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106 章(2 / 2)

加入書籤

之所以讓梁九功去辦,是因為這事兒鬧大了誰都不好看。

皇家顏麵最重要。

九阿哥和小董鄂氏已經定親,如果想要維護住皇家顏麵,董鄂家必須給一個妥善的處理結果才行。

八福晉覺得這樣的處罰太輕了些,對著康熙帝的背影大喊:「皇阿瑪!你得給兒臣做主啊!」

她這一聲喊,直接將康熙帝心底的怒火給叫了出來。

康熙帝猛地回身,怒叱道:「朕給你做主?這個事兒若不是你,還不至於走到了這一步!」

康熙帝指著跪在地上的小董鄂氏:「朕的這個兒媳,可是你八福晉口口聲聲求來的。你說宜妃最中意她,非要她做朕的兒媳不可。朕念在你替弟弟打算的一份真心上,同意了你的看法,讓她來做九福晉。可是結果呢?」

結果你給朕帶來的是個水性楊花不顧皇家顏麵的東西!

而且這東西覬覦的就是你八福晉的夫君!

八福晉本來覺得自己十分冤枉,被友人和夫君背叛了後十分痛苦,所以向皇上求一個安慰。

哪知道安慰沒有求到,反而得了一通劈頭蓋臉的訓斥。

八福晉覺得自己委屈極了,撲在旁邊椅子上痛哭不已。

康熙帝走出去很遠了,都還能聽到遠遠傳來的她的哭聲。

這樁事就此算是短暫地告一段落。

具體怎麼樣,還得看明天一早的各種後續。

翊坤宮內。

即便到了深夜,這兒依然燈火通明。

剛才皇上出席宴席的時候沒什麼喜色,宜妃已經看出了一點端倪,知道宮裡八成是出了什麼事兒。

而後三福晉到處找小董鄂氏找不到人,又聽小董鄂氏帶來的丫鬟說,是索額圖大人和四阿哥把人給帶走了。

那時候宜妃便覺得這個「不對勁」恐怕很嚴重。

特別是聽說和小董鄂氏一起被帶走的人,還有八阿哥。

索額圖是股肱重臣,皇上的左膀右臂。能讓他都去看著的事情,能是什麼小事?

宜妃一整頓飯都吃得心神不寧。

因為皇上不高興,整個屋子裡的人都沒有敢太過歡喜的,所以她那種心理不安的感覺倒是不會太顯眼。

隻是,宴席後看到八福晉她們都被叫了去,宜妃心裡的那種不安就更重了。

本來皇上沒有讓八公主也必須跟去,可八公主非要說那件事她是大功臣,必須跟去。宜妃無法,隻能放行讓她去了。

回到翊坤宮,宜妃心裡頭忐忑得很,讓人把所有燈都點上了,心裡還是涼涼的沒個著落。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李公公方才匆匆來稟,說八公主回來了。而且麵上高興得很,像是得了什麼大賞賜似的,正朝著主殿這邊來。

