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第十八(2 / 2)

加入書籤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誌。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誌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麵,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誌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此四者,可以有誌於學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學霸,不會真以為學習難吧? 逃生遊戲:我覺醒了求生模擬器 蜜桃有毒 風水禁秘 人在娘胎:隔壁女帝想踹我出去 異能啟示錄 啟稟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噓,我其實知道他是誰 與詭異結婚的我真的平平無奇? 去他的皇後,不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