來依靠以售賣自製的新奇物品賺取生活費與私塾學費。

早在順治年間,他在孩童時期就做出了機關木人偶。雖然後來沒能考取功名,但對於數理格物的研究自成一派。一些發明事跡也被記錄在《虞初新誌》中,但因為不喜應酬往來,他並沒有名聲大噪。

前年,即康熙四十二年,皇家理學院成立。

梅文鼎寫信給黃履莊,邀請他北上來京城,以其水平足以勝任教師,卻被婉拒了。

黃履莊回信,他年紀大了,已經年近五十。

腿腳不利索,懶得動彈,更不提從來沒去過北邊,怕是適應不了新環境。

這些都是借口。

論年紀大,梅文鼎都七十多歲了,但也沒有強行規勸。

人與人不同。

梅文鼎與皇上的重臣李光地交好,雖然人不在官場,卻能適應這番復雜環境。

黃履莊卻不一定能應對京城的人際關係。這地方一塊招牌砸下來,壓死的五個人裡麵有一個就是做官的。

真才實學與出人頭地是兩回事。

武拂衣卻打定主意要見一見這位奇人。

不全是因為理學院的推薦名單,也是因為她拜讀過了黃履莊的書《奇器目略》。

去黑市買書那一次,不隻是買了《金瓶梅》,也買了一些頗有意趣的書。

《奇器目略》正是黃履莊所寫,主要記錄了半生發明。

不知情的讀了會當做是天方夜譚,誰又能想到裡麵的東西極有可能都能找到對應實物。

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過揚州而不訪。

三月末,揚州風暖。

桃花開了,人麵卻不知何處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2008:從元宇宙開局 持劍行 [清穿+紅樓]賈赦很方 用破馬甲拯救失足少男[咒回] 清穿之四爺每天都在自我攻略 誅仙之師姐砍人從不手軟 誅仙之焱出青雲 都市之雷霆裁決 第二十二區 事先聲明我是正經網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