宜妃那提著的心卻絲毫都沒敢放下,隻淡淡說:「讓她來見本宮。」

八公主深覺自己乾了個漂亮仗,幫助宜妃找出來那個未來兒媳婦「不忠」的證據,洋洋得意在宜妃跟前炫耀:「母妃,我厲害吧?如果沒有我,九哥指不定娶了個什麼東西回來呢!」

宜妃也說不出自己現在心裡是個什麼滋味。

她知道,經過了這一次,她的翊坤宮是徹底成了宮中的笑柄,連同著九阿哥,即便那妻子沒過門,也得了個「妻子不忠」的被人嘲笑名頭。

宜妃剛才經歷種種的時候甚至想過,倘若八公主沒看到那些,說不定就好了。

真娶過來,小董鄂氏在後院,也鬧騰不出來什麼水花。

到時候也算是家宅平安的一種。

如今看著八公主自得地邀寵的樣子,宜妃也不知道怎麼的,心裡堵得慌,擺擺手說:「往後不要再提這件事了。董鄂家怎麼應對,到時候再議。你先下去吧。」

等到八公主出去後,宜妃吩咐李公公:「最近看好了公主,別讓她沒事就亂跑。」

言下之意,讓八公主別沒事就跑過來礙眼。她現在還不想看到那個「罪魁禍首」。

李公公聽後,立刻會意,領命下去。

第二天,董鄂家的人帶著他們家的兩位格格進了宮。

他們家的大格格,便是小董鄂氏,原本定下的九福晉。而那位二格格也是三福晉的堂妹,而且是小董鄂氏的親妹妹。她比姐姐小了兩歲,也是適婚年齡。

兩人都是嫡出,隻不過當初大格格定下來要嫁給九阿哥,而二格格一直都還沒有議親。

宜妃派了人去打聽那邊的情況。

她知道,皇上見董鄂家的人,定的就是和九阿哥親事相關的事情。

如果皇上召見了她或者是九阿哥,她心裡還能有點底。怕就怕皇上從頭到尾都不讓她沾手,她什麼勁兒都使不上,這就十分無力了。

問題就在於,從這個事情在昨天晚上發生,到在今天白天進行後續的處理。從始至終,皇上壓根見都沒見她一麵。

宜妃在屋子裡快速來回踱著步子,心裡頭焦急得很。忍不住問王公公:「你說,皇上不見本宮,這是個什麼理兒?」

就算是皇上要把九阿哥的婚事再重新定奪,也沒道理不見她啊。

即便是小董鄂氏和八阿哥那邊鬧出了什麼岔子,可是從頭到尾,她又沒做錯什麼。

王公公躬身道:「娘娘,皇上不一定生您的氣。但是遷怒於您的可能,還是有的。」

他努力把話說得委婉一點,生怕宜妃一個不高興再鬧起來。可惜他把話說得太委婉了,宜妃直接沒聽明白。

「這話怎麼說?」宜妃奇道:「他們鬧出來了事情,還能遷怒到本宮身上?」

王公公隻能把頭壓得更低:「事情是八公主發現了,八公主是翊坤宮的。而九福晉是八福晉給幫忙求來的賜婚。」

而八福晉好巧不巧就是宜妃娘娘您娘家郭絡羅家的。

宜妃這才有些明白過來,為什麼九阿哥這一次婚事有變,皇上連見她一麵都不肯了。

很明顯,這一次皇上直接就沒打算再讓她插手。

宜妃當即拍了桌子:「我兒子的事情,我怎麼就管不得了!」說著拎了裙擺氣沖沖就要跑出翊坤宮沖向乾清宮。

翊坤宮上下的宮人們好說歹說才拉住了她。

宜妃冷靜下來後也知道自己去了乾清宮怕是也沒什麼用了,不禁淚流滿麵。

她生怕康熙帝一個不高興,就給九阿哥個歪瓜裂棗的。若是有了那樣的兒媳婦,她這個做婆婆的能心裡堵一輩子。

到了晌午過後,終於,董鄂家的人離宮回家了。

宜妃趕忙找人來詢問事情的具體情況。

她知道問旁人沒有用,就出了趟翊坤宮,親自在半路上攔住梁九功,問一問皇上的意思。

梁九功笑著打了個千兒:「奴才見過宜妃娘娘。」又看宜妃著急果,他便大概說了下。

原來,董鄂家的意思是,反正當初下旨定下的是他們家的格格嫁給九阿哥,不如就讓親妹妹代替親姐姐來做九福晉。

不能換董鄂家旁支的親戚。倘若換成小董鄂氏的堂姐妹,不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很容易讓外人聯想太多,從而影響了皇家的名聲。

其實,讓二格格嫁給九阿哥的話,倒也可以。她隻比姐姐小兩歲,也到了可以出閣的年紀。

皇上本來是不肯的。

畢竟這一家出了個小董鄂氏,已經讓他惡心得不行,看都不想看這一家的女兒。

但是董鄂家說的也有道理,兩家已經定親,若想要維護住顏麵,也隻能讓小董鄂氏的親妹妹嫁過來。

不過,為了安皇上的心,董鄂家也作了保證,會盡快給小董鄂氏一個「好的歸宿」。

如今九阿哥已經定親,眼看著明年就要成親、董鄂家二格格都快出嫁了,大格格還沒有成親,好似說不過去。

若真讓二格格在明年嫁給九阿哥,今年再怎麼倉促,也得把大格格也就是小董鄂氏嫁出去。

董鄂家的意思是,自家鋪子裡有個管事,一表人才很能乾。讓家裡的大格格下嫁給他,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事情了。

