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義第二十四(1 / 2)

加入書籤

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秋嘗。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淒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以送往,故有樂而嘗無樂。

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誌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

祭之日,入室,亻愛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其嘆息之聲。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絕乎耳,心誌耆欲不忘乎心。致愛則存,致愨則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身弗辱也。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誌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

唯聖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饗者,鄉也。鄉之,然後能饗焉。是故,孝子臨屍而不怍。君牽牲,夫人奠盎。君獻屍,夫人薦豆。卿大夫相君,命婦相夫人。齊齊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

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稱諱如見親,祀之忠也。如見親之所愛,如欲色然,其文王與?《詩》雲:"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文王之詩也。祭之明日,明發不寐,饗而致之,又從而思之。祭之日,樂與哀半,饗之必樂,已至必哀。

仲尼嘗,奉薦而進,其親也愨,其行也趨趨以數。已祭,子贛問曰:"子之言祭,濟濟漆漆然;今子之祭,無濟濟漆漆何也?"子曰:"濟濟者,容也遠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遠若容以自反也,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濟濟漆漆之有乎?反饋,樂成,薦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君子致其濟濟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也。"

孝子將祭,慮事不可以不豫,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虛中以治之。宮室既修,牆屋既設,百官既備,夫婦齊戒沐浴,盛服奉承而進之,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如將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與!薦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奉承而進之,於是諭其誌意,以其恍惚以與神明交,庶或饗之。庶或饗之,孝子之誌也。

孝子之祭也,盡其愨而愨焉,盡其信而信焉,盡其敬而敬焉,盡其禮而不過失焉。進退必敬,如親聽命,則或使之也。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詘;其進之也,敬以愉;其薦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將受命;已徹而退,敬齊之色不絕於麵。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詘,固也;進而不愉,疏也;薦而不欲。不愛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徹而退,無敬齊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勝,如將失之。嚴威儼恪,非所以事親也,成人之道也。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貴有德,何為也?為其近於道也。貴貴,為其近於君也。貴老,為其近於親也。敬長,為其近於兄也。慈幼,為其近於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雖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雖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

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以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教以事親,順以聽命,錯諸天下,無所不行。"

郊之祭也,喪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國門,敬之至也。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既入廟門,麗於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取率,乃退。閻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

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後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陽,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製上下。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別外內,以端其位。日出於東,月生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義也,致讓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悖逆矣。致讓,以去爭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禮也,雖有奇邪,而不治者則微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學霸,不會真以為學習難吧? 逃生遊戲:我覺醒了求生模擬器 蜜桃有毒 風水禁秘 人在娘胎:隔壁女帝想踹我出去 異能啟示錄 啟稟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噓,我其實知道他是誰 與詭異結婚的我真的平平無奇? 去他的皇後,不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