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九十八章(1 / 2)

加入書籤

誰對抄家感興趣了?

胤禛裝作沒讀懂武拂衣真正想表達的含義。

這會頂著道士的裝束,總不能在大街上討論『如何抄家不留後遺症』、『論選擇肥羊(抄家對象)的技巧』、『是該抄還是該抄呢?』之類的話題。

那不合適。

不符合道士賈武的仙風道骨形象,而且女兒與妹妹就在身後,被聽去了影響不好。

胤禛顧左右而言他,「說此處是廣州府,其實是在城牆之外。沒想到短短幾年,竟是建設的如此有異域風情。」

眼下,考察隊一行人走在廣東十三行所在區域,它位於在廣州城的西門之外。

所謂十三行,上可追溯明朝嘉靖年間。

葡萄牙人開始在澳門借住,而稱原籍廣州、徽州、泉州的十三家商行為「十三行」,因為它們壟斷了南邊的商貿利潤。

王朝更迭,明朝的商行沒有持續到清朝,但將這個約定俗成的稱謂給傳了下來。

二十多年前,康熙雖然開放海貿,但製定了各種條條框框。

簡單概括,外國船隻靠岸後,外國人一般情況下不能進入城內。

清朝本土商人也不能與外國人直接接觸,想要通商就要中間人。

中間人必須取得洋貨行許可證。

持證不易,需要各種資質作保,然後由地方官員與海關審核簽發。當然也有空降兵,就是京城直接來的皇親國戚。

這些商行的總量不固定,也不全在廣東,但習慣被統稱為廣東十三行。

海貿必經十三行之手,可想而知這種幾近壟斷的生意何等暴利。

有高利潤,就有繁重如山的責任。

負責處理與外國商隊有關的一切事宜。小到吃穿住行,上到打架鬥毆,還有生意上的各種問題。

比如外國海船靠岸後,理論上不許雇傭任何清朝百姓作為短期勞工,沒吃沒喝沒地方住,都要找上十三行。

比如朝廷規定原則上白銀不外流,清朝商人買洋貨是以物易物。

一批交換的貨物不達標,質量、數量發生了任何問題,中間商行就要全程負責追討賠償等等。

洋人不得入城,十三行建在城牆外。

選址與明代的懷遠驛相鄰,那是曾經接待外國使者的地方。

地理上位於珠江之側,一排排房屋都是麵江而建。船一靠岸就能眺望到商行等建築,非常便利。

今年,十三行區域更加熱鬧了。

康熙在三年前終是批準,允許英吉利與荷蘭兩國先行試點,可以在劃定範圍內建造外國商館。

往小了說,外商終於不必借住客棧或漂泊於船上。往大了說,是有正正經經的辦公地點。

經過三年的施工,兩處外國商館竣工了,就等選一個黃道吉日正式入住。1

別問為什麼洋人也要選黃道吉日,問就是入鄉隨俗。日期定了,在半個月後,即正月初五接財神那一天。

不過,洋人還是無詔不得入城,這一條沒有變。

同樣的,清朝百姓也不的隨意出西側城門與洋人接觸。

即便如此,城外的十三行區域依舊車水馬龍。

洋商不得雇傭清朝百姓,但十三行可以也必須雇傭,否則一船船貨怎麼從城外送入城內。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比如李衛的父親,他也不是十三行商人,怎麼就能在洋人手裡買到了《心血運動論》?

李父能有十三行的朋友,請友人帶著出城見識一番。哪怕私下與洋人直接交易一二物品,隻要沒被人檢舉就行。

如今,武拂衣幾人也不是十三行的,但胤禟早一年半載抵達廣州,他以甄玖的身份辦好了對外貿易特殊許可證。

早幾年,胤禟也和洋人做生意,那會就搞過許可證。

此番另謀一證,且用了完全不同的商號名稱,為的就是與過往區別開來。

「四哥,你們可算來了。」

胤禟收到消息出門來迎,熱情地揮了揮手。

「真是讓弟弟苦等好久。這要是再晚來十天,弟弟今年又得孤苦伶仃一個人過年了。」

武拂衣笑問,「你,孤零零?坐在房間裡瞧著賬本,難道不該覺得很熱鬧嗎?滿耳金銀珠寶的喧鬧聲。」

胤禟苦笑,「四哥可別打趣我了,我這正發愁呢。」

「愁什麼?」

武拂衣其實有所耳聞,遂念出一個稱號,「你發愁「珍珠王」,這個名號不好聽?」

去年,胤禟試圖在茶葉、絲綢、瓷器等傳統高端海貿貨物之外開辟新產品,攜珍珠奢華美白產品的理念來到了十三行。

古有買櫝還珠。

而今,胤禟給定製了一套精美化妝品木盒,將一百零八套珍珠粉趕在西洋船年底回航前賣出。

海船遠洋航行要看海上季風的臉色。

歐洲到亞洲,一般是聖誕節到來年復活節時間段出發,因為要適應印度洋春夏季風。

從亞洲回航,一般是十月到次年的三月啟程,耗時七八個月不等回到歐洲。

去年十月,胤禟的珍珠粉美白產品被洋商運走。

今年十月,英吉利貨船再抵廣州。

商人威廉一上岸就要找『真·珍珠王』,馬上、立刻、一秒鍾也不想耽擱地與他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奢華珍珠粉護膚品在英吉利賣爆了,準確地說108盒化妝品壓根不夠分的。

虧得不是一百多年前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那位英吉利女王是狂熱珍珠愛好者,想來會把珍珠粉給全都包下。

威廉著急來簽合約,他是怕遲了一步沒貨。

如今,絕大多數珍珠都是用作飾品。

盡管也聽甄玖提到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東方就開始有珍珠粉養顏的醫方,但是這種奢侈品沒有普及開來。

這與原材料短缺有關。

珍珠采集不易,好不容易采來了,把它們磨成粉過於奢侈。

形狀造型各異的珠子,更多時候是被製成不同飾品,或是縫製於服飾上。

這契約得簽得快些,不能被其他洋商搶先,否則缺貨就糟糕。

叫聲甄玖一聲『真·珍珠王』,當然希望他能源源不斷地供貨,一聲令下號召蚌殼多多產出珍珠,徹底坐實這一名號。

胤禟卻很苦惱,洋人說話太不矜持謙虛了。xx王是能隨便叫的嗎?盡給他添亂。

要是落到有心人的耳朵裡,指不定又指責他與民爭利,居心不良。

「四哥,你在哪裡聽到珍珠王的稱呼?」

胤禟可不希望離譜的風言風語傳播太遠,「短短兩個月不到,這話可不能傳入京城吧?」

武拂衣確實聽到一些離譜故事,「我進入廣州後,聽客棧夥計聊起近期新鮮事就有珍珠王的事跡。據說珍珠王得鮫人族的真傳,獲得美貌永駐的秘方,如今將此秘藥傳給歐羅巴人了。」

這就是胡扯了。

珍珠粉的藥物應用,在三國的《名醫別錄》就有記載。若是不知道那麼遠的事,那麼前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記載。

不過,百姓不知醫書內容也正常。

類似鮫人因情落淚成珠,而將珍珠磨成粉敷在臉上能永葆青春,這種故事的受眾可比醫書廣多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2008:從元宇宙開局 持劍行 [清穿+紅樓]賈赦很方 用破馬甲拯救失足少男[咒回] 清穿之四爺每天都在自我攻略 誅仙之師姐砍人從不手軟 誅仙之焱出青雲 都市之雷霆裁決 第二十二區 事先聲明我是正經網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