之所以說「兩全其美」,一是說這樣大格格可以盡快出嫁,保證不耽誤明年九阿哥的親事。二來,最重要的是這樣讓小董鄂氏嫁給這麼個人,也寬了皇上的心,讓皇上知道董鄂家的態度,不會對一個背信棄義的女人有多好的。

康熙帝對此不置可否,顯然是默認了董鄂家的建議。

小董鄂氏哭成了淚人。

當初她得了宜妃娘娘的歡心後,在全族人的跟前有多麼風光,如今的她就有多麼的落魄。

宜妃聽了這些話後,隻覺得心裡發毛。

皇上這種處置法子也太快了,快到她都沒來得及伸手乾預,事情已經告一段落。

她把身邊伺候的人都遣到了一旁去,單獨叫了梁九功去樹下的清靜處說話:「那九福晉……我是說那個董鄂家的大格格,當真做了那麼齷齪的事情?」

私會伯兄對皇家來說可是大罪。

如果是實打實有鐵證的,皇上怎麼可能輕易饒了她?

梁九功笑著:「是不是真的,奴才也不知道。當時奴才隻是在旁邊聽了一耳朵,具體怎麼樣,奴才也不曉得。」

而且,康熙帝早就猜到了宜妃會問梁九功。

所以梁九功現在敢在宜妃跟前說這些後續,其實是得了康熙帝準許的。不然他不可能違背皇上的意思來講出這些話。

宜妃覺得這事兒沒那麼簡單,眼看著梁九功要走,她也顧不得體麵了,一把拉住梁九功。

「梁公公給本宮個準話兒。」宜妃道:「皇上沒遷怒九阿哥吧?董鄂家的人這番做派,皇上怎麼也沒處置什麼人?八阿哥他憑什麼就沒事?」

梁九功這次沒有回頭,隻是低了頭,小聲說:「前段日子,董鄂家的大格格經常去找八福晉。八阿哥那時候時常不在家裡。追根究底的話,應當是很久很久以前,一次家宴,八阿哥扶過董鄂家大格格一次。其他時候好似也沒有了。八阿哥本來就是看到誰摔倒都會扶一把的脾氣,扶一兩個女眷也很正常。」

宜妃後退半步:「你怎麼知道得那麼清楚?」

「奴才知道得那麼清楚,不過是因為陛下知道得更清楚。」梁九功笑:「奴才出不了宮門,何至於知道那麼多?不過是在皇上跟前聽了幾句而已。」

宜妃愣住:「皇上什麼事情都知道?」

「這天下都是陛下的,天底下的事兒,有什麼是皇上不知道的?」梁九功笑:「些許小事而已,陛下知道也不足為奇。」

宜妃一時語塞。

梁九功:「娘娘還有事嗎?沒事的話,奴才就回乾清宮回話了。」說罷他又打了個千兒,這便朝著乾清宮去了。

宜妃回去後,宮人來稟說九阿哥到了,一直在殿裡等她。

宜妃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兒子才好。

這親事,原本兒子是不同意的。她覺得很好,非要拉了侄女兒一起把這個親事給求了下來。

之所以這麼大費周章,是因為一開始康熙帝也不同意這門親事。

如今倒好,這般折騰過後,居然是這麼個結果。

宜妃一步步沉重地往回走著,心裡頭不住地思量,該怎麼和兒子交代比較好。

九阿哥那邊「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四貝勒府上倒是平靜的很。

不過,四貝勒府上,也隻有表麵上平靜而已。

胤禛本人最近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怎麼著都覺得不行。

「這個不妥當,雖然學識淵博,卻著實迂腐了些。」胤禛看著手裡頭長長的一串名單,瞧誰都不順眼:「這個也不行。雖然精通滿漢蒙三語,卻對漢文化不是特別了解,也隻漢話說得好而已了。這個……不成,鎮日裡隻鑽研刑獄之事,戾氣太重,不妥當。」

若是旁人在這樣看來,隻以為四貝勒在艱難挑選著有誌之士,準備給對方委以重任。

殊不知——

珞佳凝緩步走了過來,一臉嫌棄地看著胤禛:「四爺,你這是給暉哥兒找啟蒙先生而已,又不是在選擇尚書大學士,何至於這麼艱難?」

沒錯。

堂堂四貝勒胤禛,現在心急火燎選擇的正是嫡長子弘暉的啟蒙先生。而不是什麼朝中大臣。

問題就在於,讓他選擇出來一個合適的能夠教導好孩子的啟蒙先生,比讓他擇出來一個合適的大臣更難。

好的大臣,隻要是人品沒大問題,能夠勝任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可啟蒙先生,既要人品好,不會把孩子教歪;又要學識淵博,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全麵知識;最好還得壓得住鎮,能讓暉哥兒那臭小子不要亂跑能乖乖在課堂上坐足了時辰。

這樣全麵考慮下了,就很難辦了,不容易找出來個合適的。

胤禛長籲短嘆,眉頭都皺起來痕跡了,還是沒有擇出來最佳人選。

他放下名單,在屋中緩緩踱步。

不知道怎麼的,他的目光忽然落在了書桌邊上放著的一個卷軸上。

那個卷軸是剛剛裱好的,裡麵是他妹夫張廷璐的哥哥張廷玉所做的一副山水畫。

張廷璐。

張廷玉。

張廷玉?!

胤禛忽然心裡有了主意,拊掌哈哈大笑:「就張廷玉吧!」

珞佳凝就在他桌子對麵坐著看書呢,冷不丁被他的大笑給嚇了一跳:「四爺這是想到什麼了,這麼高興?」

「暉哥兒的啟蒙先生,就張廷玉吧!」胤禛信心十足:「目前來說,就他最好。」

珞佳凝:???

她忍了再忍,眼看著胤禛把名單給合上了,又忍不住問:「四爺,你這就定下了張廷玉嗎?」

「對。就他了。」胤禛越想越覺得極其合適:「張廷玉飽讀詩書,為人謙和剛毅,又溫文有禮,教孩子最好不過了。」

說罷,他看媳婦兒表情有些詭異,忙問:「怎麼?他不合適嗎?」

珞佳凝訕訕笑著,連忙擺手表示不是這樣。

其實她哪裡是覺得張廷玉不好啊,實際上是覺得張廷玉太厲害了,教暉哥兒有些大材小用。

要知道,張廷玉可是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是雍正爺極其信賴的人。

這樣厲害的股肱重臣,來教黃毛小兒啟蒙讀書,追在活蹦亂跳的暉哥兒背後訓著孩子讀書,實在是委屈了些。

珞佳凝正憂愁地想著,卻聽胤禛輕輕嘆了口氣,說道:「說來能擔任皇家子孫教習先生的人,都得精挑細選。我也知道張廷玉不一定合適,目前來說,卻也找不到比他更穩妥的人了。」

聽了他這番話,珞佳凝轉念想想。

也是。

自家老公以後是皇帝,自家兒子就是皇帝的長子。

這麼一想,好似張廷玉過來教暉哥兒也沒多麼委屈啊!

往後皇上的長子叫他一聲「先生」,多有麵子的事兒!

「就他了!」珞佳凝斬釘截鐵:「四爺,咱們說定了啊,就選張廷玉,不換了。」

胤禛難得看到自家媳婦兒和他意見一致的時候,不由大奇:「你怎麼又覺得張廷玉可以了?剛看你好似還不太願意的樣子。」

珞佳凝一本正經說假話:「我剛才是覺得張廷玉太年輕了,怕他製不住暉哥兒。畢竟暉哥兒這孩子太能鬧騰,和張廷玉溫文爾雅的,很容易被他欺負。」

說罷,珞佳凝長長嘆了口氣:「後來我想了想,就算張廷玉管不住暉哥兒,不還有張廷璐嗎?再不濟還有七妹妹。有他們夫妻倆幫忙管著暉哥兒,那臭小子再怎麼也不敢在張廷玉跟前瞎折騰。這麼琢磨著,就很合適了。」

胤禛一臉不敢置信地望著她:「你之前的猶豫,當真是因為這個?」

珞佳凝擺出十分誠懇的模樣來回望過去:「真的不能再真的了。」

胤禛:……

他總覺得自家媳婦兒在毫無根據地瞎扯一通忽悠他。

然而他沒有證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團寵生活 穿進三個男主的修羅場 星光與你皆可及 真千金她是花滑女王[重生] 娘子,龍袍請穿好,我要讀書的! 靈異係統第一奸商[無限] 外室嬌 守護甜心是七彩辣妹 重生在返城前 渣了反派蛇蛇後我揣蛋跑了